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果果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明一行人在游观玉蟾山摩崖石刻群中,看见有明朝建文皇帝的石像很是雄伟、高大。雕像身高6米,宽约3米。
永洪说,相传,当年明朝建文帝逊国,削发为僧,云游到玉蟾山,与玉蟾寺长老见面,长老借着庙堂灯光把这个建文和尚打量一番,见此人生得来天庭饱调,宽面大耳,出语不凡,想必有点来历,玉蟾寺长老便与建文和尚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一起诵经,一起谈论天下大事。两人交谈甚是投缘。当天晚上,建文和尚就投宿在玉蟾寺。
寺中长老是个饱读诗书,见过世面的人,发现建文和尚一行人出语不凡,举止也不比一般的出家人。他心中暗自揣测:“这位和尚究竟是什么来头?”于是,他开始留意起建文和尚的一言一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长老越发觉得建文和尚气质高雅,谈吐不凡。他不禁想起了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失踪,有人说他已经葬身火海,也有人说他逃到了海外,但更多的人相信他削发为僧,隐姓埋名,四处流浪。
难道眼前的这位建文和尚就是那个曾经的皇帝?长老心中暗自称奇。然而,他并没有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而是继续与建文和尚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一起探讨佛法,交流心得,渐渐地成为了忘年之交。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文和尚对玉蟾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决定留在这里,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佛法。而玉蟾寺的长老也欣然接受了他的请求,并将他视为寺庙中的贵客。
从此以后,建文和尚就在玉蟾寺中安心修行,远离尘世的纷扰。他的到来,也为这座古老的寺庙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而那个关于他真实身份的秘密,也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被人们淡忘……
永洪说,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名叫朱允炆,乃是朱元璋的嫡孙。他于公元 1399 年,鉴于周朝实行诸侯分封制度导致天下大乱、汉朝出现七国之乱、西晋发生八王之乱以及唐朝藩镇割据等历史教训,毅然决然地决定削藩,以此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避免国家陷入分裂的局面。然而,由于他过度削藩,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三年之久,最终,燕王朱棣成功攻占南京,建文帝在这场政变中败下阵来,不得不远走高飞,流落在外,甚至削发为僧,一路漂泊至西南地区,历经长达四十年的风雨沧桑。
在建文和尚西行逃亡的途中,正值春天来临之际。有一天,他们路过一座名为玉蟾的古老关卡。在这里,建文和尚听到一位樵夫讲述,这座古老的关道曾经是当年唐明皇为贵妃娘娘运送荔枝的古道。在那条通往长安的千里之路上,为了能让杨贵妃品尝到泸州合江的新鲜荔枝,不知有多少人奔波劳碌,累得马匹都倒下了!唐朝大诗人杜牧因此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描绘出了当时的情景,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建文和尚站立古道上,思绪万千,遥想当年唐明皇为讨得妃子一笑,进贡品的人扬鞭催马,一个驿站接一个驿站地送啊,不停地跑啊,留下的是白骨抛深山,百姓燃怒火的结局。
永洪说,这年阴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生日,玉蟾寺内办庙会。四面八方的游人结伴而行,到玉蟾山朝山还愿。庙中热闹得很。到了晚上,厢房、客厅全住满了,依然还有许多善男信女没地方安顿。主持长老急得来想不出办法。这时,建文和尚说:“长老不如把藏经楼让出来,香客们就能安顿了。”长老便问道;“藏经楼让出来倒是个好主意,但这数千卷书又搬到什么地方去放呢”建文和尚往山门外一块大石上一指,说:“那儿不是一个好地方吗。”长老一看,那块大石独恃山岩,平坦整齐,约有数尺方圆,石旁有一棵大黄葛树浓荫盖其石上,心中想:经书存放在这儿一夜也无妨。当即叫来寺中小沙弥把经书搬到大石上,并要他好好看守。哪知,到了半夜,天空突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长老从梦中惊醒,疾步来到山门一看,守经书的小沙弥不知了去向,风雨中,只见建文和尚用袈裟将经书盖得严严实实,自己却被淋得来像个落汤鸡。等到天亮时,虽然雨不下了,但经书也被雨水浸湿了一大堆。长老很是生气,当即叫来守经书的小沙弥,限他三天之内把经书全部晒完,否则,赶下山去。建文和尚马上为小沙弥求情,说,“长老,应该罚我,我来晒经书。”第二天,太阳出来时,建文和尚和小沙弥已把经书一卷一卷地摆在大石上,一页一页翻着晒。一连两天过去了,也没有晒干多少卷,建文和尚晒经书的事感动了佛祖,他就派了二十八宿来帮他晒经书,结果一个时辰全部经书都晒干了。长老感到很奇怪,经书有数千卷,两个人三天要晒完是不可能的。便找来小沙弥一问,才知道第三天一早,来了一大帮人,借来了好多个太阳,一个时辰都不到经书就晒干了,长老觉得很神奇。
