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司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之臣自然因此是如鱼得水,还惹得阮大铖颇为嫉妒。
但阮大铖知道,天子虽喜策动百姓恨鞑子的戏,但更喜欢揭露士林败类的戏,以达到士林并非全是君子,而无资格在道德上有优越感的戏,也就熬夜以钱谦益与柳如是的故事为素材,写出了钱谦益出卖大明被柳如是鄙视,而柳如是不惜自杀决裂的事,算是破天荒的写出了有文臣士大夫在风骨方面还不如一名妓的故事。
朱慈烺知道这戏后,的确大喜,且又因礼部尚书出缺,直接也就下旨特简阮大铖任礼部尚书。
朱之臣倒是没有被升,因李乔企图为难新政的事,他也有参与,也就被治了个结党营私之罪,只是念在主动揭发有功,不予严惩,只勒令致仕。
但朱慈烺在勒令其致仕的同时,突然下旨设立议阁,负责以虚官参议政务,但不领朝中实职。
所以,朱慈烺就又下旨特地起复朱之臣为少傅,入议阁,负责振兴文教,相当于专门让其就促进戏剧事业的事做贡献。
朱之臣对此自然是高兴的,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待着。
毕竟他的揭发也算是自爆了自己是个没有原则的无耻小人,天子是不可能让他继续做刑部尚书的。
而能够继续以从一品的三孤之官身在御前做事,对他而言的确是意外之喜。
李乔则因为朱之臣的出卖,而在被下锦衣卫狱后不久就暴毙于狱中,自然是没朱之臣这么官路顺遂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官场上从来是大浪淘沙,也素来是残酷的,不够有手腕不够腹黑的人,很难做官做的长久,很多时候连活下来都很难。
现在还能在朱慈烺这位励精图治的皇帝治下做官的大臣,要么是真正做事、执行改制政策的改革派官员,要么就是朱之臣这样很会审时度势且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小人。
不过,现在基本上还是李邦华这些改革做事的官员掌权,压制着朱之臣这样的小人。
因为朱慈烺很清楚,阿谀奉承自己的人并非真的忠于自己的社稷,拥护新政,所以,他只打算让这些不好直接贬黜不用的小人做一些不至于影响新政的事,如做做文艺工作。
故而,阮大铖才成了礼部尚书,朱之臣更是以从一品的官衔进了议阁。
进议阁的不只是朱之臣,还有从吏部尚书任上退下来的高弘图。
高弘图因为荐举的许多门生在为地方官后竟选择了逃跑,如杨文骢,所以在朱慈烺击退多铎后,就有言官弹劾他年迈昏聩,荐人多引私党亲友,而非唯贤也,当罢黜,高弘图也就按例上疏自请辞官,以试探帝意。
但朱慈烺因为考虑到接下来要改革内政,吏部尚书这个位置很重要,也就让内阁票拟同意高弘图致仕。
只是朱慈烺想着高弘图到底是山东籍官绅代表,将来要收复山东,少不得需要高弘图做些事,也就还是起复他到议阁领一三孤闲官。
值得一提的是,本是户部尚书的吴麟征则被朱翊钧升为了东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的官督师闽浙,带着唐通部去整顿在闽浙的军政民政,同马士英带着大学士兼尚书的官衔在外督师。
所以,新的户部尚书才成了路振飞。
而史可法则成了工部尚书。
新的刑部尚书则由凌义渠担任。
另外,朱慈烺已经下旨不再设南京部院,现有南京的六部尚书和都御史等皆以原官致仕或酌情留用为其他官职。
原因很简单,大明现在已经失去了半壁江山,也没必要再留那么多中央官员。
更何况,南京的部院大臣本就是养闲的,别说现在只有半壁江山,就是没有的时候,废除了也没多大的影响。
所以,现在的大明官僚构成,在中央阁臣的则是,首辅范景文、次辅倪元璐、三辅方岳贡,另有督师在外的两大学士,还有吏部尚书李邦华、礼部尚书阮大铖、户部尚书路振飞、兵部尚书张国维、刑部尚书凌义渠、左都御史刘宗周、右都御史解学龙。
朱慈烺这个布局,算是让朝中既有东林党,也有阉党,还有主持改革的中间派,乃成了活脱脱的大杂烩。
除了做事的改革派外,朱慈烺的朝堂布局则也因此让东林党和阉党都不满意。
因为东林党和阉党的矛盾由来已久,他们早在天启年间就势同水火,而他们之前的矛盾渊源则要追溯到万历后期,即沈一贯当国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阉党,而是齐党、楚党、浙党和东林党党争的时代。
只是后来因为东林党在天启初期实力太强,所以齐楚浙三党被迫抱团,与魏忠贤合作,而也就组成了所谓的阉党。
魏忠贤倒台后,阉党被大规模清洗,但倒也不是没有幸存者,或者说很难被彻底清洗干净。
因为在东林党人眼里,只要不站在他东林党这边的,就是阉党。
所以,在崇祯即位初期,很多中间派也稀里糊涂的成了阉党。
以至于很多文官干脆也就以阉党自居,继续抱团与东林党斗。
总之,整个明朝自万历沈一贯当国以后,文官政体内部就是党争不断,乃至到了清廷为官都还在斗。
也说不清谁是正谁是邪,因为双方都有能臣,也都有贪官奸臣,哪怕是历史上明亡后是选择降清还是殉节方面,双方都能数得出来代表。
但不可否认的是,东林党和阉党的确是势同水火的,到现在也是一样,都恨不能把对方消灭干净。
所以,东林党和阉党对眼下的朝堂布局是很不满的,他们都不希望朝堂上有被自己鄙视的人存在。
因而在范景文、李邦华等主持改制时,许多文官不是反对改制,而是在互相攻讦,东林党弹劾阉党的官员当罢黜,阉党弹劾东林党的官员当罢黜。
朱慈烺倒是并非是想搞这种制衡之术来加强自己的权力。
因为他很清楚,现在不是让文官们内斗的时候,而是要让文官们和他一起革新除弊、重振大明的时候,要统一思想、一起干的时候。
可党争的痼疾太深,满朝文臣里,大部分都带着东林党或阉党的标签,只要少部分文官才是中间派,不参与党争,所以朱慈烺除非抛开整个官僚集团让一群太监或者武夫替自己管理江山,否则他就必须接受这一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