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为知,知之发动为意,意之所着为物。”
身之主为心:身由心主宰,因为‘心即理’也。心常处定中,如如不动,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心是静止不动的,若动,就会变为欲。只要遵循理,即使酬酢万变也未曾动。
心之灵明是知:这里的‘知’指的是‘良知’,孟子曰:“不虑而知,是良知”,不用思考就能知道,所以多么灵明啊!
佛说心‘能善分别诸法相’,人生来就具有‘觉知’。心自然能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良知能分辨是非善恶,所以才说‘心之灵明是知’。
古人所谓的“不虑而知”,“恒易以知险”,就是说良知不用思考,就能知道别人对我是否有险恶的用心。
君子修学是为了自己,不会去忧虑被别人欺骗,只担心自己是否做到,永远不欺骗自己的良知罢了。
由于不欺骗自己的良知,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明、诚相生,是故良知常觉、常照。
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来则自能照出其美丑,任何事物在‘良知’面前都不能隐藏其美丑。
为什么呢?因为良知没有欺骗而‘诚’,也就不能宽待别人的欺骗,若有别人欺骗我就能立刻觉察到。
良知自信而光明,也就不能容忍‘不诚’,如果有‘不诚’存在就能觉察。
这就是上面说的“不虑而知,恒易以知险”;“不学而能,恒简以知阻”,不用学习就能知道别人对我是否有险恶的用心;不用学习就能知道阻碍在哪里。
这也就是子思《中庸》里讲的“至诚如神,可以前知”。
至诚的妙用即为“神”,至诚就能无所不知,所以说“至诚可以前知”。
又说:“天道至诚不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则博厚,博厚则高明”。至诚就能高明,高明就是‘神’的妙用。
“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明则诚,诚则明!”明、诚相生,故至诚能明,能明则万事万物无所不知,犹如神明!
《大学》中说:“诚其意”,‘诚’的是‘意’,所以谈论‘诚’时,其实也是在说‘意’,所以才有了后面的‘知之发动是意’。
知之发动是意:比如,当我们玩王者荣耀到深夜时,良知自然发出休息的念头。这是不虑而知,不用思考良知自然发出的念头,‘休息的念头’即是良知发出的‘意’。
但是要注意,意有善恶之分,所以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前面说到心本来是如如不动的,一旦有了私欲才会动,这个时候就会发出恶念。
这个时候需要靠良知来分辨善恶,按照良知的指引去睡觉就是‘善’,这就是‘致良知’。但有的人私欲重,沉迷于游戏,于是违背良知的指引,继续玩王者荣耀就是‘恶’了。
有的人打坐修行,想让所有的‘意’,也就是所有的‘念头’都消失。
王阳明告诉我们:“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就是说念头是遇事后随感而发,怎么能让念头熄灭呢?如此人不就变成榆木疙瘩,行尸走肉了吗?所以只要正念头就行,也就是去掉恶念,护住正念,就是‘意诚而后心正’,也就是佛家所讲的‘善护念’。
意之所着为物:‘意’和‘物’是一起的,‘物’是‘意’的载体,没有‘物’就没有‘意’,这也说明心物一体。这里的物并不单指眼睛可见的事物,心中所想的事物也能生出意念,所以才有“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了”。
前面讲‘知’的时候谈到了‘诚’,‘诚’跟‘良知’是一起的,没有‘诚’就无法致良知。所以《大学》中说“欲诚其意,先致其知”,“知致而后意诚”。
然后《大学》中接着说:“欲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只有格物才能致知,‘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
既然‘意’就是‘物’,那么‘格物’也就是‘格意’,王阳明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由此就明白了,格物是去除心中不正的念头,以归于正。格物而后致知、意诚、心正。
所以格物是修行的基础,有点类似佛家的观心,觉知心中的欲念,觉即止,也是去除心中的恶念。
《中庸》说“不诚无物”,《大学》中说:“诚其意”,‘诚’的是‘意’,所以谈‘诚’时,其实是在说‘意’,“不诚无物”也就是‘意不诚,则无物’。无不是在说明‘意之所着为物’。
其实这四句“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为知,知之发动为意,意之所着为物”,对应的就是《大学》中的“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
把这四句串联起来,讲的都是一个东西,因为“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这四句同时也对应着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至善至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钱德洪说:“你认为这几句话怎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