有一天早上,玉蟾寺钟敲过之后,僧人们又到大雄宝殿去读诵经文了。寺中大大小小寺僧,依次排列殿前。建文和尚触景生情,回到客房,赶走寻食的老鸦,想起过去在京城做皇帝时,每天早朝,文武百官三呼万岁、争相朝拜,是何等的尊严。而今却是孤灯作伴,老鸦争食,不禁黯然伤神、一阵伤心落泪,越想越气,越气越想,一怒之下把《楞严》经书扔在一边,当即在寺中厢房内题诗一首,以诗言志,抒发他悲愤无比的心情和西逃漂泊的苦衷:
“阅罢楞严磬懒敲,
笑看茅屋雨花飘。
南游嶂岭千层耸,
北望京都万里遥。
款段久辞飞凤辇,
袈裟换却兖龙袍。
公卿此处归何处,
惟有群鸦早晚朝。
远自金陵遍九州,
云龙且住暗藏修。
苍生未识真明主,
南国空留作楚囚。
北雁飞来无信息,
黑云遮住漫心头。
江山社稷今何在,
万里烟波无尽愁。”
建文和尚对着寺墙又把诗吟诵了两遍,悲恨无比。便动身离开了玉蟾寺。
永洪说,当长老诵经结束后,他来到建文和尚的住处查看时,惊讶地发现晒经书的建文和尚不见了踪影。然而,就在这时,从山间小路上传来一阵悠扬的山歌:
和风袅袅上玉蟾,
尚住宝刹把身安。
天助我力晒经书,
子云漂游四海间。
长老听闻歌声,不禁心生疑惑。他寻声望去,只见路边一块石头上刻着四个大字:“阿弥陀佛”。那字迹犹如流云翻滚,又似狂草龙腾,气势磅礴,令人惊叹。此时,长老突然领悟到,这首山歌竟然隐藏着四个字,将它们组合起来便是:“和尚天子”。
至此,长老方才知晓眼前之人竟是明朝的建文皇帝。他顿感懊悔不已,立刻派遣人手前去追赶,但为时已晚,建文和尚早已朝着云龙寺的方向离去。事后,长老为了表达内心的愧疚之情,特意请来能工巧匠,在玉蟾山上的悬崖峭壁上雕刻出一尊高达数米的建文皇帝像。在雕像旁边,还伫立着一位陪伴他晒经书的小沙弥。为了完成这座雕像,长老煞费苦心,并将其命名为“建文像”。历经五百年的风雨沧桑,这座雕像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永洪说道:“建文帝的雕像,历经无数代寺僧精心呵护才得以保存至今。这座雕像已然成为建文帝在川南地区留下的珍贵遗迹。而那块曾经用于刻写经书的巨石,则被后人取名为‘晒经石’。更为奇特的是,这块晒经石底部由几块石头支撑着,每当山风吹过,它竟然会微微晃动!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其称为‘经石风动’,并将这一独特景观赞誉为玉蟾山中八大胜景之一。”
五明、晓萍以及永洪一家人怀着虔诚之心登上玉蟾山,庄重地参拜了千手观音菩萨。他们惊叹地发现,千手观音像高达 56 米,宽度达 35 米,长度更是达到了 11 米。这座壮观的摩崖石刻造像是玉蟾山的艺术瑰宝。它拥有 11 个头颅,36 条手臂,两侧还有多达 1000 只手,每只手中皆握持着各式法器。此外,那千只手臂犹如孔雀展屏般绚丽多彩。一千只手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法力,那千只眼睛,仿佛有着无限的视野。每当观音盛会举行时,川南地区的男男女女都会前来此地虔诚参拜。千手观音身旁林立着众多小雕像,它们大多是源自明代的精美石雕。玉蟾山上的摩岩石刻数量繁多,大大小小共有四百余尊。这些佛像体型各异,有的高达数米,有的则小巧玲珑不足一尺。而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千手观音\"像。她拥有十一个头颅,三十六只巨大的手,每只手中都握持着不同的法器,而其身后更是密集排列着宛如孔雀开屏般的上千只小手。每只手上都精心雕刻着限暗,场面极其壮观,令人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鬼斧神工的杰作!然而,石刻中最为精髓的部分却是\"悟道图\":在婆娑起舞、形如鱼鳔的菩提树下,端坐着一名少年,他将脸庞紧贴在膝盖上,陷入冥思苦想之中,给观者带来一种领悟禅机的感觉。反映的是净饭王的太子悉达多修行数年,在树下思念亲人的故事。石刻构图别致,造型优美,刻工十分精细,被佛学家、雕塑家称为玉蟾山佛像中一宝。据传,“千手观音”和“悟道图”是鲁班和他的徒弟赵巧修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永洪说:“这玉蟾山上的千手观音石雕像啊!其实还有一个传说呢!那可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事情啦!当时啊,这玉蟾山上既没有寺庙也没有佛像哦!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林海呢!尤其是那苍劲的松柏,雄踞崖边;而那些拔地而起的樟楠树,则耸立于云端之上。这山里面不仅有涧有泉,而且山顶上还奇峰挺拔、怪石嶙峋哦!这里的四季都充满了鸟儿欢快的歌声和花朵迷人的香气,可以说是蜀中一块名副其实的宝地呀!”
