冰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说2005年我有什么特别值得纪念的事情,那就是我开始认真阅读老子的《道德经》。这部书只有五千言,可博大精深,我足足读了半年,很难说把这部书真正读懂了。
鲁迅谈到《红楼梦》时,说:“单是命意,就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那么,各色人等从老子的《道德经》中会看到什么呢?我以为:哲学家会看到“道”,政治家会看到“无为”,军事家会看到“柔”,凡夫俗子则会看到“上善若水”了。
为什么说哲学家会看到“道”呢?纵观《道德经》,这部书其实就是一部哲学书。令我惊叹的是《道德经》仅以一个“道”字,就道尽了他的宇宙观、人生观。《道德经》中,“道”字共计出现过七十四次,全篇八十一章,其中道经三十七章,德经四十四章,而言“道”者有十七章。我理解,老子关于“道”的涵义,有以下五种:一是道是一种物质实体,也是无形的,相当于我们今天理解的“物质”的概念。如老子第一章中说,“无名”是天地的原始,“有名”是万物的根源。这就回答了世界本原问题。二是道在万物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意思是说,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它先于天地而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长存而不衰竭,循环运行而不停止。可以成为天下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这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叫“大”。从此章描述可以看出,“道“是混沌未分的统一体,它先于天地存在,它无声无形,周而复始地变化运动,永不停歇。正是在这种无限的循环运动中产生了天地万物。早在人类2500年前上帝、神仙主宰世界,创造万物的年代,老子能够把天地万物的产生归结于自然之“道”的运动,这的确是老子的一个伟大的发现。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指出天地万物由自然生成的人。三是道是一种看不见听不到的气体。老子在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道生成统一未分的原初物质,这原初物质生出天地,天地出生阴阳二气以及和气,和气生出千差万别的东西。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两气交至冲荡就生成新的和气。道者气也,这可以说这仍然是老子宙宇生成理论和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看来,它似乎不是很科学,但“万物负阴而抱阳”的思想,仍然是光芒四射,是不朽的真理。四是道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即所谓“天之道”和“人之道”,或是说“天人合一”。关于道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老子论述的章节是最多的。如老子第十四章对“道”的规律的形象化描述,十分精采。他说:“看它看不见,称它作‘夷’;听它听不到,称它作‘希’;摸它摸不着,称它作‘微’。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形象,这就叫惚恍。迎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前头,跟随它又看不见它的终尾。掌握住古远的‘道’,用来驾驭现实的具体事物,能了解远古的起源,这就叫‘道’的规律。”我每当品读这一章的时候,就越发感到老子的伟大。试看大千世界,有哪一国的哲学家,能在2500年前就发现“规律”一说,并且把“规律”这种形而上的东西,表述得如此淋漓尽致呢?类似关于道亦即规律的功能和作用的精采描述,《道德经》中比比皆是。五是道者说也,如第一章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二个道,为“说”之意。但总的来讲,《道德经》的“道”,“说”者意少,主要的含是则是哲学的概念和范畴了。关于道,不少专家学者还有独到的解释,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方尔加说道不是规律,也不是法则,而是一种生命力。这正说明,老子的道其内涵确是博大精深的。
说《道德经》是一部哲学书,是指老子另一个伟大的发现,即唯物辩证思想。如《道德经》第二章说:“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示,高和下互相补充,合音与单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应——这是永恒不变的。”在老子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存在,不论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互相作用,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对应面同时存在,确立对应统一是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尤为可贵的是,老子还揭示了事物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规律,以及事情的量质变化的现象。老子在《五十八章》中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意思是说,幸福依傍着灾祸,灾祸潜伏于幸福。用现代人的话说,好事可以变为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老子虽然没有揭示祸福转化的“外因”和“内因”,但他发现了“祸依于福,福藏于祸”的客观现象,揭示了事物对立的一方可以向另一方转化的规律,是惊人的、了不起的贡献。老子在《六十四章》中说:“当事物还稳定的时候就容易维持,当事物还没有出现预兆的时候很容易谋划。事物脆弱时最容易消解,事情细微时易容易散失。当事物还没有发生以前容易处理得当,当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要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是由细小的萌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堆泥土开始筑起,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老子注意到了各种事情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都要经过孕育、萌芽、发展到最后形成过程,揭示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即使今天的人看来,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为什么说政治家会看到“无为”呢?“无为”“无为而治”,这可以说是老子学说的一个核心。为什么老子主张“无为”“无为而治”呢?这是他观察“天之道”的结果。“天之道”具有什么特征呢?老子在《二十四章》中说:“万物依赖它生长,而它从不推辞;功业成就都不说自己有功,养育万物却不自封主宰。永远没有欲求,可以称作子;万物都要归附于它,而它却不自封为主宰,可以称作大。正因为它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成为伟大。”这就是说,天之道的特征是:不居功,不主宰、无欲求、无争、不自夸。同时,老子在《五章》中进一步阐明了天之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对万物无思无为,任凭它们自生自灭。正因为老子有如此的天之道,那么治国之道也要与天之道同步。所以老子在《二章》中说:“因此圣人所做的事就是应该顺应自然不提倡人为,圣人的教育就是顺应人心而不提倡言语教化。万物生长而不加限制,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依赖它们,建立了功劳而不居功。”那么,“圣人”治国的办法是:减少百姓的思虑而填饱他们的肚皮,削弱百姓的欲望而增强他们的体质。永远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聪明人不敢随意有所作为。执行无为政策,天下就会太平。总之,“圣人”对百姓也应无思无为,任凭他们自生自灭。老子认为只要“圣人”能够实行“无为而治”,那就会出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止,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图景。
