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固我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杜立把赠品发完了,就按步就班地在书院和家两点一线之间恢复了日常的作息,5天做一回酒,其他的过程都是母亲和桃子完成,只有勾兑的工作,需要他亲自上手。所以也没有增加多少劳动量。经过这两年的好生活,快11岁的他不再黑不溜秋,个子长了,身体壮了,一身合体的衣裳,干干净净,与同学们在一起,也分不出什么不一样来。但是与众不同的是,杜立不仅学习成绩好,还当小先生,这次又帮自己家卖酒,在同学眼中,没人不高看他一眼。偶尔有挑剔他出身的人,也不敢在同学面前说三道四。特别是李家子弟,都是杜立的忠粉。
随着赠品酒到家,孩子对杜立的描述绘声绘色,引起了家长们的注意,再品尝一下杜康酒,不知不觉也有了好感。为了支持孩子交上这样的朋友,家长纷纷出手,要照顾杜家的生意。一听买酒的规矩,更是好奇,试着让人去买一回,还真是这样的,好些家并没有买到现货,只好排队预订。杜家也不刻意照顾谁家,先来先卖,也不增加每日供应量。没有几天,订货的数量就超过了杜家一个月的产量。
母亲当然高兴,一个月的货款提前到手,甚至让她有些紧张。想想当初住窝棚时藏钱的经历,不由得苦笑起来。买原料只要5天的收入就够了,25天的收入都是自己家赚的。以后这钱多了怎么办哟。杜立告诉母亲,可以将钱换成绢或谷米,用专门的房间存放起来,比存钱安全。这个时代,铜钱较少,自蜀汉起至大成国,官方还刻意减少钱重,以此搜刮百姓。民间更愿意用绢、谷米来充当等价物。其实,藏酒也是一个好办法。而且要藏蒸馏酒,这个办法下次生产就可以用了,酒是越藏越好,十年、二十年、一百年,哈哈。
李东家订的100坛酒,先给了20坛,剩下的80坛,杜家也陆续给他送了过去。请朋友喝了几次,大家都说酒好,之后就有人有事没事约他喝酒,每次指定要喝杜康酒。连成都的家主,也让人带信来要求多送一批过去。也没撑多久,他的100坛酒就所剩无几了。他找杜立要,却被告知多了没有,排队等候的都已经排到三个月以后了,如果要1坛,倒是可以明天扣下来给他。气得李东家牙咬得响。
杜立诚惶诚恐地解释:“杜康酒完全靠母亲仔细操作,如果生产多了,品质就得不到保证。而且,现在买酒的都是书院学生的家长,小子不敢厚此薄彼。李叔叔于我家有再造之恩,如果你自己喝,小子求母亲,每日留一坛给你。”
看杜立说得真诚,李东家只得作罢,只能自己想办法糊弄要酒的人了。
其实,这些同学的家里,也有酿酒贩卖的,起先很担心这杜康酒会影响自家的买卖,千方百计要打探杜康酒制作的秘密。有的家主借买酒之机,问杜氏制作过程,杜氏都一一讲给他听,还让他去后院看看,当然,蒸馏装置、勾兑法子,母亲一个字也不会透露给他。看着平常甚至简陋的场地设备,这些人还是有些将信将疑地告辞。后来,发现杜康酒产量很低,每天只有十坛,卖完就没有了,拿再多钱都买不着,这些人才将悬着的心放进肚子。这年头,这样的酒,随随便便,一个人一次就能喝上一坛,酒量稍大的,二坛也能喝光。即便杜家的酒抢了先机,也侵占不了他们多少买卖。他们的作坊,也使劲加油,反反复复试验,终究也没能做出杜康酒这样的品质。于是便消停下来,偶尔也买一坛杜康酒自己喝喝。
从古至今,有许多事情讲不明白道理,像做泡菜,完全一样的原材料、工艺流程、场地等,其结果,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还有做豆腐乳也差不多。至于酿酒,更是一桩神秘莫测的事。人们往往将其归究于运气好,杜氏的手出酒的传说不径而走,“或许是杜氏漂母的经历造就了一双巧手吧?”有的人还这样想。
一天,杜立放学回家,母亲坐在正屋,闷闷不乐。杜立赶忙问原因,母亲便讲了,“今天县衙的人来家里,收了卖酒的幌子,说咱家没有经商的资格,以后不能酿酒贩酒了,先过来警告一番,如果不听招呼,就要采取断然措施了。”杜立听罢,感觉祸从天降,联想起上次野味被没收的事,心中升起对这个时代的仇恨。
可是恨归恨,不过这道坎,自已家又要被打回原形。以前没人帮助,只能忍气吞声,现在或许可以找人帮帮忙。于是赶忙着去找李东家。李东家看见杜立慌慌张张跑来,问明了原因,然后说:“你先回去吧,这事我打听一下原由,再想办法解决。”
第二天下午,李东家就让人将杜立唤到店里,说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自己也再三争取,最后县衙松了口。要求杜立按照规定办理,事情就可以了结。杜立忙问自己该如何做。李东家便讲了以下几点:
1、拿出50坛酒来送礼。
2、每月交1贯钱的税,以前没交的补上。
3、到县衙办一个许可证,以后就可以合法经营。
“明天早上让你母亲到店里来,带上10贯钱,我领她去县衙办手续。另外,50坛酒你三天之内备齐,送到店里来,我帮你去送礼。”
“谢谢李叔叔,小子一定全部照办。”杜立跪下给李东家磕了头。
“算了算了,也不算多大的事。你一次虽然你小子出了些血,可是也因祸得福,以后可以放心做酒买卖了。”
过了许久,杜立才了解到,这次出事是因为有人请县令喝酒,讲了些杜康酒的故事,县令既喜欢这酒,又不满这酒的限量供应的作派,有意打压一下杜家。但也没往死里整,毕竟整死了事小,以后没有这样的好酒喝了才是事大,自己升官发财,这酒兴许还有些作用。便借着李东家求情,给了个台阶,放了杜家一马,顺便给足了李家面子。
第二天,母亲就去县衙办好了手续,心中充盈说不出的快意,杜家的日子又顺顺当当过了起来。
渐渐地,来买酒的人不再仅是同学的家长了,每天来买酒的人常常因为排队还争执起来。预定的人也越来越多。杜立与他娘商量一番,决定也不能预订太长,一个月为限,超过一个月以上的不再预订。每日零售10坛,预订量也不超过每日10坛。有人问为什么不涨价呢,杜氏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要让大家都喝得起,涨价会得罪人。”悄悄地,市面上有人花高价从别人手中转让杜康酒,杜立知道后马上想到一个词:“倒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