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清然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穗子他全程都没有给这满地的尸体一个眼神。
小穗子:“一组清理现场;二组处理尸体;三组带上郑氏,跟杂家走。”
他一句废话都没有,声音冷淡,没有任何情绪,像是一个冰冷无情的机器人。
小穗子带着郑氏,快马加鞭,前往杨总教头的驻地,与之汇合。
小穗子一见到杨总教头,就将郑氏扔到杨总教头脚边。
小穗子(面无表情):“你前妻,与境外势力勾结,意图谋反。杂家奉命前来,请杨总教头交出境外势力人员。”
杨总教头差点被气笑了,这个太监,比小皇帝还要嚣张,不过,他看这个太监十分眼熟。
突然灵光一闪,他想起来了,这个太监不就是当年小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么,没想到居然还活着,这副态度,还真是一点变化都没有,当年在冷宫当差,就态度嚣张,现在小皇帝得势了,果然重新得到重用了。
杨总教头看都没有看脚边的郑氏一眼,他像是对小穗子很感兴趣,打量了小穗子许久。
然后,他才不咸不淡地开口,“你叫小麦子还是小穗子来着?当年,本官也算救了你一命吧,你对待救命恩人,就是这副态度?”
小穗子瞥了杨总教头脚边的郑氏一眼,冷淡地回复,“给你前妻留了一口气了。”
当年托了大将军的福,他没被打死,留了一口气。现在他百分百还了这份恩情,半点也没有少还,小穗子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杨总教头:“……”
他再次被气笑了,他第一次见到还恩情,是这么还的!
他已经不想再跟这个太监继续交谈下去,再聊下去,只会被气得心肌梗塞。
杨总教头(冷漠抽大烟jpg):“人在地牢,自己去提取吧。”
小穗子听了,淡淡地点头,转身就要走。
杨总教头无语了,他赶紧喊住小穗子,“喂,郑氏你不要了?”
小穗子听到这话,转头,认真地盯着杨总教头,仔细分辨对方的表情,“你不想留下你前妻?”
杨总教头已经笑不出来了,这个太监有毒吧?
他觉得小穗子这种脾气,还能在宫中活下来,还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杨总教头态度冷漠,“你也说是前妻了,将她带回京城向皇上复命吧,这贫寒之地,留不下这尊大佛。”
他自认为,他对郑氏已经仁至义尽了。
他娶了郑氏,从各方面都顺着她,惯着她,但郑氏就像一颗暖不了的石头。
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站在他这边,为他着想过,甚至连正妻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都没有做过。
在他将郑氏从天牢中捞出来,与她和离时,已经是为这段婚姻画上了句号。
他不打算再和这段孽缘,有任何藕断丝连。
小穗子示意身后的人,将郑氏抬走。
小穗子临走前,他抬眼冷漠地看了杨总教头一眼,但,他最终,什么话也没有说,直接前往地牢,带走五皇子及其他俘虏。
萧西关收到皇帝的飞鸽传书,与侍茶姑姑商议后,就开始召集搞防洪工程的其他官员,包括那群水利使实习生,共同商讨,如何完成皇帝安排的任务。
萧西关是个十级社恐,他全程都坐在首座,一言不发,手中拿着资料,视线一直停留在这叠资料上,由侍茶姑姑替他发言,他默默听着。
所有参与防洪工程的官员,都是经过培训的年轻官员,他们听到这次会议的主题,就立刻联想到了当初在京城时的培训课程内容,关于洪涝的灾前灾后措施。
而这些措施都有在各地宣传过,不仅是城墙、乡里的墙面都有图画宣传,布告栏上也有相关的布告;而且还有朗朗上口的口水歌,即使是三岁小儿,也能会唱这口水歌。
因此,防洪的措施,大家都非常清楚,唯一的难点就是,如何提前并迅速地转移走,会产生洪涝地区的这些百姓。
说服他们离开,才是最大的难点。
于是,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难点,展开了讨论。
最终,他们决定先礼后兵。
于是,他们分成了十几个小队,负责前往城市和乡里宣传,说服百姓转移。
如果口头宣导没有效果,再让镇守此地的士兵,帮忙强制转移。
而萧西关则负责去和巡抚、知府等官员交涉。
萧西关:这个安排不太妥,本官根本就张不开嘴巴,还是让侍茶姑姑上!
这些年,萧西关很少在这些年轻官员面前说话,大部分 由侍茶姑姑负责交涉,而他下达的指令,准确率高达百分百,因此,在这些年轻官员眼中,萧西关就是一个高冷且足智多谋的存在。
在他们看来,只要是萧西关出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特别是因为那些表现好的水利实习生,最近得到转正并升官,还得到皇帝赏赐。
这让他们更加坚定,他们心中的想法和对萧西关的认知。
这件事,足以证明萧西关,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即使萧西关,人不在京城,但依旧在官场中混得,如鱼得水。
大概是有了当年凹凸县的前车之鉴,负责此省的当地官员,得知萧西关的来意,立刻拍板做决定,愿意全程辅助萧西关的工作。
萧西关:感觉,有点顺利过头了,是不是哪里有问题。
当地官员:趁此机会,搭上萧大人这条船,萧大人是皇帝的心腹,那四舍五入,他们也是皇帝的心腹了。
萧西关从总督府出来时,身后还跟着一串当地官员。
萧西关:这就很离谱了。
社恐的他,很难面对这么多陌生人,于是,他脸上的神情,越发冷峻。
这些当地官员也都是人精,他们想拍马屁,但是不想拍到马腿上,一看萧大人神情冷峻,他们就贴心地开口,提议分头行动,得到萧大人同意后,他们便只将萧西关送到城门口,然后就各自分开,去安排转移百姓的工作了。
这次应对洪涝灾害的灾前举措,进展非常顺利,不仅是因为当地官员的配合,还因为多年来,灾前灾后的宣传,已经深入人心。
萧西关回去后,立刻将当前的计划和布置进度,简而言之,写下来,然后将信纸绑在皇帝送来的信鸽脚上,给皇帝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