对于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我以为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老子强调尊重天道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违反天道的有为,是没有好下场的,因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所以老子主张“无为”,并不是不为,是不妄为,尊重自然法则,尊重百姓愿望,不要做那些不符合自然现实不符合老百姓生产生活的事情,让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老子“无为”思想的消极影响。本来,老子提出“无为”的思想主张,是他针对春秋各国兼并战争的乱世,为统治者开出的一剂药方。他看到了矛盾尖税、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但他没有或者不能认识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因此提出了排解动乱的设想:“不尚贤”、“使民无知”,只有让他们有口腹的饱足和身体的健康,不要有目标、欲望和心智,那样就不会出现竞争动乱的社会了,让人们回到无矛盾的“无为”境界了。但是,人类的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的,老子的这种思想方法,实际上是与历史背道而驰的,因而也是消极的。
为什么说军事家会看到“柔”呢?老子的《道德经》,既然产生于各国攻伐的年代,致使这部伟大的哲学著作,不能不涉及到战争军事。老子仍然是从“天之道”出发的,对战争和军事谈得最多的是“柔”,是“不兵”、“不争”。老子在《六十七章》中说:“我有三件宝物,我十分珍重地保护着它们:第一个是慈柔,第二个是俭啬,第三个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因为慈柔,所以才能勇武;因为俭啬,所以才能扩展;因为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所以才能成为善材大器的首长。如果舍弃了慈柔而只求勇武,舍弃了俭啬而只求扩展,舍弃了退让而只求取先,则定走向死路,说起慈柔,用于作战就能取胜,用于守卫就能坚固安全。老天要救助谁,就用慈柔来保卫他。”
为何老子对慈柔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并将其运用于兵家和战争呢?这依然是来自于老子“天之道”的哲学思想。他在《七十八章》中用水作比喻,说明柔弱能战胜刚强,居下反为上的思想。他说:“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攻击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代替得了水的作用啊!”所以老子强调说:善于作兵将的不逞勇武,善于作战的不激进,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事搏斗。”
其实,阅读《道德经》,就会发现老子从“柔”出发,对战争中的主与客、攻与守、进与退、奇与正、胜与败都有非常精辟的议论。如他的“以奇用兵”、“抗兵相加,哀兵胜矣”、“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祸莫大于轻敌”等这些宝贵的思想,对后世如孙武、孙膑等军事家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老子说:“善胜敌者不与”,而孙子进一步发挥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人之善者也。”孙子又说:“上兵伐谋;其次伐文;其次伐兵;其次攻城。”意思是说,即使能百战百胜,那还算不上高明中最高明的办法,能够不用打仗就使敌人降服的将军才算是最好的将领。战争中最高明的战略是以谋略战胜敌人;其次则是用外交的方法使敌人屈服,再其次是用兵力使敌人屈服,而最下策的则是强攻城池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孙子兵法的伟大,但同时也必须指出,没有老子的《道德经》的指点,孙子兵法又从何谈起呢?
为什么说凡夫俗子会看到“上善若水”呢?我以为,老子《道德经》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让人们能够从中寻找到“上善若水”的做人的道理,寻找到精神支柱,从而让容易失控的灵魂予以栖歇。
一是人要无私。老子仍然是从“天之道”讲起的,他说:“天地是长久的。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对才能够长生。”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不自私的人,反而成全了自己。”
二是人要包容。老子在《十六章》中说:“追求心灵星空,保持极度冷静。归于冷静就叫恢复本性,恢复本性就叫认识自然规律,认识自然规律就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能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才能圆通周全,圆通周全才能合于天然,合于天然也就合于道,合于道才能长久,这样就会终生没有危险。”老子认为,天地能包容万物才成其大,那么人也要能包容一切,才能成为一位伟大的人。
三是人要谦虚。老子说,天之道是“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那么人也应该如此,“上善若水”。他在《八章》中说:“上善的人就如同水。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同万物相争,处在人人都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它同道最接近。上善的人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深沉,待人善于贯通仁爱,言语善于讲求信用,从政善于治国,临文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善于随顺天时。只因为与物无争,所以没有过失。”像水一样的品性修养自己,会有什么结果呢?老子以他的人生经验,以一贯正言若反的表述方式,描述了他的生活辩证法:“委屈就能保全,屈枉就能正直,低洼就能充盈,敞旧就能更新,少取就能实得,贪婪就会迷惑。所以圣人洁自身爱,做天下人的典范。不自我显著,所以昭著显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明白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获得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为人称美。只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谁同他争。”想想老子的话,再看我们自己以及周围人群的命运,至今不仍然重复着老子这些古老的真理吗?
总之,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神奇的书,其深遂的思想是包罗万象的。以上浅见,只是撮其要而录之。我以为,要真正理解它,掌握它,要以一生时光。
2006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