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50章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1 / 2】

今天有猫了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精神振奋,欣喜不已:“剑门未曾落入贼子手中,这是我大宋的喜事啊!”

臣下也纷纷恭贺道:“贼子自毁长城,不知剑门重要,反倒一心攻打梓州,这正说明了天命在官家身上,上天还是眷顾大宋的!”

赵光义喜笑颜开,没错,有了这么好的机会、手握众多兵马,结果贼子还是没有打下剑门,这不正说明了天命保佑他吗?

他笑道:“贼子终究是贼子,就算再声势浩大,也缺乏眼光谋略,只知道一些虚名微利,而不懂真正重要的地方在哪里。”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松了一口气:“还好,剑门还在我大宋的手中,未曾落入贼手。”

倒不是说李顺有了剑门,官军就不能平叛了,但终究是会更费上一番功夫,拖延不少时间。如今剑门仍旧掌握在官军手中,那省去的可不只是一点麻烦,那是省了大事儿。

毕竟,他也实在是怕了赵光义涉及到作战方面的操作了。

明朝,洪武年。

朱柏有些意兴阑珊,大约是想看好戏没看成的原因:“李顺怎么就不知道全力先把剑门打下来啊,平白便宜了宋军。”

朱橚也同样叹息:“谁说不是呢,真的可惜了。”

朱樉和朱棣都有些疑惑:“你为什么也这么想?小十二年纪小,不知道也就罢了,你难道不知道李顺失败了吗?”

“我当然知道他失败了,” 朱橚对着二哥和四哥翻了一个白眼,“毕竟,宋朝有辽,有金,有西夏,有交趾,还有大理,最后还有蒙古,但没有大蜀。”

“……”

见两个兄长哑口无言,他接着道:“但我又没仔细研究过,当然不知道李顺居然都没有专心打剑门,这么关键的地方他居然就这么扔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凑过来的晋王朱棡笑出了声:“没错,五弟,你说的很对,宋朝啥都有,但还真没有大蜀。”

【王继恩两路并进,实际上对李顺的起义军形成了钳形攻势。】

【入蜀后,他先集中力量夺取剑门附近的剑州(剑阁)、绵州(绵阳)、阆州(阆中)、巴州(巴中)等战略要地,消除了起义军攻击剑门的可能性,并且稳固了宋军的支援和后勤路线。】

【同时,他还派出兵马增援被围攻的梓州,逼退进攻梓州的起义军,与剑门附近的宋军一同向南推进,迫使起义军全线后退。】

【淳化五年五月,王继恩包围了大蜀的中心,成都。最终,王继恩攻克了成都,消灭了大蜀政权,基本平定了此次起义。】

【从这方面来看,王继恩还是有一部分军事水平在的,这一番平定起义比较快速,固然有太祖赵匡胤收复蜀地的旧例在前,但王继恩运用的也还算不错。】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颇有些高兴之意,为王继恩如此快地平定贼寇,也为自己选用王继恩的眼光。

对蜀地叛乱,他还有些不以为然:“先前听神迹所言,蜀地动乱是我大宋初期最大的‘农民起义’,现下看来,也不过如此,纵使先前人数滔滔、声势浩大,也不过是一层虚影,一戳就破。”

下方的众多官员们没有反驳,因为他们也松了一口气。

若是这所谓的宋朝初期最大“农民起义”也就是这种情况,那他们也无甚可担忧的,毕竟这么轻易就平定了,看来也还是一群乌合之众,面对朝廷大军也是一触即溃,说不定都自己散去了。

明朝,洪武年。

朱柏也十分疑惑:“蜀地动乱这就结束了?”

“当然没有,”朱棣回答道,“这只是‘基本’平定而已。”他着重念了“基本”两个字,朱柏恍然大悟,那看来此后还有的继续。

【但是,起义军的作战相当顽强。】

【川东地区的起义军,利用当地崎岖的地形,不断尝试分化袭击前来镇压的官军,还一度将一部分官军成功包围,打得官军狼狈不堪;川西地区的起义军也同样如此,殊死战斗。】

【而在官军围攻成都府期间,尚在成都内的十万起义军奋勇作战,大多战死,被斩首者多达三万。】

【同时,成都内的普通百姓也曾经积极帮助起义军,对抗官军。】

【这种作战决心和抵抗官军的信念是很关键的部分,这也为此后动乱再起埋下了伏笔。】

【而关于李顺的结局,按王继恩给赵光义的说法,是同其他大蜀的领袖一起被压往凤翔时处死;但也有人说他在成都城破时被杀。】

【还有一种说法,他逃脱了,三十余年后,已经七十余岁时,才在广州被俘,押送到京城斩首。】

【而在此期间,总有人在不同地方说发现了李顺,虽然很有可能是一些被压迫剥削的百姓借此来发泄、或者怀念李顺,但总之,李顺的幽灵在很长一段时间徘徊在宋朝的土地上,让朝廷不得安宁。】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觉得这很不妙,蜀地这些叛乱的决心居然这么大,这么坚决,即使有官军为了获取功劳而尽可能多地斩首的情况,川蜀地区、成都府内的抵抗也足够出人意料。

“蜀人尚未归心。”宋朝从赵匡胤开始,到赵光义埋下的隐患在此时,终于展现了它的力量。数十万的底层百姓聚集追随,未曾加入的百姓也不介意帮上一把手。而比人数更可怕的,是这些人的战斗意志。

不论这其中是否有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无法回归原本普通生活的原因,但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些反贼大多战死,而非如一些不成气候的动乱一般,一旦遭遇失败、或者首领被杀,就会原地溃散。

“李顺的名号啊……朕决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在如今的大宋出现!”赵匡胤凝神发誓,若如神迹所言,这个李顺已经成了对大宋不满的人举出的旗帜,他不可能让这种对大宋不利的“旗帜”存在,不然,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倒是有了一个好借口。

“但是,大哥,神迹说蜀地的动乱还没有结束。”赵光美神色有些忧虑,毕竟开国以来,蜀地就有着反叛不断的黑历史,这让他不由担忧,这次动乱是否也会持续数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