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八十七章 巡海【1 / 2】

键盘战斗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三百张空札,不但对谢友成有极大的帮助,方便他在外联络他人,有了空白文札可以当场任命,而不是空口白牙。

而且对唐清安自己,也是同样效果极大。

这三百张空白文札,可以让他在金州的威望无与伦比, 彻底甩开赵缑用。

唐副总要在金州整理营兵,清理地方,已经让金州上下皆有谣传。

不过唐清安按住不发,而是带领官员开始出海,从复州卫熊岳驿外的海岛,兔耳岛开始,巡视各岛屯田事宜。

海岛地利特殊,时常有海水倒灌,有的岛又多山地, 所以屯田面积,以及收成之数必定会受到影响。

整个兔耳道,开发田亩不足一千亩,一年也才收约两千石,去壳留米估计有一千六百石左右。

两日一顿干饭,一年只能养活八百人。

一行人坐船到了长生岛才好一些,加上周边四岛,合计有田两万七千亩,每年可收蜀黍米三万七千八百石。

还有其余诸岛,赶在播种前,合计开发田亩八千亩。

本来计划的是四万亩, 实则是缺少耕牛和农具,总共只开发了三万六千亩。

南方水田水稻产量高,而且可以一年两季,少数地区还能一年三季, 一亩田就足以供养一丁。

而北方却不行, 这三万六千亩, 全部种上蜀黍,其余棉桑,油菜籽皆不种,由内地供养,也才能养活两万几千人。

如果全部饿着肚子,每天数米下锅,顿顿稀饭,则可以养活三万余人。

按照原来的史料,毛文龙在皮岛,大小长山岛,石城岛等大小海岛,开垦田亩,一年平均获得杂粮十一万石。

这些岛主要都在黄海上,不同于唐清安,他目前主要开发的海岛都是辽东湾的岛屿。

金州的船队已经出了辽东湾,在黄海上收复了大小长山岛,石城岛,山岛等。

但是已经错过了种植的季节,虽然也在大规模开垦, 却只能种些经济作物, 以弥补百姓所需要的的油水。

根据船队的探测,结合历史,这些地方同样能开发出七八万亩田,也就是说明年,辽东湾和黄海各海岛,可得合计超过十万亩田。

这些海岛上所产出,一年可以养活八万余人。

唐清安一边在各海岛任命官员,一边统计各岛的数据。

虽然知道东江镇的百姓过的很凄惨,但是他实在想不出,毛文龙是怎么凭着海岛所产,养活的七八十万,最高百余万的辽民。

自己且有金州之肥,辽东湾各岛,哪怕顿顿稀饭,也养不活这许多人。

最终,唐清安所乘坐的船队,停靠在了海洋岛,这里离大陆最近也有两百余里,岛上人迹皆无。

在后世,此岛有人口五千人,耕地面积只有两百余亩,但是林地面积却有两万余亩。

此处到处都是山,平地极少,虽然水资源丰富,却很难开垦出田,想要修梯田,非短时间内可办成。

而唐清安之所以仍然要到此地,实在是看中了此处的一个极大优势。

后世此地只水产品产量就有七万余吨,因为此地海洋鱼类资源颇为丰富。

冯胜之和顾应时等官员,随船一路来,海平面上鱼跃而起的鱼群,真是数之不尽。

而且丝毫不知躲避人类,靠在船舷上,弯腰伸下长杆子网兜,就能捞上来满满一兜的鱼。

土地不足用,唐清安把目光放在了海上。

海上能提供的物资,远远比地上要强,比米类要强的是,能提供丰富的高蛋白。

大明和大周两朝几百年的海禁,让海洋上的鱼类,如今是用之不竭。

“从大小长山岛,到此处一路来,白夜气候变化不大,且暴风暴雨季节极短且稳定。”

冯胜之在岛滩上随手抄起一个贝壳,撬开壳子掏出里面的白肉,直接塞入嘴里,只觉得一股肉香扑鼻。

其余人见状,纷纷学他的模样,海滩上的贝类遍地都是,丝毫没有见少。

“将军想要鼓励百姓出海捕鱼,这个办法真是极好,只要算清楚暴风季节,渔民出海就很难遇到风险。”

唐清安笑而不语。

这就是后世带来的便利,这个时代,船业不兴,像那南方多处地方,出海讨活则九死一生。

而这一带却不同,风平浪静,昼夜温差小,气候宜人,岛屿皆是水深港阔的天然不冻港。

地利位置优越,哪怕在后世都是主要的出产鱼类的产地。

禁渔期两三百年。

根本不用去寻找鱼群,探索渔汛,船只随便开,轻易就碰到鱼群,而且种类繁多,随意挑选。

“人不能光吃米,我收到内地的消息,两广,四川,陕西各处都有流寇,可见缺粮之害。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朝廷的供给终归力有未逮,我们必须自产自救,就算我是杞人忧天,也能为朝廷减轻些许负担。”

武将很重要,文官一样重要。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