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37章 年代文堂姐打脸福气包堂妹(十四)【1 / 4】

苏闻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进入腊月, 镇上就很有过年的气氛了。

家家户户不是在腌腊肉、灌香肠,就是在炒花生、炸圆子, 唐家也不例外。

今年因为白素芬在市里上班,没法操持家里这些事情, 所以唐建国早早跟老娘说好了,让唐老太帮着腌肉炸圆子,肉他们自己出, 今年给爹娘的年礼比往年还多了两成。

教师家庭的好处就是有寒暑假, 兄妹俩的一日三餐和家里的活计唐建国可以分担大半, 所以兄妹俩的寒假生活还算惬意。

早上起床, 桌上已经摆好了热腾腾的包子和稀饭,双喜的搪瓷碟子里盛着唐老太做的酱萝卜和酱黄瓜,唐建国还给兄妹俩一人煮了一个鸡蛋。

开胃的酱菜配暖呼呼的小米粥, 苏韵吃得十分尽兴, 当然要是再配上鲜香的茶叶蛋就更好了。

渡口镇的供销社里可以买到茴香、八角这些调料,茶叶家里也是有的,但用茶叶来煮鸡蛋这种奢侈的事情, 唐家暂时还不会发生。

苏韵默默地舔了舔勺子, 在“必须进城的十八个理由”中又加了一项:实现茶叶蛋自由。

吃完饭, 苏韵兄妹俩一个洗碗, 一个打扫院子。唐建国去了爷奶家帮忙,今年过年两家要用的炒货、炸圆子、年糕、汤圆都要一起准备,老头老太年纪大了,他得过去帮忙。

经过苏韵这么长时间的带动, 唐富民学习的主动性已经大大提高,像现在,他干完了活,就知道回房去看书了。

唐建忠靠不住,唐建国无奈,还是辗转托自己老同学才搞到市一中的内部复习资料,给儿子在家自学。

一中不愧是全市最顶尖的学校,人家高一学的内容,唐富民他们县中高二才讲到。不仅如此,有些知识点甚至唐富民见都没见过,现在学起来颇有些吃力。不过他也知道这是好事,越是有实质性的差距,他才越是能得到成长,怪不得家里那么千方百计把他往市一中转。

而苏韵此刻,正捧着一份《人民日报》和《锦江日报》看。

《人民日报》是渡口中学给学校里的老师订的,放假期间,邮递员每天都会给送到家里,《锦江日报》则是他们家自己花钱订的。

苏韵告诉家里人,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改革建设,是百年难遇的机遇,他们不想错过的话,就得紧跟时代步伐。

当然,她的原话没这么文邹邹,要简单粗暴多了:“咱今天花五块钱订报纸,明年五百块、甚至五千块都能赚回来”。

这时候,唐建国一个月的工资是五十六块,白素芬比他高一点,也只有六十二块,五百块就是一年的收入了,五千块更是想都不敢想。

不过,这一年多来,苏韵说的每句话最后都做到了,她的脑瓜子也在白素芬调到市里这件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家里人对她的话还挺信服的。

此时,一篇题为《工伤工人风雨无阻卖馄饨,身残志坚再续小岗村奇迹》的报道吸引了她的目光。

这是《锦江日报》昨天的一篇文章,讲的是锦江第五钢铁厂某位因工伤提前退休的刘姓女工,为了支撑家中的生计,起早贪黑在街道口卖馄饨事迹。

钢铁厂的工人每个月六十五块的工资,在锦江市算是不错的收入了,刘女工因为工伤无法再承担岗位工作之后,单位给了她两个选择,要么调离一线岗位去闲职部门,这样收入就会大幅下降;要么就领一笔伤残补助提前退休,伤残补助是一次性补助一千元。

她的丈夫是锦江石化工人体育馆的保卫员,月工资只有三十五块钱,俩人有三个孩子要养。

刘女工是北方人,早年上大学到锦江市的,后来包分配就留在了锦江,白案功夫还没丢掉,包的一手好饺子好馄饨。现在虽然断了左手,干精密的机械仪器活是干不了,但包包饺子包包馄饨发些馒头包子还是能行的。

于是,她果断领了补助金,买了辆小三轮车,又打了几条桌椅板凳,每天在花溪路口卖早点,她包的馄饨皮薄肉嫩、馅料新鲜、滋味一绝,不少上路过的人都愿意吃一碗热腾腾的馄饨去上班。

这小摊子也慢慢红火了起来,现在她男人也办了提前退休,天天在家里给她打下手,陪她一起出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