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出门了!”连翘收拾好自己的布包, 踏上了巷子里的青石板路。
古代没有什么空气污染, 这里又是江南水乡,不要提有多美了!穿过青石板路两边的白墙黑瓦, 外面热闹的街道映入眼帘。
中间是一条河道, 河道两边全是做生意的铺子。至于河道里面,一艘艘的小船正用竹篙轻点岸上码头,荡悠悠地离开。这些船有些是做生意的, 卖菜卖小食都有。有些是运货的,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 舟船好比北方的车马, 正该如此。
另外也有一些是乌篷船一样的‘客船’, 连翘以前在现代的时候,还有一些小地方会有乌篷船过河, 就类似那个。
这种乌篷船船资比人力车收费还便宜,有的时候连翘也坐这个去报馆。只不过如果目的地不是挨着河道的,就要走一截路。但是这也不算什么,嘉定城并不大, 就算没有挨着河道, 距离也不会多远。
码头边上连翘正好看到一只会经过嘉定第一报馆的乌篷船要走,立刻招手:“船家!”
轻轻一跳, 稳稳当当就上了船。
“走船喽!”随着船尾撑船船家拉长嗓子一声长调,乌篷船汇入‘船流’。
这时候正是去做事的时候, 船上人不少, 总有七八个, 都在靠着船壁的坐处坐着。还有一些手上拿着今天的日报,正闲散地看着。
船头有个小女孩儿,看样子是船家的小女儿或者大孙女儿。十来岁的样子事事能干,正煮红豆甜粥——这是他们自家吃,也卖给船客的。比不上专门卖小食的种类丰富口味好,但好处是方便又便宜。
她旁边还有一个架子,上面放着各种报纸和几本书。报纸不必说了,至于书则是最近最好卖的,从书商那里小宗进来。算是不浪费船上的地方兼做别的生意,多少能赚点儿。
这倒是有点像后世的车站书店。
连翘懒得去拿报纸,出于要了解竞争对手的心态,报馆将嘉定地面上找得到的报纸都订了。她要想看,那是随便看,看随便,根本不必花这个冤枉钱。
于是她都看着几本如今的畅销书——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畅销书都不会突然冒出来,这些书一直是热点话题。从头翻到尾,都是连翘看过的。
直到看到最边上,轻轻‘呀’了一声:“这是《海上归来记》?”
煮红豆甜粥的小姑娘以为连翘要买书,连忙招呼了一声:“姐姐若是喜欢就赶紧买一部去,这书卖的可好了!这还剩下两本说不得下午就没有了。我爹说了,这书卖的好,咱们这种零散卖书的都不好拿货呢!”
说了一半,似乎觉得这话有把客人赶向大书店的意思,于是赶紧补救道:“大书店其实也不容易买到,一上货架就被买空了。”
连翘忽然就想起了张爱玲在《传奇》再版序里说过的经典一句——‘啊,出名要趁早呀’,真是一毛一样。
忽然起了兴致,故意问道:“我看这书定价也不便宜,真的会有人买吗?”
小姑娘不明所以,连忙道:“当然有人买,刚刚早上就卖了两部哩!”
连翘笑了起来,虽然她肯定是用不着买这书的。还是掏出钱买下了这本书,就当做一个纪念也好。
上班的时候连翘是抱着一套《海上归来记》去的,别人还可以,刘盈盈见了奇怪。不过转念一想,这是连翘第一次出书,兴奋之下特意看看有什么稀奇的。想她当初也是想当作者而不是编辑的,发了第一篇小文章在报纸上,那报纸也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连翘却不知道刘盈盈是这么想的,只是好玩儿一样写了一篇小文——如果《海上归来记》卖的好,书商那里再版加印,就让把这个当作序言。
“今日乘船去报馆和编辑商议事情作不在意:‘我看这书定价也不便宜,真的会有人买吗?’”
非要说的话就和孟郊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样,直白又功利。不过因为实在太过情真意切,几乎说中了每一个人的心事,竟然不显得鄙俗了。
果然,等到再版的时候这篇序加上去,引来不少人评论。
有人酸溜溜的,就说‘小人得志’。但是绝大多数都被连翘直白贴近的描述正中心中所想,大为赞同,说是‘真性情’。话又说回来了,出名要趁早,谁不想少年成名呢!
