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风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为首的官差是巨虎城退伍下来的老兵,上头如今让查办一些混吃混喝立个典型,到了此处一看,分明是两帮人起了口角,看样子都是读书人,只是杨岚清两人寒酸了一些。
“两位还请告知来自哪里?可有师承?”为首的官差还是礼貌性的问道。
齐文渊喝了酒的缘故,脸色有些微微红,在官差进来后,也清醒了大半,只是眼中怒气未消。
“怎么?没了师承就入不了武王府的招贤会了?” 齐文渊语气有些生冷,书读的多了,总会要些脸面。
“武王府招贤,欢迎真才实学的士子,最近混吃混喝的不少,我们也是按上头的意思办事,还请公子见谅。”官差看来是受过训练的,没十足的证据前态度还算和善。
齐文渊还想再酸几句,被杨岚清拦了下来,对着官差拱手道:“他喝多了,我在此给各位赔个不是。”
杨岚清不想节外生枝,官差们的态度已经很好了,这翰州城中鱼龙混杂,眼前的这些学子也是富足之家出来的。
“怎么?连师承都不愿说,还说不是混吃混喝的,官爷,这种人下了大狱就什么都招了。”刚刚与齐文渊呛声的学子不依不饶。
闻言的杨岚清脸色微变,他师承梅文宣,可在大狱外对梅文宣恶语相向过,后来静下来心来,才对梅文宣的事有所理解,自觉不配在为他的弟子。
“这次武王府招贤考的是策论,并不完全倚重圣人学问,学生自问不算学富五车,可这圣人学问中,你且提出来,凡学生所答不对,不用官爷动手,学生自行去大狱。”杨岚清很自信的说道。
官差们也是你看我我看你,这人绝不像是混吃混喝的,齐文渊也从身后走了出来。
“学生齐文渊,还请各位赐教!”
“齐文渊?”
酒楼中有不少从云州过来的,云州离直隶不远,国子监名声在外,齐文渊在国子监中也是名声显赫之辈,自然有人听过这个名字。
酒楼中有学生过来问道:“你是国子监齐文渊?”
“如假包换!”齐文渊昂头回道。
“那他是?”
“杨岚清!”
“杨岚清!前国子监祭酒梅文宣说有惊天之才的那个?”
杨岚清的名头要比齐文渊更大,被誉为可拜相位的人物,连高隐都看重的学子。
“两位,刚刚多有冒犯,还请不要见怪,请随我去武王府,武王府另行给你们安排好点的住处。”
“不必了,我们与其他士子并无不同。”杨岚清拒绝道。
刚刚还在的那几个士子早已悄悄的离开了,在杨岚清、齐文渊这种名头的学子面前,他们完全没有可比性。
杨岚清与齐文渊出现在翰州城的消息瞬间就在城中传开了,房玄龄将消息告诉了武王杨凌。
“看来这次招贤会还是可以的,连国子监的学子都来了,不错!房大人辛苦了。”
“王爷,要不要召他们进府?”
“不必了,武王府招贤就是为了公平选拔人才,我们不能厚此薄彼,要入我们武王府,光靠个国子监的名头还不够。”
“王爷所虑,臣惭愧。”
李靖让人在翰州城外搭起了一座高台,参加武考的人都在城外军营中,与文考的士子们住的地方还有所不同。
武考的这天,杨凌真的来了,身穿一身紫色镶边蟒袍,腰中挂着长剑,右手按在长剑之上当真是威风十足。
武王的到来,为了彰显武王威仪,特从巨虎城调了一千铁浮图过来,当浑身寒铁黑甲的铁浮图出现的时候,一阵阵惊叹声传来。
“大烈男儿,当以入铁浮图为荣!”
“这就是斩杀了南唐皇属军的那支骑兵,不行,我要加入!”
“没想到今日能再见铁浮图!”
在铁浮图之外,还有三千虎贲精锐在此,这支虎贲军是罗成的亲军,也是第一批虎贲军。
罗成银甲银枪,若论长相罗成绝对不比杨凌差多少,身上更是有一股冷冽之气,如今气息更为浓郁后,在武王府中也是打出了名头的。
“李将军,开始吧!”
“得令!”
这次报名武考的人不下千人,这还是筛掉了一部分人以后,留到最后只有四百人左右,擂台上开始比试。
“王爷,这次武考来了不少二品的高手,倒是一品大宗师没见!”
“大宗师哪有那么不值钱的,能来些二品本王就已经很意外了,不过,还是那句话,底子要干净。”
“这个臣知道的,让徐大人暗中都查过了,底子不干净的,都已经让他们走了。”
“嗯,比武不是关键,军中最关键的得有敢死之心!”
“是,王爷!”
铁浮图就是以敢战死战而著名,这也是杨凌特意调铁浮图来的原因,要在他们心中留下一道痕迹。
比武还在持续,杨凌看得也是目不转睛,来自江湖各个门派的人都有,为了赢,各种手段都有,招式也是五花八门,使阴招的也是不在少数。
三山九寨的人也来了不少,若论正统武学,他们不是对手,要论玩阴招,他们可是祖宗,牛大胆去了铁浮图,这次随铁浮图过来,看到这些人后也是一头的黑线。
武考的结果倒是情理之中,几个二品小宗师争到了头几名,也都入了虎贲军,不过在接下来的行军布阵中差了一筹,也只是入了虎贲军后做了个先锋营的百夫长。
对这个结果杨凌还是很满意的,这次招贤会他主要的目的还是文官,论武将质量,整个大烈能比得上巨虎城的都没几个。
不过武考还有一个好处,虎贲军名头出去了,还有铁浮图坐镇,来入伍的新兵人不少,翰州本就是个好勇斗狠的地方。
接下来的文试才是重头戏,杨岚清等人的出现, 让这场文试比朝廷当初的科举更加轰动,不拘一格降人才,房玄龄让人将这几个字贴在了文试的门楣上。
杨凌本欲将圣人之学的比重降低,可房玄龄、徐茂公、李靖等人都不太乐意,这个时代圣人之学乃是正统,虽然在杨凌看上去没什么大用,可也能读出个儒道大宗师来,最终还是圣人之学的比重调整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