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203章 心静【2 / 2】

天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大学》中并没有对格物做详细的解读,‘格物致知’是儒家修身养性的入门法。但是我们可以从王阳明那里找到答案。

陆澄问格物。

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先生曰:“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正心则中,身修则和。”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陆澄曾问王阳明什么是‘格物’?

王阳明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简而言之就是去除心中不正的恶念,以归于正知正念。

有点类似佛家的观心,觉知心中的欲念,觉即止,也是去除心中的恶念。

王阳明又说到: “工夫的难处全落在格物致知上。也就是说是否‘意诚’。 意如果诚了,心也自然能正,身也自然修养。然而,正心、修身的工夫也各有不同的用力处。

‘修身’是在‘已发’上,‘正心’是在‘未发’上。正心则是‘中’,身修则是‘和’。

‘未发’是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意思是情绪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叫‘中’,也就是‘正心’。

‘已发’是指“发而借中节,谓之和”,意思是情绪已经发出来了,但是能用‘未发’时的‘中’来节制,这就是‘和’,也就是‘修身’。

有了‘正心’的‘中’,就有了‘修身’的‘和’,所以才说“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身有了情绪偏颇,可以用‘正心’的‘中’来修正,所以才说“心正而后身修”。

而‘正心’的关键是‘诚意’,‘诚意’的关键是‘致知’,‘致知’的关键是‘格物’。

从‘格物’‘致知’到‘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亲民’也是‘明德’的事。‘明德’就是自己心中的德,就是仁。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倘若有一物失其所,则说明我的仁还有不完善之处。即是说:如果有一件事没有格物正心,就是仁还不完善。

至善,就是人的本性,性本来就没有丝毫的恶,因此才叫至善。止于至善,就是恢复人性本来的面目而已。

《传习录》:“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而志定矣。定则不扰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是能虑而得矣”

明白‘至善’就是我的本性,而吾性就在我的心中,所以就是要让我的心达到至善的地步。

如此,则不用向外面去纷纷扰扰的世间求至善;然后心志就能安定;

心志安定就不会有烦恼,所以能心静;

心能静下来不妄动,那么就能心安;

心安则能一心一意去‘格物’而‘止于至善’,所以能虑而得也。

这是对《大学》中的这一段做阐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道‘止于至善’,然后才能‘定’,‘定’了才能有后面的‘静’、‘安’、‘虑’、‘得’。

‘至善’就是‘定’,因为本性本来就是如如不动的,不动即为定。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明白了‘至善’、‘定’为本,才能在万事万物中有所‘得’。

千万不要舍本逐末,一心只想得到,而不在‘至善、修身、明明德’的本上用功。

常人皆向外求索,忘了自性,外染了恶性,反过来又要追求‘至善’,最终是毫无所得。

圣人专心致志在至善处,外物不染,烦恼不生,意志坚定,最后而有所得!

古之经典何其之多,所讲的道理无非就两个字而已——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