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六百三十六章完美之局【1 / 2】

青虫月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六百三十六章完美之局

晋王此时已经知道,在鬼谷王禅面前,与他勾结的子建根本不是鬼谷王禅的对手,所以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此时的他也就不抱任何希望,而且秦国出兵,如何体面撤兵才是晋王需要与王禅沟通的事。

“说吧,你有什么条件。

既然你都知道了,如此甚好,本王也不必避讳,刺杀秦国使臣与郑国使臣本王都知晓,也正如先生所言,只是为晋国制造一个借口和时势则已。

但本王身为晋国之主,当然也得为晋国而谋,只是未曾想我的对手是鬼谷先生,本王输了,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亏的。

只是此事相信先生不会宣扬出去,毕竟坏了本王的名声,坏了晋国的名声,于楚国也不利。

只要是本王还能接受的要求,本王一定会满足于你。”

晋王朝前走着,有意远离站在他身后的车驾,而且挥了挥手,让赵光信等其它人不要跟上,看着已经远离车驾有二三十丈之远,这才低声回复于王禅。

“在下其实并没有什么条件,只是晋王虽然是初次与在下相识,可却不知我这个人年少自负轻狂,喜欢说大话,可说过之后,却又不得不实现,所以还要请晋王成全。”

“哦,有这种事,可世人传闻,鬼谷先生所承诺之事,好像就算再大,也都实现了,为何此时如此说来,难道鬼谷先生觉得当一个诸侯的臣子不足,想当一个诸侯之主吗?

此事到有些为难,我晋国虽然地处中原,这种事可还没有能力。”

晋王看了看王禅也是有些不解,不想世间之事竟然还有能为难住王禅的。

而王禅年少有为,已是楚国左相,若说在其它列国,就算是成为相国,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未尝不可,就算是晋王此时也得拉笼王禅之心。

若依此推论,那么除了诸侯之位,想来其它的也不会让王禅有兴趣了。

“晋王误解在下了,在下对功名利还不放在心上。

只是初来楚国之时,曾提出广开国门,接纳并赎回楚国流落的楚人,甚至是一些被贩卖之人,让他们能回到自己的故土。

这些楚人,本来世代生活在楚地,只是因为楚国这些年战火不断,争纷不止,而楚王又疲于应对列国之争,对民生并不专注,所以楚国有百万之众流亡于列国之中,实为列国之中的奴隶。

这些人究原因,还是因为楚国与晋国一直对抗,这一点晋王当然明白,只是晋王身为王候,自然不会体会这些身外异乡的楚国人的心情。

所以我想开发的条件就是,希望晋国能为在下赎回,或者遣送十万在外楚人回楚。

这也曾经是在下对楚王的承诺。”

王禅此时还是把第一个条件说清楚,其实就是履行于当初王禅在朝堂之上当着楚国众臣的面,说为楚国赎回十万楚民之事。

当时只是说说,可王禅却并不会忘记,可若真的依财力来论,王禅拼尽虎踞镇赵府所有家财,也难与实现,况且这种事若是要靠财力赎回,也是旷日长久,一时难与实现。

“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只是此小事,到也不难,但一时之间却难与完成先生之愿。

先生为百姓谋算,本王十分感激,也十分佩服,是本王有小人之心,误解了先生好意,还望先生见谅。

只是光赎回这十万楚民,也需不少财力,我虽为晋王,可也不能独断,若无故撤兵,毫无建树,却还要为先生花巨资赎回十万楚民,不仅有损于晋国国库,还会让我晋国朝臣不满,本王也难与服众。

本王在此问先生一句,此时宋国是否已调派了大军,欲阻我晋国大军撤退?”

晋王虽然体贴王禅为楚民着想的好意,先是答应了王禅,可却又提出自己为难之处,这一点王禅也能理解。

晋国此次空派二十五万大军出征,未打一仗,未攻一城,却匆匆撤兵,反过来却还要为楚国赎回十万楚民,如此赔本的买卖纵然晋王愿意成全,也无法说服晋国朝中大臣,更可况把持晋国的是八大家族,这与楚国有相似之处,却又有所区别。

而最后的问话,晋王是在权衡着得失。

“可以说是这样,也可以说不是这样,但既然王上如此说了,宋国大军自然也会虚张声势,让晋国朝中感受到压力。

若晋王如此为难,不若我与晋国联军大战一场,只是结果怕难如晋王之愿,那时若我楚国再与晋国协议怕就非我鬼谷王禅可以说了算的。

不知晋王可有把握在三个月内击溃我所领的楚国大军以及宋国断后的十万大军。

而且若楚宋夹击晋郑卫联军,郑国与卫国的五万大军,其实反而会成为晋国的拌脚石,光凭晋国二十万大军,对阵前后夹击的楚国与宋国大军,不知晋王是否又有几成胜算。

而且在下还可以透露一点信息给晋王,晋国秘密派了孔夫子前往秦国,本意想与秦国结盟共同以付楚国,这在下并无异议。

只是晋国此谋,却也牵一发而动全身,齐国会如何思虑此事,是坐看晋国称霸而无动于衷,还是会横加阻拦。

而此时秦与晋结盟不成,秦国出兵秦晋边境,而楚国大军已聚结完毕,晋国二十万大军进退失据,那么试想齐国又会如何,难不成齐国会坐失此次伐晋良机吗?

此时你我两国成如此局面,已让晋国四面受敌,想来晋国朝中众臣也会明白此中之势,若晋国不存,何来他们的荣华与富贵。

所以晋国撤兵,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要么顺利撤回,要么在此边境大战一声,败回晋国,想来若能回去一半晋国兵甲该已是万幸了。

可若晋国损兵折将,那么又如何解此危局。

若晋国能全兵而退,那秦国之危自解,齐国也不会轻言兵事,而北方诸候当然更不敢来侵扰一个强大的晋国了。

至于如何权衡,在下当然也不会让晋王为难。

若晋王同意,那么宋国不会阻晋国大军,只要回到宋王当初所倡议的弥兵之盟上,想来宋国既不会与楚结盟,也不会与晋结盟,保持着晋楚缓冲,至少可保几十年的平稳。

而晋王回到晋国自然可以把怨气发在小子身上,发一道召令,驱逐在晋楚人,并且不准晋国世族买卖楚人,这样一来,光是晋国的楚民,又何止十万。

晋王可以不花一毛,就为在下实现了对楚王的承诺,何乐而不为呢?”

王禅先是分析了此时晋国面对的局势,并且把郑与卫的立场分析的十分通透,而且还拉上了齐国以有北方的一些诸侯小国。

这样一来,让晋王听在心里也是一阵阵恐慌,王禅的分析完全是列国局势发展的路数,只要一国陷入困局,那么列国不会援手,反而会落井下石,继而会蚕而吞食,并不会有什么仁义可言。

若晋国与楚国大战,受前后夹击,那么秦国必然攻晋,这样晋国算是三面受敌。

而东面的齐国自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会向晋国出兵,以图拓展,以扩大齐国封地。

如此一来,晋国很有可能有覆国之危。

若是时机一过,局势如此发展,纵是王禅也难与阻止。

毕竟这是一个吞没晋国的机会,楚国一直有心称霸,而晋国则一直是楚国的钳制,若能让晋国覆灭,楚王必然会挥军北上。

就算王禅不想与晋国一战,那么也无力阻止局势的发展。

而且最后王禅已经为晋王想好的策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