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73章 招募生员【1 / 1】

少司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显是不能做到的。

不是谁都有,饿着肚子,也要为地主老爷们死战的觉悟。

何况,只要投降加入清军,就能南下劫掠地主老爷们,发财睡女人。

所以,历史上的结局很残酷。

在多铎只带一万多兵马来灭南明时,许多明军望风而降,且转投建奴后,战斗力直接爆棚!

最后,清军因此轻松下扬州,还屠了扬州八十万人。

然后,南京也不战而降。

所以,朱慈烺从一开始就没指望自己朝堂上的这帮官僚地主们。

因为他知道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扯后腿搞内斗很厉害,但真要是割自己的肉补军饷练新兵,他们做不到,他们宁肯坐着清军打来,然后投降继续当地主。

二是这个时代,通过建奴能击败兵锋正盛的李自成,以及之前大明多次败于建奴之手,甚至在松锦之战中直接一股脑送了大量精锐,而再无和建奴决战的能力可以看出,现在建奴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势力。

所以,实力已经连李自成都不如的大明此时,只能尽可能避免两线作战,尽可能让自己的友军多一些,敌人少一些,尽可能利用自己的正统身份多收拢一些汉人势力,以民族0统一0战线的名义多统合一些力量,哪怕是与大明为敌的农民军,即便不能使其归附,也最好先彼此停战。

毕竟无论是三国的诸葛亮、鲁肃这些优秀的军事战略家,还是在后世抗日能取得胜利的那些人,皆是采取的这一战略。

这是几千年来的华夏智慧。

从战国时就开始有的合纵连横之术。

只要是战略上的抉择,都只能依从这一思维,即弱者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战胜强者。

三是朱慈烺通过对历史的熟知知道,历史上抗击建奴最顽强最可靠的其实还是农民军,也就是这个时代所谓的流寇。

这既跟农民军敢造反的都不是逆来顺受的人有关,也跟这个时代的背景有关。

按照著名历史学家顾诚在其著作《南明史》中提到的观点,建奴之所以能灭掉南明且最终占据整个中华,本质上的原因就是建奴自己的旗人贵族与汉族中的大官僚大地主勾结了起来。

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建奴入关是吴三桂这个大官僚大地主引入关的。

当然,从皇太极开始就开始设立汉八旗,吸纳大量汉人地主阶层的人进入自己的统治层,建奴的满洲贵族就已经在有意识的与汉族大官僚大地主勾结,乃至后面为彻底灭掉南方的南明残余势力,直接让洪承畴这个汉人地主阶层中的大官僚大地主代表人物挂帅,消灭南方抗清势力。

话转回来。

正因为满洲贵族已经跟汉人地主阶层中的大官僚大地主勾结,所以他们也同之前提到的南明地主官僚一样,也是对农民军极度仇恨的。

毕竟,农民军破坏了他们的庄园,还打碎了他们要百姓忠君不能造反的价值观,所以,他们对农民军也是不容的。

而满洲贵族为了勾结汉族大官僚大地主的,就不得不也有所妥协,也不会容忍农民军。

因而,农民起义军大多数投靠建奴的都会没有好下场,哪怕个别没有被处死,但在待遇上也不如汉人地主阶层的投诚者。

所以,汉人中的农民起义军只能与建奴顽抗到底。

以至于历史上最后一支还在大陆上抗清的势力——夔东十三家,基本上也都是农民军为主。

另外,无论是张献忠一系的李定国、刘文秀,还是李自成一系的刘体纯、袁宗第、李来亨,这些农民军出身的都要比许多南明中的地主官僚们表现的更出色。

综上所述。

朱慈烺没理由,不一开始就敲定联寇灭虏的战略。

哪怕李自成现在还没死,张献忠也还没死,这两股大的农民政权还没分崩离析。

但朱慈烺得先把战略定下来,便于将来这两股农民政权被建奴打碎后,与这些农民政权直接接触的明廷地方官僚能因为知道皇帝和朝廷的战略意图,而能够立即接收和招抚这些农民军势力,为将来抗清做准备。

毕竟这个时代的通讯条件有限。

等朝廷的战略意图传到地方时,已经是好几个月,远的地方甚至要一年。

而那时,许多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就正好是未雨绸缪的战略意图展现价值的时候。

如果朱慈烺现在不急着把联寇灭虏的态度定下来,而是等到将来李自成部被建奴打崩,张献忠部也建奴打崩后,再想到联寇灭虏,就像历史上南明直到永历政权建立后才知道联寇一样,到那时,就晚了!

即便朝廷及时定下了这样的战略,地方的明廷官僚们也反应不过来,甚至还会因为继续把农民军当流寇来剿,使得两者都互相消耗有生力量,让清军赶来后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朱慈烺必须尽快确定基本的战略思想,尤其是将来几年的战略思想。

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让地方上的明廷官员知道和领会朝廷意图,而做到及时转变。

如今,朱慈烺终于朝廷中枢达成了这一战略,接下来就只是等着传达到地方,以及积蓄力量,让整个大明的官僚系统围绕着这一战略来展开相应军政事务。

事实上,朱慈烺已先让马士英在这样做。

如今马士英已在浙东招抚了赵仇、伊灿、倪良许、周钦贵等寒门生员为主起义造反的白头军。

他们因为是大多数头戴素巾的生员,所以也就叫做白头军。

也可以通过白头军中的主要人物的名字与其他农民军不同,取的比较有墨卷气,而不是什么重八、五四、狗子这样的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才有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些人基本上就是读书人为主的起义军。

正因为这些人以读书人为主,所以才更容易被招抚,因为他们受儒家忠孝思想影响,还是希望招安的,要不是逼不得已,没有上进的通道,又生存不下去,也不会真的想造反。

而且这也不奇怪。

大明因为财政崩溃,造反的本就不仅仅是老百姓,也有许多平民与小地主阶级出身的普通生员,因为科举进阶的路被豪门大族通过勾结官僚的方式垄断,又加上各种天灾人祸,也就因为生存不下去而造反,甚至还有许多普通宗室子弟因为朝廷欠俸严重,又因为大明制度不准他们从事其他职业也跟着造反,反自家的江山。

所以,出现以寒门生员的起义军也不奇怪。

“很好!发急递给马士英,不要杀这些生员一人,全部送来淮安,想要出身,朕给他们出身!想做事施展自己抱负,朕给他们做事施展自己抱负的权力!”

“至此天下危急存亡之秋,就当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人人皆当有践行横渠先生四句箴言的志向才可!”

朱慈烺说着就道:“把朕这些话告诉马士英,让马士英转告给被招安的生员,也让他拿这些话去招安还未被招安的生员,乃至策动地方上还愿意相信朝廷的生员们,让他们来淮安,朕正翘首以盼我汉家儿郎们,与朕安天下,救黎民于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