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11. 第10集《佛法修学概要》【1 / 3】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一页。modaoge我们讲到发菩提心。

佛法的修学跟外道最大的差别,就是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的。我们是先重思想的教育,然后才有行为上的付诸行动。没有一个人是不需要佛法教育就可以修行的,没有!因为我们的思想无量劫来全部是颠倒妄想。

其实你看佛法的道理,经典看多了你就会发觉,我们现在的思想没有一个可以用的。佛法是全面地改造思想,等于是一个大革命,大清扫。你看《楞严经》也好,看《法华经》也好,从头看到尾,你会发觉我们生命当中所留下的思想,没有一个是可以用的,没有!全部否定。我们过去生是白活了。所以不改变思想,你只是跟三宝结缘,根本没有上路,关键在这儿!

为什么佛陀说了那么多修行法门,到《法华经》佛陀只讲一件事情?佛陀出世重点在于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因为你先有佛的思想,才可能成就佛的功德,关键在这儿。否则你所修的善业,都没有资格叫波罗蜜,因为它没办法超越三界。

所以佛弟子不共于外道的地方就是,他们做慈善事业,我们也做慈善事业,但是结果不一样。我们的思想有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有佛陀清净的传承。这一点外道吃大亏了。他们没看经典,怎么会知道呢?

我们得到佛陀清净的传承,先调整思想。所以修行是先内,“内圣外王”,先调整自己的心态,然后再付出行动,历事炼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发心篇、正见篇中的理观讲这么久,这个就是心理建设。这个地方太重要了!帮大家打基础。

在佛法当中,出离心这一块最重要。走出心中的颠倒妄想,因为这个地方没有人可以帮你。阿弥陀佛把所有的功德都准备好了,但是你要做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有本事在临终时走出妄想,你才能得到。你走不出你的妄想,阿弥陀佛对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你自己要跳到三界去,阿弥陀佛拉不住你,说实在,他拉不住你的。你要起颠倒,谁拿你也没办法。

净土宗没有叫你断烦恼,已经算很不错了。它只叫你走出妄想,你要是走圣道门,那就不是走出妄想而已。不随妄转只是第一步,你要把烦恼给断了,就必须要禅定。所以阿弥陀佛慈悲,他的标准就是临终的正念。这个正念,套一句印光大师说的就是:心常觉照,不随妄转。

不随妄转很困难吗?你觉得很困难吗?不要认为很困难,认为很困难到最后果然很困难。你要告诉自己:我做得到!修行要有信心,因为你本来是清净,本来就没有妄想,是你自己惹来的,你就可以远离它。所以我们可以不断烦恼,不断妄想,但是要远离。你跟妄想搞在一起,那阿弥陀佛救不了你。

你要不随妄转,不随妄转的关键就是:你要知道妄想的可怕。它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们生生世世跟它在一起,得到了什么?我们得到了生死轮回,其它什么都没得到。我们一生一生地受生,每一生深受老病死的折磨,为什么?因为有妄想,就是这个原因而已。生命不是上帝给我们的,是妄想带我们触动生死业力,生生世世流转。虽然轮回是由业力,但是你要不起妄想,就不会触动这个业力,关键在这里。

我们生生世世临终时对娑婆世界产生爱取,不断地去碰这个地雷。说实在的,我们改变不了业力,但是我们可以不要去碰这个地雷。你必须要知道妄想的可怕。我们真正可怕的是在心中,外面的都不可怕。所以我们透过无常观、苦谛观,慢慢知道,跟着妄想走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生生世世轮回下去,永远承受三界火宅的痛苦。

走出妄想以后,接着要干什么呢?我们要立定一个志向。佛法的修学它不是走一步算一步,你一开始就要规划好。就是走出妄想以后,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要先规划的。如果你只是走出妄想,到最后变成阿罗汉,阿罗汉就是没有发愿,他走出妄想,啥事也不想干就入偏空涅槃。虽然没有生死,但是也没有万德庄严,坏的没有,好的也没有。

在大乘佛法,当我们开始走出妄想以后,同时就要规划未来。为什么呢?因为要成就佛道,下化众生,要把佛道跟众生放进来。当然这个地方还分两部分:如果是悲增上菩萨,他偏重在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块;如果是智增上菩萨,偏重在佛道无上誓愿成。净土宗是属于智增上,因为我们是先选择成就佛道的功德,成就以后再回入娑婆度有情,这个没有对错。悲增上和智增上哪种比较好,不用辩论,这个没有对错,是个人的选择。从净土宗的角度,是先成就圣道然后再度化众生,是把成就佛道放第一位,把度化众生放第二位。但是你一定要把众生放进去。

诸位!你可以没有任何的行动,但是不能没有这个思想。没有这个思想,你可能连往生都没有办法,因为你跟佛陀本愿不相应。佛陀是为了净土宗大乘善根界,天亲菩萨说的,它是大乘善根的法门,不摄受二乘人。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佛道放第一位,把众生放在第二位,一定要放进去。

戊二、别相分十

这是一个总相,别相有十个。

我们先把它念一遍。请合掌。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

三念师长恩故;四念施主恩故;