“要我说,这肯定是假的!”因为听说《海上归来记》再版中添了一篇作者亲写的序,许文华特意再去买了一本单行本。
没有人知道《海上归来记》的作者乔琏是男是女,年轻还是年老,什么样的出身。只能从《海上归来记》上寻找证据,认为是一个三四十岁年富力强的男子,既有阅历,又不至于没有豪情。
另外,鉴于《海上归来记》中对‘富贵’的十分了解,毫无穷酸装清贵的局促,大家猜测乔琏应该出身上层——为此他们积极的寻找佐证,就连乔琏这个笔名都拿出来说事儿。
琏是一种珍贵的玉器,在古代是作为宗庙祭祀时候用来盛放粮食的器皿。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礼器,而且是规格很高的礼器。用这个字做名字,说不定就是某个大家族将来要承祧家业的长子长孙。
怎么说呢,全错——连翘是一个年轻女孩子,出身中产阶级,完毕。
而这篇序言出来,似乎是做了一个完美的佐证。出名要趁早啊,这不就是说明乔琏确实年轻么!而且这么锋芒毕露的话,也侧面印证了确实是一个生活一帆风顺的公子哥儿。
已经有女书迷想刘明程不得,转而想乔琏了,认为乔琏写刘明程其实就是写自己——有经验的读者都知道,作者的第一本会带有很大的自传性,在主人公身上投注自己的性格非常常见。
啧啧,白马轻裘,宝冠金带的豪门公子哥儿,还是这般才华横溢锋芒毕露谁不喜欢?
许文华虽然很喜欢《海上归来记》,但他本人是不承认这一点的。对朋友评论《海上归来记》作者乔琏的时候相当铁齿。
“呵,一定是一个年纪挺大,没有女人缘,至今孑然一身,动笔的时候要在屋子角落里暗搓搓想的人。”
他的编辑宋文静像看小孩子一样看着他:“文华,你不能因为乔琏先生先把你喜欢的第一女角配给了仇人,然后把你接下来喜欢上的第二女角拒绝,这就做不好的猜测。这些天和乔琏先生通信,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颇有朝气的年轻人。对自己将来的规划也很清楚,务实又谦虚”
许文华板着脸做了一个打断的手势,手指敲着《海上归来记》再版序言的那一页:“谦虚?这是谦虚的人该说出来的话吗?”
“年轻人谁没有一个豪情大发的时候。”随着交流越多,宋文静对乔琏的印象越来越好,说话非常向着她。
“乔琏先生这算是好的了,只不过抒发感慨,多一点年少得意。你不想想你当初,一炮而红之后说的什么话,活像天底下除了你许文华之外就没人了一样!”当初许文华这样表现自然得罪了一大批同行,宋文静不知道下了多少功夫给他维护关系。
哪个作者没几个铁粉,当时他得罪作者。这些作者要是有人心胸狭窄煽动粉丝,呵呵,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他许文华‘西湖客’的名声还没有名震天下呢!说不得就要被打压下去。
不管宋文静怎么说,许文华就是不愿意改口。一口咬定,乔琏一定是一个长相丑陋,脾气古怪的老光棍。另外还小肚鸡肠——不然怎么报仇写的那么好!一定是平常就计划这些来着!
呵呵
不管许文华怎么想,《海上归来记》彻底在苏州打开了局面。一份嘉定县城地方的日报传播能力确实有限,虽然凭借良好的口碑在一些迷中评价很高,流传颇广,但在最广大的群体中间远远比不上在苏州报纸上连载的。
而单行本就不同了,愿意出钱买一本书的人比愿意用铜板来一份报纸的人要少得多没错,可是这依旧是一个十分广大的群体。
以苏州为核心,辐射整个江南地区——连翘合作的东华书社确实非常看重她的《海上归来记》,不只是分成上的让步,还有发行规模上的重视。虽然没有全国发行那么夸张,可是这也包括了书社主要的势力范围。作为只有一部作品的新人,这个待遇是空前的。
除了真的很有信心,其实也是看好连翘。
业界也会流传一些作者和书社的佳话,一方是千里马,一方是伯乐。一开始合作打下的良好基础,说不定就能合作许多年,将所有的作品都交给这个书社,这都是有先例的。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出版业,哪家书社不想要挖掘到几个可以支撑门面的当家作者!这不只是盈利的问题,还有大书社的面子。所谓大书社就要有大书社的派头,若是一个大书社一年出版不了几本畅销书,那算什么大书社?
来自嘉定县城的连载《海上归来记》在苏州文坛引起不小的震荡,从成熟的笔锋看来这不会是一个‘一书作者’(专指那种只有一本书出名的作者)。这样的话,就等于是大家期待的作者又要多一个了。
乔琏之名一书封神肯定算不上,但多少算证道完成,这就跻身小粉红的行列了。如果后续能出两三本和《海上归来记》水准差不多的,妥妥又是一个小神。
如果是想成为大神,那就要拿出一部大作才行。
如今文坛有大神神格的硬性要求就是出版四五部,其中有一部堪称神作,能够引得大江南北共看一书。其中四五部是软性要求,没有的话只不过神格没那么稳固而已,毕竟又不是每个作者都高产。而一部神作就是硬性要求了,没有这个就不能算大神。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