“有一年,观音菩萨前往西天取经时,在云头上偶然间看到了这里。她惊叹道:‘哇!这里简直就像是一块镶嵌在碧绿丛中的彩玉啊!真是一处难得的修身养息之地啊!’于是乎,观音菩萨决定邀请工匠们在此修建一座宝刹。然而,这些被请来的工匠们却向观音菩萨提出了三个条件哟!第一条就是希望观音菩萨能够普渡众生,并在行善于天下的同时广结善缘;第二条则是要求观音菩萨千万不要模仿鸡叫,以免耽误了他们为人间修桥铺路的进度;最后一条则是告诫观音菩萨待人接物一定要诚心诚意,绝对不可以说谎话哦!”
“观音菩萨爽快地答应了工匠们提出的这三个条件之后,便催促他们尽快在三个月内完成这项工程。但工匠们却笑着说道:‘哎呀!三个月实在是太长啦!我们只需要三天时间就能搞定咯!’”观音一听,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她实在无法想象仅仅用三天时间就能建成一座宏伟的宝刹。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派遣善财童子留在这里担任监工,亲自观察这些工匠们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位工匠心思细腻,头脑灵活。当他得知善财童子被派来监督自己时,心中不禁暗自发笑:“好啊,你竟然还派人来监视我!那我正好借此机会试探一下你们是否真心诚意地答应那三件事情。”
次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工匠就迫不及待地上山砍伐木材。令人惊讶的是,他根本不使用斧头,而是仅凭一根细细的墨线轻轻一弹,巨大的树木应声倒下。接着,他开始开采山石,但同样没有使用任何工具,只是用一把大刀在石头上随意划了几下,坚硬的岩石瞬间分裂成片。制作砖瓦的过程更是轻松无比,他只需将树叶放在地上踩踏几下,转眼间就变成了精美的红瓦和青砖。这一幕幕场景让一旁的善财童子看得目瞪口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发生的一切太过神奇,他不禁怀疑这位工匠难道是神仙下凡?或者是传说中的鲁班转世?整个上午,所需的材料已经全部准备齐全,然而,工匠却迟迟没有动工修建宝刹。这究竟是为何呢?原来,工匠内心深处仍然担忧观音会反悔当初答应的三件事情。想要试探一下观音是否心诚。于是乎,就在观音回程的途中,出现了一个既瞎且瘸、模样甚是可怜之人,拦住了观音说道:“求求您发发善心,可怜可怜我这个又瞎又瘸之人吧!”他一边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一边紧紧抓住观音的竹篮子不肯松手。观音在听完善财童子带回来的书信之后,非常想要亲自去看看这个工匠到底有何神通法术,因此并没有心思与这个拦路之人多费口舌。然而,当她看到眼前这个残疾之人如此可怜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之情,立刻停下脚步,从竹篮中取出一株仙草,轻轻敷在瞎子的眼睛上。瞬间,瞎子的双眼重见光明。接着,她又从净瓶中倒出三滴仙水让他喝下。果然不出所料,原本瘸腿的人也变得行动自如了。
观音继续前行,来到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前,正准备渡河。突然间,只见河中漂来一名溺水者,他在水中拼命挣扎,并大声呼喊求救。眼看着溺水者逐渐沉入水中,观音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工匠所说的那三件普度众生、广行善举之事。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将净瓶中的柳枝抛出,柳枝随即化作一艘救生船,迅速将溺水者救捞上岸。那人一脸狐疑地看着观音菩萨,语气中带着质问:“您是否派遣了善财童子前去监视那些工匠们?”观音菩萨神色坦然,毫不掩饰地点头道:“确有此事,但我绝不会对任何人说谎话。”
原来,这些工匠们曾试过观音菩萨三件事情,从而深刻体会到她对待人们的真诚与善意。于是他们急忙赶回玉蟾山,着手修建寺庙。当他们到达山腰时,沿着石阶一步步攀登上去,每登上一级便能看到一座牌坊,而每经过一座牌坊又会迎来一座更为庄重肃穆的殿堂。
观音菩萨走进寺庙后,不禁被眼前所见震撼。整座庙宇布局精巧大方,错落有致,严谨的结构彰显出宏伟壮观的气势,令人赞叹不已。红砖青瓦交相辉映,勾起人们对古代的遐想;而丹墀瑶阶则更显华丽辉煌,美不胜收。
庙堂内部引入清泉汇聚成池,堆积石头堆砌成山,栽种绿树营造出一片绿茵,培育花卉点缀成花坛,所有元素相互交融,宛如天成。位于正殿上方的千手观音佛像庄严巍峨,两旁分别屹立着各种形态各异的观音像——观音、日月观音、数珠观脊、莲台观音、六臂观音以及送子观音等,显得极为壮观。
整座寺庙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仿佛能够净化心灵,让人沉浸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神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