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14章 朝会日常【1 / 1】

真~小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日。

看着眼前的古朴屏风,曹操再一次确认了一下,叹了口气。虽说既来之则安之,但是真的不得不留在古代,他总觉得不自在。

今日卯时需要上早朝,因此,他只睡到寅时二刻就早早洗漱完毕,穿好代表身份的典军校尉军服,带着上朝用的朝笏,步行前往洛阳皇城。

走到皇城南面后,曹操看了看眼前的三个门,从左到右分别是小苑门、巨大华丽的平城门和开阳门。

熟读三国历史的他,很清楚这三个门的作用是什么。平城门相当于午门正门,在古代,这里只有四种人一辈子可以出入一次:第一,皇帝大婚之时,皇后需要穿着华美的凤冠霞帔,乘坐着明黄色的喜轿,在仪仗的欢快鼓乐之中,从午门堂皇而入。

另外三位得此荣宠的是一类人,那就是科举考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入宫时肯定也要走东侧门,但是出宫之时,因为身份变化,就可以从午门的大门走出来。

除了他们,也就只有皇帝可以随意进出了。最重要的是,东汉还没有科举制,因此这也成为了皇帝、皇后的专属城门。当然,有些只手遮天,甚至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的人也走过,比如董卓,比如曹老板。

小苑门是王爷、皇亲国戚走的地方,开阳门则是大臣走的地方,别小看这小小的城门,一旦走错,轻则免官问责,重则斩首抄家,可马虎不得。

因此,曹操赶紧从开阳门进入皇宫,随后朝南宫走去。东汉皇宫分为南宫和北宫,其中上朝用的嘉德殿,在南宫西北侧的长乐宫中,因此曹操还需要进入南宫。

转过弯,来到嘉德殿门口后,曹操将佩剑解下,挂在武器架上,随后脱下鞋子,顾不得脚上传来的气味,将鞋子放在一边。最后,他朝着门口的侍卫出示腰牌。

全部出示完毕后,曹操还没有资格进入嘉德殿,需要经过宦官搜身,才能在殿外等候。一切准备完毕,就等着张让喊话。

“宣大将军何进进殿。”

张让扯着嗓子喊道。作为皇宫里最有权力的太监总管,张让其实没必要亲自上阵。

但是,今天的事情比较重要,加上他觉得有些不对,因此今天他决定亲自出马。

何进听到喊话,小跑进入嘉德殿,随后双膝跪地,跪坐在右侧的首位。作为武将之首,也只有何进可以坐在右侧之首。

“宣太尉樊陵进殿。”

说起樊陵,这也算是个倒霉蛋了。樊陵是著名隐士樊英的孙子,而樊英可是不肯屈服,与汉顺帝在殿上当年争执的狠人。

不过,到了樊陵这一代,他选择了向生活低头。他花钱买官,担任了太尉一职。而被替换的原太尉,正是曹操的老爸曹嵩。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樊陵在担任京兆尹时做了一件利民之事。他在京兆阳陵县修建了泾河渠,这条渠被后人称为——樊公渠。名士蔡邕在看到这个工程后对樊陵大加赞赏,并为他写下了《樊惠渠歌》。

樊陵进入嘉德殿后,张让继续道:“宣司徒丁宫进殿。”

丁宫,男,东汉时期政治人物。你们可能没有听说过他,但《三国演义》给他安排了一段剧情,那就是董卓进京后,尚书丁管因为不满董卓欺君,直接痛骂董卓被杀。

没错,这个丁宫就是三国演义里丁管的原型,原因是董卓进京时,担任尚书的,正是丁宫,且丁宫就是这个时间段被杀的。

丁宫进入后,张让叫出了三公的最后一人,那就是——刘弘。

刘弘字子高,南阳安众人士。熟读三国的人或许会对这个名字很眼熟,没错,刘备的父亲就叫刘弘。不过,下面这个证据可以证明这个人不是刘备的父亲。

中平五年是188年,当时刘备27岁,他的爸爸刘弘至少已死12年了。这个刘弘时刚刚任职司空,你见过人死而复生吗?拜托,这可是历史,不是灵异事件。

当然这个刘弘的结局也没好到哪里去。董卓进京之后眼馋他的司空之位,魏志上记载,董卓罢免他的原因是“久不雨策免。”

开玩笑,迟迟不下雨还能怪到司空的头上去,你要怪的话,去怪龙王啊?