五念众生恩故;六念生死苦故;

七尊重己灵故;八忏悔业障故;

九求生净土故;十念正法得久住故。

这个地方,我们看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十一代祖师,他把净土宗发菩提心汇归成十种方法:

第一个,念佛重恩故。因为佛陀的出世说法,所以我才能够得到智慧。为了感佛陀的恩,我应该要向佛学习,这是第一个思考。

第二个,念父母恩故。父母对我有生育养育之恩,我要赶紧成佛,才可以帮助他们。

第三个,念师长恩故。由于师长的教导摄受,我才明白道理。为了感念师长的恩而发菩提心。

第四个,念施主恩故。这个偏重在出家众,因为施主的供养护持,所以我应该赶紧成佛,来报答所有的施主。

第五个,念众生恩故。因为每一个众生都是过去的母亲,我现在能力不够,要赶快成佛,成就无量的方便力,才有办法度化他们。

前面的五个,都是依众生而发心,这个就是属于依人发心。

那么下面就依法。

我们看第六个,念生死苦,而怖苦心的发心。净土宗很喜欢用生死的痛苦。生死的痛苦有两个观察:

第一个对轮回的观察,它是痛苦的,就像火宅一样。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起火燃烧的房子待着,每一个人都想要赶紧离开火宅,去树下乘凉。所以轮回对我们只有伤害,什么都没有得到。我们在六道当中生生世世轮回,每一次的受生都受尽了老病死的折磨,没有例外。这是第一个充满痛苦。

第二个毫无意义。我们在痛苦当中,得不到任何的增上,关键在这里。我们是越轮回越愚痴,就像蕅益大师说的,这个梦越做越难醒过来。你轮回越久,就像睡觉,越睡越喜欢睡。所以从生死的痛苦这个法,怖畏而发菩提心。净土宗的祖师很喜欢用生死来激励我们求生净土,这也是很好的方法。

第七个,尊重己灵故。这个就比较难,理观要强一点。就是说我们一念心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本来具足就是说,我们本来就有成佛的可能,佛陀也是从凡夫一路修过来的。既然佛陀做到了,我们也可以做到,否则就糟蹋了我们一念心性的功德,这个是尊重己灵。

第八个,忏悔业障故而发菩提心。藏传佛教很喜欢用这一块。它有传承,尤其一开始,密勒日巴尊者成就以后,他的弟子问他说,您怎么这么用功?您老人家今生从凡夫直接成大成就,动力从什么地方来?因为密勒日巴尊者,诸位知道他年轻时造很多罪业,他学的邪咒杀了很多人。他说,我以前没有学佛之前,造了很多杀业,我心里有准备,如果今生不成就,来生直接到地狱去了。所以他这种“已做地狱业,云何安稳住?”是他修行成就的动力。

我发觉善导大师也是大智慧,他善于运用我们的业障。你看善导大师,他的皈依也是这个思考:相信我是业障生死凡夫,求出无门;相信阿弥陀佛有广大的功德,他一定能救拔我们。其实善导大师讲这句话没有错,没有夸张,我们的确业障很重。我们没有神通,看不到我们的过去,也就不知道怕。所以众生只在乎现在,不管来生怎么样的暴风雨,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来生,就很难精进,只执着眼前。人生最大的盲点——把今生看得太重要。这是个大问题。我们死亡到来时什么都没有,来生又把今生看得太重要。所以如果能够想想自己的业障,对成佛求生净土会有激励作用。

第九个,求生净土故。净土宗就是为了要求生净土,必须要发菩提心。所以我就启发自己,把众生跟佛道放到内心里思考。

第十个,令正法得久住故。护法心。这种一般偏重出家众。

当然“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发出来的菩提心,结果是一样的,我们临终时这句佛号能提起来。临终的正念严格来说,要有三种力量现前:安住空性,不随妄转;调伏爱取,思惟苦谛,调伏力;第三个就是引导力。

净土宗的引导力有两个:第一个引导到净土;第二个引导到佛道,这两个都要!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所以净土宗的发愿是把净土当过渡,我们为了成佛,先到净土去,因为在净土不会退转,娑婆世界容易退转。这就是临终时三力都要具足。

诸位要知道调伏力跟引导力是有关系的。你没有理想、目标,很难离开你的妄想。前面没有东西来引导,你很难放弃现在的东西。但你调伏了爱取以后,也会对你的菩提心有帮助。所以真正开始操作的时候,调伏爱取跟导归极乐这两个是有关系的。为了要求生净土,就必须放弃你的爱取;放弃你的爱取,就帮助你求生净土。互含互摄,这是一个良善的循环。

丙四、结示发心功德以劝修 分三:丁一、发菩提心功德;丁二、发菩提心十种譬喻;丁三、劝修

丁一、发菩提心功德

我们设定了一个发菩提心的目标,所有的修行,就有一个明确的引导。发菩提心有什么功德呢?

我们先把它念一遍。请合掌。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发心功德不可量,充满一切众生界;众智共说无能尽,何况所余诸妙行。】

——《华严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