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元宵【1 / 3】

桑阿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初二回来之后,何家比较近的亲戚也就没什么了,不用再去各家各户串门走动,何文静就开始在家安心读书。

他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先考中秀才,再考举人,然后再来看会考。

虽然科举基本上都是这个过程,不过他是准备以每阶段的目标,来制定学习计划的。

比如说,以后他要考进士,然后现在学的东西就是为了以后考进士去,那样的计划太远而且不够细致,远不如一步一步来得扎实。

那么,他现在以考秀才为目标,那他要做的就要将《四书》《五经》都能完成基本的记诵,还有就是辞章的文笔磨炼,以及加深一下对一些政见时务的了解。

要考中秀才,需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场,每场由不同的官员主持,开考的地点也不同。而其中县试考五场,府试考三场,院试考两场。如果每场都得中头名,则人称“小三元”。

而且何文静后来还了解到,像县试的五场考试,从第一场到末场,每场考试之间隔数日揭晓一次名单,而第一场未取中者,不能考第二场,文字较差的也会被淘汰,到了最末一场录取的人数也往往很少。

而且每场考试的位置也会变化,如果上一场名次靠前的,下一场就会坐在主试官比较近的位置,这个过程大概人数会淘汰一半以上。

其实这个阶段主要是考察学子的基础知识是不是扎实。

像“帖经”就是将书上的某几行,贴上几个字,然后要求学子把空出来的字填写出来,跟现代的填空题差不多。

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有的经义都能做到熟练背诵,随便挑出一段都能记起原文。

而“墨义”则类似简答题,考的内容也不算不深,就是提出经义里面的一些问题,要求学子做简单的解读回答。一般只要是熟读经文和各类注释文字就能答得上来。

而光是这两项基础考题,往往最少也要问三五十条,甚至更多的一百多条也有,这就要看当时的主考官是怎么出题的了。

因此记诵和书法就比较重要了,还有就是书写的速度也得提上来,必须写得又快又好,还不能有错字和涂改。

然后就是“策问”,类似论述题,一般是考学子对国家的一些政见时务,这个主要靠个人发挥,这个是比重最大的,甚至能决定各科考生的去选。

题目的范围一般围绕人事政治,也称方略策和时务策。

然后就是“诗赋”,这个就要求学子有一些文学才华了,这需得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做出的令人拍案叫绝的诗、赋的。

不过何文静很庆幸在这一朝,这一项的比重不算大,如果像唐朝那样,那他估计要考中两榜进士就很难了。因为唐朝的进士考试及十分注重文学才能,就算你经义不太扎实,但是如果诗赋天分很高,那也是很可能被取中的,反之则不行。

所以,在问过潘夫子考试的大概内容和流程之后,何文静就准备在背书之余增加自己练字的时间,至于策问,他准备在把“帖经”和“墨义”都摸透之后再来下功夫。

练字初期,何文静是照着字帖临摹,等写得差不多了,感觉比较顺了,再自己另取一张纸手书,对比两个字的差别,如果还有欠缺,则再重写这个字。

何文静天天窝在家里读书练字,很少出来,张茂林闲不住,见好几天都没看见何文静的人影了,就拉着陈运年来找他,说要十五元宵的时候一起去县里看花灯。

何文静也没想每天都关在屋里读书,同窗间的交际也是很必要的,而且他觉得陈运年虽然性格有些冷,不爱说话,可是也不是什么坏人。

而张茂林则像是个爱笑的大男孩,而且还是很热心的那种,跟他相处也很舒服,因此在何文静加入他们这个小团体不久,三人就慢慢开始交际多了起来,平时也常常约着一起出游。

“好啊,到时候我去找你们,咱们就在村口那棵柳树下汇合怎么样?”何文静放下笔,看着两人问道。

“行,到时候你要是又说要在家中看书出不来,我就亲自过来扛了你走。”张茂林看着何文静挤眉弄眼的威胁道。

“哈哈哈,那正好,那天我省得走路了,我就在家等你把我扛到县城去。”何文静哈哈大笑,陈运年也在一边抿着嘴笑。

何文静把去县里看花灯的事跟方氏说了,还问她要不要跟着一起去,还可以带上两个妹妹。方氏却不放心,怕有拐子,只说让他自己当心,早去早回。

何文静也不再劝,元宵人多,如不注意,确实很容易出问题,他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一眼不错的看好妹妹,便许诺到时候给她们带糖人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