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鱼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关希月低声问春柳:“你想不想回去看看你婶婶和堂弟?”
春柳点点头:“我当时把剩下几两银子给他们了,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人欺负。”
关希月又把一两银子放到她手里,不容她推辞:“你买点东西搭个牛车回去。”春柳也没再推辞,感激都放在心里,反正自己是姑娘的婢子,天长地久都跟着她。
当即就转身离去,买点包子和肉,然后去搭牛车。本来自己家是开小镖局的,不说多么富裕,比普通老百姓要强一点的。不想陡生变故,父亲去世,自己无奈之下卖身为婢,本来以为从此暗无天日,不想遇到关希月。虽然自己是婢子,却时常觉得她把自己当朋友一般对待,实在是幸运。
歇好了脚,喝好了茶,看时间差不多了,关希月便带着小梅和麦冬去找关老三他们。油炸糕生意还是很稳定的,每日不到晌午,就会卖完。关老三他们把炉子放到泰安楼,打算把剩下的物事儿挑着,两口子走回去。却不想关希月坐着老孙的牛车驶了过来,直接接上他们。
到了关希月家里,关麦冬挺有眼色道:“我先回去帮我娘做饭了。”剩下关老三一家人自己交流。关希月照例从钱袋子里数出一百文钱,放到关老三手里。剩下的油,以及买的一些吃的,也分一点让他们带回老宅。
张氏一心为着关希月着想,打开坛子盖儿,道:“希月,娘看这些油挺好的,你自己做菜吃也可以。我们听你的,没有把油用太多次,这油你回回给老宅,多可惜。”
关老三脸上有一点不自在,他自然也是想女儿更省俭点,但听到老婆说给老宅可惜的话,又有点不得劲儿。当然,女儿分出来过实在是步好棋,不管怎么说,他的心也是偏向这边了,可不想让关希月再回到老宅受拿捏。
关希月无所谓的样子:“娘,你就不用操心这个啦,我多贡献点东西,你们在老宅受的待遇也好些。他们要是再给你气受,就告诉我。”
两口子这才明白关希月的苦心,其实,老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他们这几日就有深刻的体会了。在关家一向没地位的他们,这几日所有人对他们的态度都好了不少。
关希月留他们用饭,他们赶紧告辞,说晚点再过来制豆沙。虽然在女儿家吃顿饭也没什么,但何必呢?因着他们在这吃饭,女儿又要多费多少银钱。银子挣了给老宅,自己在这儿吃饭,这事儿可做不出来。
话说关麦冬心潮澎湃地回到老宅,拉着赵氏在房间里说悄悄话。赵氏的眼睛多毒,一眼就看到她头上的蝴蝶银钗,睁大了眼,伸手就要取下来。关麦冬抢先一步摘了下来,死死攥在手里,道:“这是希月那丫头买给我的,娘,你可别想拿去。”
赵氏一听是关希月买的,不管怎么样,这总算占到一个大便宜了。她脸上浮现笑容,亲昵地拍拍女儿:“你这丫头心思活络了,就该这样,你看希月那丫头现在多有本事,你跟她要好,好处断断少不了。”
关麦冬赶紧把今日所发生的事都告诉赵氏,说起泰安楼少东家的背景,在府城京城都有酒楼,最重要的是,关希月要有事可以找大掌柜,和官府熟!又说起买银钗送给她,还和周家那大少奶奶差点动起手来,直接呛声,让那大少奶奶失控等等。
赵氏听得神色不断变幻,这丫头,竟然变得这么厉害了么!待关麦冬说完,她还是盯着那银钗:“你这丫头,这值钱的东西放到娘这里保管,怎么能自己拿着。”
被关希月料中了!关麦冬直接拒绝:“我还不知道你的想法,想昧下我的银钗,好补贴哥哥。我是有好衣裳穿还是有一件首饰?不想着给我置办,还想着来拿我的东西。”
却不妨王氏悄无声息地过来了,也盯着关麦冬的银钗:“你这丫头,你祖母头上都戴个木头钗子,不想着孝敬祖母,只想着自己……”
话没说完,赵氏声音就大了起来:“娘,有你这样的吗?怎么能看上孙女儿手里这点东西?这丫头到时候出嫁,连嫁妆都还一件没有呢。”
开玩笑,虽然自己也很想要那银钗,但要婆母来抢,那当然还是留在女儿手里好。
关麦冬也硬气地拒绝:“祖母,我长这么大,一件首饰都没有,多寒酸。这是希月给我买的,再说,这蝴蝶您戴着也不适合。”
王氏骂了她们母女几句,又骂关希月连祖母都不知道孝敬,把银钱像水一样乱撒了。倒是老关头听见了,把关麦冬叫去上房,问具体什么事。
关麦冬自然又说了一遍今日的经历,老关头和关老四一听,瞳孔微缩,竟然可以和官府搭上关系!关希月背后竟然靠着这样的大树!老关头一辈子都是泥腿子,县衙,就是他心里的天。关老四的心思却活络起来,要是侄女儿能有这层关系,那考童生考秀才,还不是随手拈来?
关老四亲手给老关头泡一杯关希月买来的毛尖,郑重地对着老关头二老道:“儿子不孝,读这么多年书,费了家里这么多银钱,都没读出个成绩。现在,总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原来好运在这里等着儿子。只要爹娘能给儿子作说客,去说服希月那丫头给我拉线,认识县官县丞大人,儿子从此定平步青云。”
王氏一听就激动坏了,顿时眉开眼笑:“这有什么难的?儿子,晚点咱们就叫希月那丫头过来,让她应承了这件事儿。”
关老四沉吟片刻,又道:“儿子又听说希月那丫头属意让子明子远去读书,此乃天大的好事。但儿子亦知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银钱,倒不如,全家凝聚一心,先让儿子搭上县令这条线,考上功名了,再来拉拔侄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