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固我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著书立说,对于中国文人来说,从来都是天大的事。郑先生没有料到主家如此慷慨,这么大的事,也不问问仔细,就应允了自己。立即找来杜立,说了主家同意的事,并与他商量如何着手编书。
一说起事,彼此又忘了身份,也少了客套,便提高了效率。讨论了篇幅、体例、内容之后,决定编一本蒙学字典,收录常用字,采用拼音字母,简单解释字义,组词,造句,由先生主编,同学参与的方式编写,预期半年完成。
杜立负责组织同学参与编写,便向先生申请经费,说是要给学生稿费,先生从没听说写书能挣钱,但他想想也有道理。杜立说按字数算钱,每编完一个字得稿费2文,预计总共需要6000文。先生一算,一下子就少了一半多,怕剩下的钱不够买纸买墨。杜立坚持,说不够又去向李东家申请,杜立是知道现在李东家豪横得很。最终先生还是妥协。
杜立立马召集同学,讲了字典的事,要求同学报名参加,并补充说了稿费的事。同学们都被说得热血沸腾,可又担心自己水平不够,胜任不了任务。杜立说重在参与,水平边干边提高,大不了还有先生在把关。于是大家愉快地受领了任务,当然不是平均分配,年纪大的多一点,年纪小的象征性地编几十个字。
论理说,这些学生哪能完成这样的工作,单说释义一项,他们怕是一个字也说不清,但这又算什么事,不是还有自己这个坚强的后盾么。重在参与,参与了就能提高水平,大家都参与了,字典的重要性就会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以后出书的支持力度就会大大提高,书出来有影响则皆大欢喜。学生参与是整件事情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一步。
先生首先选择常用字,交给杜立分配给同学编写,编完交给杜立,杜立又审核、修改、补充,再交给先生定稿,每十天结算一次稿费。如此循环往复,先生桌前的稿子越来越厚,学生的腰包越来越鼓。学堂教学井然有序,学风日趋向上,先生常常摸着下巴上的胡子,满意地看着学堂的一切。
家长见孩子不再贪玩,甚至要挑灯夜读,偶尔发现还有来路不明的铜钱,仔细观察也没有乱用,纷纷审问起孩子来,当得知孩子在编写字典,还有稿费收入,所有的家长都不淡定了,第一反映就是责怪学校课业太重,影响孩子睡眠。而孩子却郑重告诉家长,自己在干一件大事,有可能青史留名,请父母不要妄加指责。惊得父母一楞一楞的。只得任由孩子我行我素。另一方面,家长们见面又彼此幸福地诉苦。消息汇总到李东家耳中,他哈哈大笑:一定是杜立这小子在折腾,索性又拨了十贯钱给郑先生。
郑先生莫名其妙地又得了十贯钱,也想不明白原因,反正钱多好办事,自己加紧编书就是。其实,郑先生在编写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困惑,比如读音、音调,南北东西,各不相同,以谁为准?字体以隶书好还是刚流行的草书好?结果杜立拿来的稿子早就解决了这些问题。读音、音调依大成国的为准,书写杜立的字(宋体)就很好,既方正又简洁。只是变革太多,书写方式、拼音字母、音调、数字符号、标点符号、运算符号,都是新创的,会不会让读者难以接受。但看看自己这些学生吧,他们甘之如饴,个个学得贼精,郑先生又不得不承认这些变革是大有益处的。甚至他越来越认定,蒙学字典是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好作品。但成书之前,他也不敢拿去给同行批评,怕别人抄袭、剽窃,捷足先登,坏了自己的好事。
写书的人自己才知道,越是写到最后,越是紧张不自信。既希望早日公之于众,又担心招致批评。在惶惶不可终日之际,郑先生写完前言,终于拍着桌上高高堆砌的书稿叹道:“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去蹓蹓。丑媳妇总得见公婆。罢罢罢。”
当先生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宣布蒙学字典结稿以后,学生们爆发了一片欢呼声。杜立代表同学们向先生祝贺。每个人都发表了一番创作感言。“孩子们,你们也长大了。”郑先生最后总结完,禁不住老泪纵横。
这个时代没有出版社,要印书得自己掏钱,或是朝廷,或是贵人资助。也没有数字排板、活字印刷,只有雕板印刷。郑先生将书稿交于李东家,李东家又在学堂召集族人,郑重开会,专门商议蒙学字典的事,把字典的意义提升到关乎家族荣誉的高度,最后一致同意,出资印刷蒙学字典,并奖励郑先生稿费100贯。
通过家族的运作,大成国皇帝亲笔为蒙学字典题字,书名叫《中华蒙学字典》,并以官方力量,推广字典的普及应用。为严肃起见,杜立及其同学都没有署名,作者仅有郑庭之。李家第一版就印了2000册,每册定价500文。
这一次,郑先生声名雀起,甚至奉诏到成都,为各地赶来的先生授课。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蒙学字典》不胫而走,甚至成了走私者的心爱,大量的字典流入他国。李家又陆续加印数版。
郑先生从成都归来,上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一律都是要求孩子入学的事,有出高价的,有倚仗权势的,有倚仗亲朋友好友的。开始,郑先生都以学堂是家族的,只招收本族子弟,一律不对外招生为由拒绝。后来,压力到了李东家那里,他也不胜其烦。破例收了几个,不料竟然惹火上身,连县令都出面做工作。李东家找郑先生商量,一时也没有头绪。李东家一拍脑袋,找来杜立,问他主意。
不料杜立一开口就说是好事。接着就讲:“先贤有教无类,蜀国也有严君平办学佳话。家族的学堂,小子姓杜,不也在这里上学么?既然众人倾慕,学堂正可就此坐大。兼并其他学堂,汇聚优秀师资,广招各家英才,把学堂办成书院,李叔叔当东家,郑先生当院长。可喜可贺!”
说得二人惊喜连连,让杜立退下,二人合计一阵。过了一段时间,“金堂书院”的牌匾挂了出来,又在祠堂边加盖房舍、教室,还有一个藏书楼。等房屋建好,来了30个新生,先生也来了3位。
郑先生安排对全部学生进行了分班考核,根据成绩高低分成了3个班,指定了教室。杜立自然进了成绩最好的那一班。班上学生的年龄比杜立要大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