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72章 董卓的心理学【1 / 1】

真~小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董卓五铢嘛?”

看着吴质递过来的那一枚薄薄的钱币,曹操陷入沉思。

6月2日,皇帝突然下诏书,声称为了给司空董卓冲去霉运,因此发布新的货币。而最新的董卓五铢,自然就是曹操眼前这枚刻着董卓二字的五铢钱。

“五铢”二字夷漫不全,很难辨认,很明显就是赶工打造出来的低劣制品。不过,如果放到后代的话,这可是文物啊。

董卓的目的,曹操很清楚。

首先,发行新的货币,然后按照一比一兑换百姓手中的五铢钱。

其次,降低董卓五铢的购买力,使得百姓和平民的购买力下降。

最后,根据购买力守恒定律,董卓本人的购买力就能够明显上升了。

第一步很明显,董卓完成了一半,剩下一半也非常简单,长安民众虽然讨厌董卓,但是只要日子能够过下去,他们没必要铤而走险,和董卓死磕。

更何况,在他们看来,只是手里的货币换了一个名字而已,没有任何变化。

第二步,才是最困难的。

想必各位都学过政治,坐到董卓这个位置的情况下,如何降低钱币的购买力,这里可以给出三种不同类别的办法。

第一,降低物资总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劫掠。但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先不说董卓敢在天子脚下劫掠得是一件多么惹众怒的事情,就算他狠下心去做,那请问他更换货币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试探汉帝态度?可笑,如果他敢劫掠的话,那么他已经骑到汉帝头上作威作福了,还有必要试探什么吗?

第二,增加货币数量。在物资相同的情况下,货币越多,其购买力自然下降。

第三,颁布新的圣旨,利用皇帝的命令强制调控市场经济。只是如果这样的话,先不说借口怎么找,强制调控也只能强制明面上的,黑暗中的交易无法调控。

而且,经济体系跟我们的人体一样,是有一定自我修复功能的。当一个物品的价格远高于其价值的时候,则它的价格会根据实际情况接近其真实价值。

也就是政治书上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规律。因此,第三种可能性不大。

综上所述,董卓其实也就只有增加货币数量,那就是铸造更多的董卓五铢这办法。

史书记载,为此次更换货币,董卓下令将长安城外的铜人熔掉,仅留下两座铜人,权当是给了汉帝面子,融出来的铜汁被铸成了铜钱,用于给董卓挥霍。

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给汉帝面子完全就是骗三岁小孩。当初董卓连汉灵帝刘宏的面子都没给,拒绝交出兵权。

说句难听的,就凭一个娃娃,凭什么要董卓给他面子?真实的原因,我能想到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准确调控市场。

如果说他把十二枚铜人全部熔毁,铸造的铜币大量流入市场,将会导致长安的百姓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注意,只是长安百姓,更贫困的长安平民只会雪上加霜。

虽然说董卓并不在乎民心,但是如果连百姓的基本生活都没有办法满足的话,那么董卓将会面对全民皆兵的下场。

至少,目前只是平民的基本生活无法满足,董卓只需要解决这些平民中活下来后变为“流寇”的那些人罢了。

最后用于给董卓消费,只能说一部分。由于汉代气候变化频繁,昼夜温差大,洪涝灾害频发,因此一方面用于董卓过多的士兵日常开销,另一方面用于抗灾。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董卓的酒池肉林,以及他用于“治理”长安的做法,对长安政治和经济的巨大破坏。但是,长安之所以沦落到这样的地步,权贵也不能脱罪。

想到这儿,曹操将董卓五铢收起,缓缓起身,摸了摸吴质的头:“做的不错。”

……

6月15日。

看着成功在长安被推广,且价值平稳下滑的董卓五铢,董卓欣慰地笑了。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接下来,他将会获得更多的物资和财富。

董卓唯一担心的,也只有可能出现的民众大规模反抗和反对。但是当他意识到,半个月下来没太多人反对时,他心里已经明白过来,民众已经被迫接受了他的新货币。

当然,董卓并不知道的是,民众能够接受董卓五铢,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

一、董卓五铢的特殊性。

当时,整个社会经济环境日趋下降,盗铸、剪凿现象猖獗,劣质钱币逐渐在流通中占据主要地位。其中,考古发掘中都曾大量发现的剪轮钱就是最直接的例子。

剪轮钱,就是把正常五铢钱外轮廓的那一圈厚的剪掉,另外卖钱。原因很简单,那一部分是铜,出售能够换钱;并且,减掉这一部分并不影响这一枚五铢钱本身的使用。

因此,当时的商人自然会用这种办法,提升货币的价值。相对应的,自然是货币良莠不齐,李鬼横行,投机取巧者中饱私囊,勤勤恳恳之人被人算计。

董卓五铢发行以来,问题迎刃而解。原因很简单,董卓五珠本身就是假冒伪劣,你怎么假冒伪劣一个假冒伪劣产品?

原本汉五铢边缘比较厚的那一部分,被董卓取消掉了,你拿什么去剪轮?

二、民众的仇富心理。

前面说过了,投机者通过盗铸,伪劣货币,从中获利,导致劳动者辛辛苦苦却食不果腹,投机者动动手指就能腰缠万贯。现在好了,穷人一样还是穷,变化不大。

富人就不一样了,毕竟按照比例抽钱的情况下,抽走更多的显然是富人。看到身边的有钱人遭殃,至少能让他们心里平衡些。

三、董卓的主观把控。

虽然董卓的行为对长安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但前面已经说过了,百姓只要咬紧牙关,还是能挺过去的。

人只有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孤注一掷,而他们并没有到这一步,因此他们并不会反抗,尽管他们很清楚自己被剥削。

这就是董卓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