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楠苏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秀琴重重叹了口气,“夏天咱家卖凉粉挣了些钱,他就以为自己了不得,闹着非要养猪。十头牛都拉不住。为了养猪,他把全家借了个遍。多少人劝他,他就是不听。哎,家里刚盖了房子,他又在外头拉外债,真是愁死我了。”
村长媳妇少不得宽慰她几句,“也不能这么说。养猪虽然挣不着大钱,但是养好了也能挣些小钱。最重要的是他肯干。”
李秀琴像是被她这话安慰到了似的,“是啊,我也只能这么想了。”她解开包袱,从里面取出几块布,“这不,我跟闺女在家里琢磨想做个新头花挣点钱好贴补家用。可是你也知道我们不擅长针线活,我这不就来找桂香和春娘了嘛。”
村长媳妇呆了呆,合着这两口子都不靠谱。
这新头花是那么好想的吗?再说了,这新头花要是挣不着钱,可咋整?
李秀琴似是猜到她所想,“我也不让两个孩子白帮忙。我给她们工钱,每人每天按照五十文。您看怎么样?”
村长媳妇倒吸一口凉气,这工钱可不低啊。
桂香和春娘也齐齐回过头来,很是心动的样子。
村长媳妇试探道,“这要是卖不出去,怎么整?”
“没事儿,卖不出去,我就自己戴嘛。”李秀琴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村长媳妇放心了,“那行,你告诉两个孩子吧,看看这新头花怎么做。”
李秀琴把女儿画的图拿出一张给她们看,“你们看看会不会做?”
这图没有颜色,但是线条流畅,花朵逼真,花样娇艳精致,又很特别,让人一看就很喜欢。
就连村长媳妇都看呆了,“哎呀,这图谁画的?怎么这么好看?”
李秀琴看着女儿笑道,“我女儿瞎画的。”
村长媳妇拉着林晓的手,立刻赞不绝口,“哎哟,晓晓居然有这本事,将来能当个小才女呢。”
林晓羞得小脸通红。
李秀琴谦虚道,“都是农村姑娘,啥才不才女的。胡乱画画呗。”
她看着两个小姑娘,“怎么样?能做出来吗?”
春娘从未做过头花,摇了摇头。
桂香眼睛直勾勾看着画样,掐着手指,好半天才点了下头,“我试试看吧。”
李秀琴便将布料交给桂香,让她自由发挥。
小姑娘动作麻利,很快便裁好了小块,然后穿针引线,手指灵动,很快做好一个小花朵。
这花朵与图样上的一模一样。接着她又用同样的方法做了好几个,然后缝制在同一块布上。
完全绽放的花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叶子,流苏坠子,搭配在一起,就好像折了一枝盛开的花枝。
几人都看呆了,“这也太好看了吧?”
李秀琴看着这画也很满意,这花式还原了十成十,这姑娘可真是个天才。
李秀琴笑道,“就是这样,你先紧着这里的布做。能做几个就做几个。做好了,我来拿。”
桂香点了下头。
李秀琴要回家做饭,林晓不急着走,“娘,我想留在这儿看她们怎么做。”
李秀琴揉揉她脑袋,“行。”
等李秀琴离开了,林晓凑到桂香面前,看她动作熟练缝制花朵
,眼睛一眨不眨盯着,“桂香姐,你好厉害啊!”
桂香耳朵羞得通红,抬头瞧了她一眼,又继续手上的动作。
村长媳妇笑道,“你要是喜欢,也可以过来跟你桂香姐学。将来也能给你爹娘一人做身衣服。”
林晓认真想了下,老实摇头,“我不行。我一拿针,手就抖。”
虽然她现在胖了一点,但是之前亏损得太厉害,手时不时还是会抖一下。
刺绣这种精细活,她根本干不了。
她说的是事实,但村长媳妇被她这憨傻的样子逗得忍俊不禁,“你这孩子太实诚了。这话可不能漏出去,要不然以后可找不到婆家了。”
林晓想说她才不要那么早就找婆家呢。又觉得不能拂了人家的好意,便点头应了两声。
春娘在边上认认真真绣花,林晓这个土包子,又瞧直了眼,“春娘,你真棒!”
春娘面皮薄,听她夸自己,心里美,面上也带了几分笑意,“我平时在家做绣活,你做什么呀?”
林晓坐到她边上,“到处玩。”
她把前阵子上山摘野果的事儿说了。
春娘听得出神。她娘从小就叮嘱她,她的手是拿针的,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么好玩的事儿,她可从未有过。
她心里羡慕,也知道她娘不可能同意她上山摘野果,便让林晓多说些。
林晓滔滔不绝把外面好玩的事情讲给她听,春娘眼睛亮晶晶,就连桂香都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趣事。
村长媳妇轻声咳了咳,林晓讪讪住了嘴,春娘忙收起心神,低头继续绣花。
村长媳妇见女儿心思不在绣活上,便道,“你这一边干活一边说话,回头戳破手指就不好了。你歇会儿吧。好好陪晓晓讲话。”
春娘眼睛亮了下,翘起唇角,放下针线,帮桂香裁布,边听林晓讲外面的事儿。
林晓也在旁边帮忙,三个孩子一边做头花,一边聊天,没一会儿,三人就熟悉起来。
林晓问她们,“你们天天闷在家里做绣活,不无聊吗?”
春娘趁她娘不注意,悄悄点了下头,桂香却摇头,“不无聊啊。做绣活可以挣钱,将来有大用的。”
说完,耳朵都红了。
林晓心里惊叹,这古代姑娘可真早熟。
作者有话要说:棉花在汉朝才被引入到我国,在《尚书》中就有记载,海南岛的部落向汉武帝进贡棉花,因为棉花柔软御寒,成为了贵族的专享,他们制作成为一种叫做白叠子的衣物用来御寒,但是却远远没有推广种植。
直到唐朝,棉花才在政府的推动下开始大范围种植,但是却远远没能达到供应大部分百姓所需,那时候的棉衣仍然是士族才可以享有,到了明朝,棉花经过不断的改良,产量逐渐变高,朱元璋大力推广下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才作为最平常的御寒衣物走入寻常百姓家。
本文故事背景在南北朝开始前都一样,后面就全变了样。良国时间线相当于是宋朝,但是许多背景都是我自己私设的。:,,,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