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百四十二章
对罗万化几人, 柳贺已是十分坦白,张居正之所作所为皆出自本心,柳贺不能阻拦, 也不会阻拦。
朝廷官员中, 他是最早了解此事的一人, 据柳贺观察,张学颜、曾省吾等人都未先他一步得知消息, 散朝之时,柳贺就见二人迎上了张居正, 恐怕是问询去了。
他与张居正已开诚布公地谈过一遍,张居正退与不退, 他都尊重对方的选择。
“入阁一事,无论元辅是否归政,泽远你都要早作打算。”王家屏道, “若是处理不慎, 去岁之事恐怕又要重演。”
柳贺已归乡过一回了, 同样的法子不可再行第二遍。
“忠伯兄, 我心中自是明白。”
……
回到礼部后, 柳贺一切仍如往常一般, 然而, 那日张居正在早朝上了第一封疏后,官员们尚在猜测他归政之意是否为真,他便又上了一封。
天子自然仍是挽留。
天子心中所想与年少时已大不相同, 周围也有人鼓动他,称他已到了亲政的年纪, 张居正却死死把着朝政不放, 他在宫中受李太后掣肘, 在朝堂外,朝事又归张居正,他也忍不住想,何日他才能当这名正言顺的天子。
张居正的归政疏来得猝不及防,天子一时之间也没有反应过来。
在他印象中,张居正明明是个极擅弄权之人,他任首辅一位已有九年,权势盖过了大明朝任何一位首辅,天子觉得,张居正恐怕要在首辅位置上老死了。
但张居正的确是要退了。
他并非假模假样——上过第一封疏后,他便前往乾清宫,向天子道明自己心中所想。
或许是真要退了的缘故,此次面见天子时,他霸气远不如从前,对待天子的态度也极其柔和,天子从未见过这样的张先生,他心中对张居正仍有抱怨,一见张居正这副模样,也不由念起了他的好。
毕竟这一回,因有柳贺阻拦,张居正并未因夺情/事、高启愚案及罪己诏一事被天子记恨。
君臣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难题,成王与周公堪称佳话,可周公急流勇退是前提,君臣之间的分寸要把握好,像张居正选择此时退很是合适。
他将用人、练兵、收税、治水诸事都办得妥妥当当,还天子一个财政充足的江山,可谓极懂分寸,此时退,天子记得他的恩情,若是拖延再晚,便显得他太过恋栈权势。
天子已一十八岁,武宗朱厚照登位时只有一十四岁,照样做了十六年皇帝。
因而张居正顺势与天子商量起了增补阁臣之事。
归政要有归政的表现,万历五年时,张居正直接提选了马自强、申时行二人,天子只需要盖印就足够了,但这一回,他竟然要归政,增补的阁臣必得是在他退后能守住江山、又受天子器重之人。
张居正毫不遮掩,他所选之人是柳贺与王锡爵。
柳贺是他的门生,他是举贤不避亲,也不担忧旁人说什么,毕竟柳贺如今资历也够,为官后的种种作为满朝文武都能看见。
王锡爵虽与张居正不太对付,但王锡爵是难得的正直之人,张居正自忖,待他退后,张四维与申时行二人性子都太过圆滑了,一旦有不利事,这二人会选择避退。
且遇上不得不为之事,若阻力太多,这二人必然将上上下下都打点清楚,遵众人的意志行事,但这般下去,事情便难以推进。
张居正为首辅时可靠强硬的手段令百官遵他命行事,官员们纵然不愿,也不得不听他号令。
因而不管怎么说,内阁中需有一位直臣。
何况柳贺与王锡爵是天子最为信赖的两位讲官,这也有赖二人纯直的个性——天子年少,便最
厌旁人欺哄于他,柳贺是迂回着有事说事,王锡爵是直接有事说事,目标都是一致的。
提到王锡爵时,天子倒是满口答应。
提到柳贺时,天子面上却露出了纠结的神态,张居正何其敏锐,自然一眼便能看出。
天子没有理由不允柳贺入阁,何况这出自他的提议。
那么,缘由在冯保,还是李太后?
张居正快速地猜出了答案,必然是李太后。
冯保因罪己诏一事已得罪了天子,虽说他将这锅甩给了张四维与申时行,天子却将他惦记上了。
后来又出了《育言报》的事,李太后逼着张居正与冯保查封《育言报》,张居正那时已有退意,又何苦在最后关头得罪天下读书人?
冯保也是不愿,但他毕竟是内侍,身家性命皆系于宫中,李太后的命令他推脱不掉。
所以后来才有了沈和出马,他其实并未遵照冯保的安排办事,但不管怎么说,他是冯保的下属,沈和丧心病狂到矫旨作乱,就算命令出自慈宁宫,天子却不会真正把这笔账记在李太后头上,冯保这锅又背上了。
张居正要归政,冯保其实十分不愿,但他并未着急跳出来,是担心更进一步得罪天子。
若张居正退了,天子亲政,冯保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必然会继续下降。
可张居正却不愿再顾冯保所想,他要退,自然也要将与冯保的同盟切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