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几次去广州,逛了好几次书店,可惜没有去旧书店。2008年7月11日上午,我先是去北京路书店,店里好心人说:你要找旧书,最好去东川路6号东山书城三楼。果然,这儿旧书不少。可我爱好的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书并不是很多。有几幅50年代的宣传画,我比较喜欢,可那价格都在千元以上,我承受不起,只好忍痛割爱了。
那些旧书,其实称为特价书比较准确。那些滞销的书,有的是半价,有的或是更低的价。越是这样,这样的书似乎越是卖不出去。
终于,在一个杂志专柜面前,我站住了。这个柜里,有一些品种还能吸引我。如人民文学,历史研究、考古学、儿童时代、人民画报……还有一些大学的学报等。都是文革前的。人民文学、儿童时代、人民画报这三种杂志,我收藏了不少。况且眼前的这几种比我家中的品相还差一些。于是,我便挑了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1957年《作品》的合订本。
下午,在广州回宜昌的火车上,我浏览了这套作品。说实话,用现在的眼光看,《作品》里的作品毕竟是浅显了些,真正好的作品确实不是很多。但我仍然觉得不后悔。
精美的画页充满着魅力,这是我购买《作品》的原因之一。1957年的每一期《作品》,除了封面、封三选载了美术作品外,另有两张美术插页,可以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画的品种来看,有木刻、水彩、石版画、速写、铜版画、彩墨、油画、木雕、国画、水粉画、漫画等多达十几种。从内容来看,有三个方面:一是反映广东人民建设自己新生活的图景。这类的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如龙廷坝的《开好大路好生产》,是一幅水粉画,描写的是工农联手修路的情景,画面热烈,看得出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对新生活火一样的热情。画家梁永泰的遗作《新舵手》,也是我喜欢的一幅套色木刻画。它截取的是一位妇女在海上掌舵打渔的生活画面,其内涵己突破了捕鱼劳作的意义。二是反映革命斗争的历史。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广州公社组画,如木刻《不倒的红旗》、国画《黎明之前》、《秘密会议》、《进攻》、《由我们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再武装》、油画《广州起义》等,还有油画《百色起义》、《送情报》、《天津战役》、《强登海南岛滩头》、《广西剿匪》等。三是方人定先生的彩墨画我特别喜欢。他画的是白居易长诗《琵琶行》的组画:《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前幅画出了琵琶女的羞涩,后幅则写出了琵琶女的悲痛,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久久不能平静。相比之下,当今的文学刊物,除了封面封底有少许美术作品外,我是很少见有美术插页的了。于文学刊物来说,不知道这是前进?还是倒退?
著名作家的吸引,这是我购买1957年《作品》的又一原因。我藏书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就是只藏名家作品。在我眼里,广东优秀作家不少,但对我个人影响最大的是欧阳山和秦牧。欧阳山的小说尤其是《三家巷》,秦牧的散文,我曾多次读过。如今我的藏书中,就有他俩的文集。果然,这一年里,有饱受争议的欧阳山的系列小说《慧眼之比赛》、《慧眼之信任》、 有秦牧的《北伐一兵》等作品。秦牧的名篇《社稷坛抒情》就是发表在《作品》上的。此外还有著名作家巴人、陈残云、草明、王愿坚等人的作品,如陈残云著名的的电影文学剧本《羊城暗哨》,《作品》分四次才连载完。这些作家的作品,无疑激起了我的购买欲。
然而,我买《作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了解1957年的反右风暴在广东文坛的实况,我要看看作家们的表现。看了《作品》,我终于明白了作家们的生存状态。如果是从1957年《作品》的第7期开始看起,你就会清楚地知道,广东文坛的反右斗争是同全国同步的。第7期刊登的是杨康华、林默涵在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座谈会上的长篇发言:中心内容是围绕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联系全国尤其是广州作协实际,讨论存在的问题。我看中心问题,是说鸣放不够,鼓励鸣放。结果,从第8期开始,形势急转直下,再也不提鸣放了,而是8至12期,反右内容成了主旋律。第8期,第9期还是反右专辑。为了生存,不少作家如欧阳山、秦牧、陈残云、韦丘、于逢、杜埃、韩北屏、华嘉、曾敏之、黄雨、陈善文、李育中等都写了批判丁玲、黄秋耘、韩萌、李汝伦等作家的反右文章。在反右斗争这一运动的大背景之下,不少作家上半年还是革命的,下半年却成了批判的对象。如第8期才发表了曾敏之《必须加强锻炼》的反右文章,结果,第9期曾敏之便受到韦丘、钱起的批判。这些文章,现在看来,根本就经不起一驳。也就是说,历史已经作出结论,反右原本就是一个错误,所以,无论是作家的批判,还是批判的作家,要分清谁对谁非,已没有什么意义了。然而我终于明白中国文学为何没有传世之作的根本原因了!其实答案已经有了:还是1957年5月文艺界争论的老问题,什么时候,主流意识形态不要设置禁区,不要动辄就打棍子、戴帽子,也就是说真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了,中国文学就有希望了,否则,即使再过100年,中国文学也只会毫无生气。
这就是1957年《作品》给我的启示。所以说,我花100元买这个合订本,值!
2008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