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啊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众人一惊,没想到一开始的议题便直接如此激烈。这时那人话音刚落,一旁一女子直接开口反驳说道:“若尊古礼,言及上古,你等男子皆是我等女子哺育生养,若无我等女子怎有尔等现在?”
“好。”一旁有人喝彩道。
这时又有男子说到:“上古之礼定于三代,三代之时男子为国作战,守国护家。在外分封皆以男子嫡系,可见并无女子之事。姑娘你言及男女生育之理,难道若无男性,你女子可单独生育?男女育子,符合天地之礼,阴阳,因此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姑娘所言之理由,不足以反驳男女之别。”
众人听了皆言有理,一旁女子倒是一时慌张,急忙私下议论。这时又有一人开口言道:“上古之时,女子哺育,为部落贡献力量,实属部落开端。因此上古争夺,女子亦在争夺之列。尔等所言三代之时,分封嫡系男子,亦因女子之因,才有嫡庶之别。况且三代之时,家中耕作,主男子劳力。因此男子地位上升,高于女子。但我等女子亦不甘其后,于家织布,所作同于男子。虽处一家,但贡献相同,各自独立,尔等男子又为何高居其上?甚至利用尔等高位断女子上升之路,十分可恶。幸我大赵圣帝明礼,民风开放。自圣帝以下,皆是十分尊重女子,并断裂限制女子之囚笼。因此在今日我等能与你等男子共立于此处公论,不是你等男子如何,而是国家制度作准,我等女子奋发。”
“好!”此言一落,喝彩声更胜之前。堂上几位中枢大人也各自侧耳,眼中流动敬佩之彩。堂上亦有人问及这是哪家女子,不知听谁所言,说是户部尚书李文道之妹。
李文道此刻也在堂上,安坐听庭下辩论。见宁儿如此精彩发言,心中暗自感叹,果然宁儿不负所望。
宁儿之言,说的庭下男子一时无语。但亦有人不甘,主动站出开口说道:“此言虽是有理,但却不符时宜。如今朝廷开发北方,垦荒燕州。同时征兵边界,为与蛮夷一战。尔等女子怎不见护国边疆,为国而战?男女有别,亦是天地之理,各安其分,也是大礼所然。男子在外征战,女子就该在内守家。如此家国亦在,我大赵方永世根基。”
宁儿听了此言,讥讽笑道:“尔之所言时宜,若按你说,你才是不了解此时朝廷时宜。朝廷布局长远,岂是尔等能明。况且家国之论,难道大赵只属于你男子之列,无我女子之名?或是一家缺男少女,则不成家,家若不成,国则不立?卫国护家,男女皆有职责,且平等论之。大赵万世根基,难道不是百姓人民?难道是你这割裂男女之类?”
这时又有人在一旁说道:“我等在此公论礼,若说时宜,则言古礼今礼。刚才辩及男女之事,则有人引用古礼,即被反驳。因此小人这有一问,既是礼道,怎与时宜相合?”
这话是岔开了刚才激烈的男女之辩,将论礼与时代发展联系。此题一出,那日在朝堂之上辩论的礼部和大理寺的人,都纷纷站出开口。只听一人言道:“古礼不符当今时代,自是应当废除。随着朝廷更替,治国自是严格以法。若以古礼治国,那为何东周末年礼崩之时代如此惨烈,百姓何其苦命。秦皇以法治国,因此一统天下,结束纷争。因此古礼之中,有不合时代之礼,自当摒弃,不宜遵从。”
这发言明显是冲着礼部的人去的。那里朝堂,因为没有公断,两部算是结下梁子。因此今日公论,六部各堂,也只有大理寺和礼部的年轻官员参与的最多。
未等他人开口,礼部之人直言反驳说道:“礼乃上天约束人民之法则。故而礼在前而法生在后。以法治国之基在于依礼而行。故而古礼在前,后世之法若有不符古礼者,才应废除。”
“既是古礼,自是上古所定,成于三代,传之后世。上古之时,自是不与各代相同。古礼约束部落城邦,但却是难以治大国。如今我大赵国土宽广,百姓纷纷,各地礼节不同,难道还要分礼而治,割裂国家?因此礼若有错,则必是不符时代。”
大理寺这官员之语,堂上几位中枢大人却是听得明白。他们还是没有忘记所弹劾苏明礼在太后丧制之中违礼之事。若是能在此辩得礼应符合时代,那苏明礼便是用礼错误。因此那日之事,也就有了结果。
礼部年轻官员得到示意,正欲反驳之际,忽听堂上有言道:“礼与法,二者不可偏颇,互为表里。其共为治国之器,各成体系,各有作用。二者当与时代相符,故而古礼之中糟粕者,应当舍弃。就如同现在男女共立于此处辩论,诸位并不觉得怪异。以此看,诸位心中,已是默然礼之发展当与时代相符。”
庭下之人听得堂上之语,纷纷行礼。因为之前有言,堂上中枢大人为评断之人。且刚才之言,客观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因此中年轻人心中服气。但片刻后,又有人发问言道:“礼当符合时代发展。但如今天下,我等不知何为大礼小礼,又如何区别评断?”
“大礼小礼,礼中已经明确,窃以为不用辨别。与国与族,当为大礼。与民与家,当为小礼。又因礼因地而异,故所有人约定遵从为大礼,个别地区单独遵从为小礼。”一人主动说道。
这时女子之中,又有人开口辩驳,在经过刚才的辩论和堂上的评断,已经没有人觉得女子在此不适。只听女子言道:“若依此言,那我大赵与蛮夷乃是死敌,但为何有人守小礼而忘大义?同情蛮夷后代,还满嘴都是礼,真是可耻之极。”
此言一出,再掀起庭下辩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