后面的人,曹操都不太认识。为数不多认识的,就是未来担任太尉的射声校尉马日磾、未来担任司空的太中大夫杨彪、未来担任司徒的从事中郎王允。

当轮到曹操时,曹操立刻小跑进入,看到袁绍后,他毫不犹豫跪坐在袁绍身边,心里想,反正都是西园校尉,那应该坐一起。

看到没人说他坐错位置,曹操暗自松了一口气,等待皇帝出现。

“皇上驾到。”随着张让的声音传来,汉少帝刘辩在何太后的搀扶下,缓缓走向大殿正中间的位置。众臣立刻按照礼仪下拜,对刘辩道:“参见陛下。”

“免…礼”刘辩虽然也不是第一天当皇帝了,但是他的内心还是有些胆怯。毕竟面对下面这么多双眼睛,他怕出错。

“众爱卿可有要事禀报?”何太后一看刘辩这样子,知道刘辩靠不住,只能选择亲自替刘辩询问百官。

这个时候,就是百官自由发挥的时候。谁先出声,谁先禀报。

“臣有要事启奏。”果然,随后就有人站出来了。曹操悄悄探头瞄了一眼,也不认识对方。不过,看穿着打扮应该是三公九卿里面的九卿之一。

确认具体时间的方法很简单,现在一定是6月至7月,6月17日灵帝刘宏下葬;6月25日,董太后逝世,朝堂归附何太后;7月5日,徙渤海王刘协为陈留王。

同日,甘陵王刘忠逝世,在位十三年,谥号“献”。因为无子嗣,国绝。。

在之后,董卓就已经出发了。

“原来是刘宗正,有什么事吗?”看了一眼对方,何太后道。

“臣以为,渤海王刘协年幼,不能适应渤海气候。且董氏新丧,为方便刘协尽孝,请陛下和太后同意徙刘协为陈留王。”这位刘宗正说道。

其实,何太后把刘协封到渤海,就是为了不让对方威胁刘辩的皇位。不过,现在董太后被她除掉了,刘协表示自己想要给董太后披麻戴孝,这总不能都阻止吧。

因此,在心中骂了这位刘宗正一句后,何太后点点头,道:“准奏。”

“多谢太后。”刘宗正满意的退下了。

ps:关于这位刘宗正到底是谁,笔者查阅了各个史料,并没有记载。自从188年7月刘虞卸任宗正,担任幽州牧后,下一个有明确在任时间记载的宗正,竟然是刘艾。

而这位刘艾宗正,上任时间为196年。也就是说,188年7月~196年这一段的在位宗正记载,其实是缺失的。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只有三个疑似名单。只是,他们三人都担任过宗正一职,笔者也不敢断言谁是。

刘松:代顷王刘喜后裔,司徒刘崎孙,逯乡昭烈侯刘宽子。刘宽于185年逝世,死前正好担任宗正,随后刘虞继任。因此,刘松在刘虞离职后担任宗正的可能性最大。

刘伯:在《太平御览·卷二百五十三》中间有这么一段记录:故宗正南阳刘伯,字奉先。少履清节,忠亮正直,研精文学,无不综览。不过,由于没有明确的时间记录,因此也不确认此时是他。

刘曜:记录在《金石录·卷十八》中。不过关于他的记录,笔者并没有查到。

因此,本作选择直接叫刘宗正,不说姓名。反正他也就是个龙套,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