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删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文说道,林黛玉、薛宝钗二人,一个由东都南下,行舟至丹阳,路遇周公瑾。一个从西京南下,往荆襄而去,前途未知。
这厢周瑜追上黛玉船只,劝得黛玉在丹阳避乱,两下互通姓名,便好似打翻前世柜,似不是平生初会。
倒不是冥冥之中缘分前定,皆因林家是吴郡一带的名门,黛玉父亲林如海又曾任扬州巡盐御史。周瑜出身庐江大族,堂祖父与堂叔都官至太尉,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堂伯周尚眼下就做着丹阳太守。而吴郡、庐江郡同属扬州,二人还可算作同乡。
设若仅仅因父辈相识,儿时听闻过名姓,也不至于有如此似曾相识之感。
两人频频打量,心里都犯疑,究竟是在何时有过照面?偏生如雾里看花,隔着一层朦朦胧胧、不明所以的蒙昧,还是记不起来。
黛玉和紫鹃同船家了结租船费用,周瑜骑马去附近找马车过来。
这年头,马车不算稀罕,马却值钱得很,庄家犹犹豫豫借不出手。周瑜并不为难对方,只借了车,套上自己的马,约定日落前还回,亲自驾马车来江边接黛玉。
周瑜勒马跃下,“林姑娘,请上车。马车简陋,委屈姑娘了。”
黛玉嫣然一笑,由紫鹃扶着上车,“周将军真会说笑。能有马车代步,妾已是感激不已了!”
周瑜执鞭笑言,“瑜为姑娘驾车,一览丹阳胜景!”
话一出口,拨云见日,童言在耳,“瑜为姑娘驾车,一道游春去!”
两人都不禁一乐,抿嘴笑开。
周瑜瞧着黛玉神情,心领神会,真是故友重逢了,话语中也添了三分亲近,“林姑娘何故发笑?”
黛玉掩了面颊,偷笑回呛:“周将军又何故发笑?”
韶华匆匆十数载,黛玉的记忆里,童稚时光远比后来无忧无虑得多。岁月模糊细节,只记得扬州无边繁华春景,五月晴光带着些许暑热,蒸腾出一院的暖风花香。而那锦衣总角男孩,骑着竹马分花拨草而来。
彼时林如海新任扬州巡盐御史,带妻女离开吴郡赴任。一日春时午后,庐江名士周异、周尚递拜帖上门,携子周瑜前来拜会林如海。
“二位请。”
林如海秉性风雅,好与名士结交,况春光宜人,与同好清谈饮酒,实在是一大乐事!忙命下人去后堂沏茶备酒。
见友人身旁跟着一小小少年,虽才七八岁的年龄,一袭锦袍,立如芝兰玉树,笑若朗月入怀,已可预见日后俊貌修仪,无双风华。又想起自己膝下无子,不由好感顿生。
“不知这位小公子如何称呼?”
不等父亲开口,周瑜目光凛凛,从容自若,抱拳行礼,语声清亮:“庐江周瑜,久闻林御史高名,今日特随父、从父前来拜会!”
三人皆笑,林如海见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气度不凡,并不当做寻常孩童对待,温声回道:“小公子客气了,幸会!”
周异、周尚有意让周瑜在一旁陪听,林如海也不介意。周瑜平日勤读诗书、兵法,父辈交谈,能听懂三五分。不过毕竟还是个孩子,坐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有些神思疲倦、昏昏欲睡。下巴如小鸡啄米,一点一点,小小一团,着实叫人喜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