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兵部尚书郭谨,那时候还是兵部左侍郎,作为保皇派系的骨干,声名远播,加上他是外来户,在整个晋国毫无根基,他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皇帝的宠信,因此,皇帝信任他,对他委以重任,他倒也不负重望,一路高歌猛进。
作为皇帝,自然要对忠于自己的心腹报以最高的信任,因此只需确认他的立场即可,至于心腹的其他私事,没必要过分细究。
这是皇帝对他的态度,但他的政敌可就不一样了,以杨尤为首的权臣派系自然要对郭谨这个政敌严加渗透,密切监视,稍有机会便要将他拉下马来。
为此,作为得意门生,薛淮之也没有让自己的恩师失望,经过长时间的布置,他安排的眼线终于在郭府扎根了,但这个郭谨行事滴水不漏,哪怕是在府宅,言谈举止都永远是一副刚正无私的样子,眼线观察多时,竟然毫无收获。
没有人能做到一生无瑕,除非他是圣人。
透过郭谨忠义正直的外衣,薛淮之能洞穿他内心深处那颗狂热的野心,有了欲望,还如何做圣人?
因此薛淮之并不急,只是耐心等待。
终于有一天,平静如水的郭府,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被惊起了阵阵涟漪。
眼线通过郭夫人的碎碎念得知,这个叫刘柱的年轻人竟然是郭谨故交之子,甚至还与他的爱女订有婚约!
对于这个人,在眼线的情报传来时,薛淮之并未重视,只是感叹于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不日就要大祸临头了。
因为薛淮之可是知道的,郭谨爱女郭瑶,和吏部右侍郎唐晓义的嫡子唐文锦走得颇近,自己作为外人都知道,那郭谨自然也是知道的,但郭谨对此并未阻止,哪怕后来,与自家女儿有婚约的准女婿都上门了,郭谨对于郭瑶和唐文锦之间的暧昧依旧是听之任之。
从这一点,薛淮之就猜出了郭谨的选择,既然郭谨已经选择了唐文锦,那接下来,就是要对刘柱这个故人之子进行清除了。
正当薛淮之准备看戏的时候,恩师杨尤的一次召见打破了他的平静,那一天,他听到了一个疯狂的计划,一个足以颠覆晋国朝堂的计划。
他知道恩师如今的困境,因此他并未过多劝说,只是在确认了恩师的决心后,义不容辞的和恩师一起动手了。
因为,他,同样有野心。
那一晚,他们师徒二人走进了郭府,薛淮之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只需等待恩师死在这些人手里以后,一挥手,令那些浓妆艳抹的死士杀光在场众人,然后再一挥手,召集屋外的甲士进门杀死这些死士,后续的事情,恩师早已安排妥当,他接下来,会登上晋国权利的顶峰,然后以一己之力护佑住晋国和整个杨家。
在等待的过程中,面对群情激奋的郭府众人,薛淮之注意到了一个人,一个在此次宴会毫不起眼,原本他不应该注意到的人。
那个人似乎觉察到了这个地方的危险,开始一点一点的朝着郭府屋外退去,没过多久,这个人就在郭府消失了,一整个过程,那个人都无比冷静。
此行的目标人物都还在,走了一个小角色而已,不必为了一个小人物打草惊蛇,加上屋外围堵的甲士,他走不出去。
这是薛淮之当时的想法。
然而,事情最后也没有按照计划发展,在听到皇宫走水的消息后,薛淮之便猜到皇帝已经洞悉这边的情况了,恩师最后也选择了收手。
好在他们这一举措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皇帝似乎是知道他把自己的舅父逼得太狠了,因此,薛淮之在尾随恩师进宫后,沾了恩师的光,白捞了一个“怀化侯”的侯爵。
哈哈哈,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尚且没有获得的爵位,如今救了一场无足轻重的火就得到了,当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薛淮之突然很想笑,但他还是忍住了,和恩师一起跪下谢恩。
这个计划就此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了,只是可惜了那个走出郭府的年轻人了,整场宴会到头来就死了他一个人。
这还是薛淮之走出皇宫时的想法。
但之后眼线传递回来的消息却让他吃了一惊,那个年轻人没死,依旧在郭府活蹦乱跳,并且,薛淮之也知道了那个年轻人的名字,
“刘柱”。
不知为何,这个猜想听起来很荒谬,但薛淮之的直觉就是不断告诉着自己,“那晚的变故,与此人有关。”
后来,乡试开始了,这个叫刘柱的年轻人也参加了。
薛淮之越是劝说自己不要胡思乱想,心中那个猜想就越是清晰,为此,他迫切的想要去验证。
然后,那一晚,他出现在了那条小河边,见到了这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很不一样,具体说不上来,但就是很不一样,他一眼居然无法看透。
“同学贵姓?”
“在下燕二。”
燕二吗?看来他认出自己了呀!
之后的交谈,他更加确信此人不简单,那,接下来,面对郭谨的毒手,这个刘柱会如何应对呢?
薛淮之突然有些好奇了,只是自己那晚的突然降临,似乎是吓到这个年轻人了,他后续的一系列高调行为,令他逐渐传出恃才傲物的名声。
外人看来不可理喻,但薛淮之能猜出,他担心自己因为他和郭谨的关系打压他,因此他想要扬名,让自己投鼠忌器。
对于刘柱的手段,薛淮之越发欣赏,没有根基,没有背景,这是在不求助郭谨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至于为什么不求助郭谨?想必这个刘柱也已经猜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如此人才,郭谨居然要往外推!作为政敌,薛淮之都为郭谨感到可惜,但这对于他,却是一个好消息。
又过了好多天,乡试终于结束,薛淮之对于好不容易争取回来的阅卷权利格外珍惜,哪怕人手不够,哪怕他这个吏部左侍郎都得亲自撸袖子干,他也不在乎。
随着属下的一声惊呼,一篇才华横溢的文章印入了他的眼帘。
“任得其人则无不治,用违其才则无不扰”。
说得多好,看完整片答卷,薛淮之被其才华震惊的同时,突然又有一种如遇知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