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到不必,我们这个提纯蒸馏方式,其实就是道家炼丹的蒸馏器,产量极低。满足医术上的用量,都极为不易,哪里还能制作成烧酒出售。何况以后要对工艺保密,只能专人制作,生产效率会更低。”
萧抱珍是一个很实在的老人,他没有隐瞒马速实情。
马速听到这里,暗自高兴。
前世历史记载,金朝尊佛,对道家的发展有所限制。萧抱珍为了取得传道的许可证度牒,亲自来到上京城。他渺然一身、囊中羞涩,无钱打通关节,甚至连生活都成问题。
医者仁心,萧抱珍行医一辈子,病患大多是普通百姓,老来没什么钱财。无奈只得重操旧业,在上京郊外,继续行医,渐名声大噪。
金朝皇帝金熙宗获悉萧抱珍的医术高明,召见其进宫治病,得此机会,遂将蒸馏酒技术进贡给金熙宗,换来了度牒。
可萧抱珍万万没想到,金熙宗品尝了他的“露药”,再回头看看制作露药的原料之后,当场说道:
“这哪里是什么露药?明明就是二次脱胎的酒嘛!”金熙宗并没有怀疑萧抱珍的法力,但更多是关注到所谓的“露药”,这个嗜酒如命的皇帝竟然做出决定,建造一家“划时代”的高度白酒作坊。
金熙宗也颇为内行,深知“好酒必配佳泉”的道理,遂在上京东30里,水质甘甜、名曰玉泉的地方建造皇家酒坊。
(注:现heb市阿城区玉泉镇,现代还在这里挖掘出土了金代蒸馏酒器,陈于阿城金上京博物馆内。)
命工匠将萧抱珍进贡的,好似水壶大小的蒸馏器,按比例放大,很快就酿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锅蒸馏法高浓度白酒,解决了中国几千年来,浓度低、浑浊、不耐储存等白酒的难题。
今天,萧抱珍承诺不外传,让马速放下心来,达到了来访目的。
马速早已决定,在合适的时机,推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款高度白酒。这可是堪比食盐的暴利行业,将会为他积累巨大的财富,用于未来的事业。
至于产量、技术等问题,前世网络上,见过各种制作蒸馏酒的设备及工艺设计图,比萧抱珍这个小小的水壶般器皿,生产效率高太多。
正如马速忠告萧抱珍那样,如此暴利产业,自己若是生产、出售,同样也会遭受各种势力的觊觎,极有可能会面临许多为掠夺酿酒技术的手段。因此,在没有组建强大的势力前,他不会莽撞地将白酒公开推向市场。
当然,此事不急决定,今天将高浓度白酒的制作源头控制住了,有的是时间来仔细谋划。
心情愉悦地告别了萧抱珍,马速再度启程。
稍微拐了一个弯,往南300里,马速直奔金朝的南京城(宋都城东京、现kf市)而去。他想去前北宋故宫“游览”一番,目标是《政和万寿道藏》。
道教创立于汉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累积下十分丰富的典籍。古人把它汇编成一部道教大丛书《道藏》。
《政和万寿道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刻印道藏,因修藏于宋政和年间而得名。它是中国历史上道教全藏雕印之始。
不过,官方编撰道藏,却始于南北朝时北周武帝时期(543—578年)。隋、唐及五代时期,官民均有大规模道藏编纂活动,直到北宋才开始雕版印行。
这部道藏所收录的范围极广,涉及内容十分庞杂。其中有大批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教人物传记等。
此外还收入诸子百家著作,其中有些是道藏之外已经失传的古籍。还有不少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如有关医药养生之书,内外丹著作,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等等。
崇宁年间(1102-1106年),宋徽宗诏令搜访道教遗书,得5387卷。至政和三、四年,又两次下诏,搜访天下道书,专设经局,敕令元妙宗、王道坚详加校订道士详校。
搜访道书后,送福州闽县镂刻,黄裳时任龙图阁直学士中大夫、福州知州,宋徽宗任命他监办道藏的雕版任务。正因如此,催生一代武学大师,悟出了顶尖武学《九阴真经》。
这版道藏总540函、计5481卷。可惜的是,历经靖康之乱,此时道藏已有遗失。
马速知道历史轨迹,金朝在这几年,就将迁都到中都燕京。届时北宋故宫内的珍宝、典籍,会全部移送到新都城燕京皇宫里。而在这个转运过程中,肯定会被那些经办官吏,顺手牵羊,美其名曰路途损耗。
故这次来,是马速挽救道藏的一次机会。
来到南京城,马速花费了一个白天,瞻仰了这座历史都城的繁华,感受到正迅速衰败气象。当然,游览中他没有忘记目的地。将整个皇城故宫的周边地形,都全面勘测了一番。这才回到距离皇城不远的客栈休息。
子夜时分,马速换上了夜行服,戴上了面罩。沿着白天目测的线路,潜入到北宋皇城内。
这里不是当朝皇宫,守卫十分松懈。以马速目前的修为,普通人组成的禁卫军,完全无法察觉马速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
如无人之境,马速悠然地游览了一圈这座5里见方的前皇城,最终锁定了本次来访的目标。这是坐落在皇城东南部的秘书省,之前也叫崇文院。
崇文院是北宋时期的国家图书馆。
鼎盛时,藏书量高达8万余卷,为历代国家图书馆藏书之最。后在崇文院中,又建了一座密阁,专门收藏真本书,以及历代名家的书画墨迹。
可惜的是,宋真宗时,崇文院遭受火灾,损失惨重,编《崇文总目》时仅收书3万余卷。以后各帝均一如既往地不断以各种方法在全国收集图书,宋神宗时又达到4万余卷,并改崇文院为秘书省。
至宋徽宗时又修建了高大宽敞的秘书新省,藏书亦大增。“自熙宁以来,搜访补缉,至宣和盛矣。”最后达到万卷,但始终未超过鼎盛时期的8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