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21【1 / 1】

风雨琉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新的百户所, 新的地域,阿玉展开了新的征途, 为了多挣几个钱忙碌着。因为总是在贫民百姓的地方走动, 看着似乎和皇宫越来越远了;曾经用心维系的和皇帝的亲近, 也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淡薄;就是锦衣卫上头的那几个头头们都开始慢慢的将这么一个出挑的孩子忘到了脑后的时候。

宫里,万历皇帝又一次提起了阿玉,即使只是不知为何突然提起,可就这么一问, 让最近对着宫里越来越敏感的头头脑脑们, 忍不住将阿玉这个孩子, 重新放回了视线关注的范围之内。

恩?你说万历皇帝为什么要问起阿玉?那要问阿玉自己了。你以为人走开了, 这朝堂的风风雨雨就和你没关系了?亲, 你那些话正在起作用知道不?你给的那些点子正在一点点的被用到了刀口上知道不?更要命的是, 这世上有一个词,叫做连锁反应知道不?因为阿玉的某些主意, 近来很多大臣日子过得都相当的颠覆,让万历皇帝每一日过得, 就和看大戏一样。你说,这么强烈的存在感, 你让万历皇帝怎么忘记你?

“果然, 阿玉那孩子还这是没说错, 这人啊。。。不管是穷的富的,爱占便宜总是占了多数。再怎么老实,也顶不过利益二字。”

嚓, 阿玉若是听到了一定相当的懵/逼,老/子说过这话?他自己怎么不知道?不记得了?类似的?这个。。。难道说个话,还要对后头听的人拼凑组织,进行再加工的负责?这个范围是不是有点玄乎?以后还让不让人说话了?

当然,这会儿阿玉是不知道的,所以阿玉自己干自己的活,挣自己的钱,皇帝也自己想自己的,拼凑自己理解的部分,相互不相干,却莫名的有了共鸣。。。所谓隔空的知己,或许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万历皇帝为什么会这么说?呵呵,因为这田税的事儿,头一茬处理的已经差不多了,该抄家的抄家,该贬斥的贬斥,按照万历皇帝的想头,自己这要收拾这些事儿的意图都已经摆的这么明显了,那想来,外头那些个侵占大量田亩的人家且不说,这投献土地的人总该警醒些了,该知道这国家税赋的便宜不好占了,总该有那么些胆子不大的开始收回自家的田地,乖乖的开始缴税了。。。

他想了很多种可能,甚至还猜测过具体可能退回的数字,可等着派人回访的消息传回来之后,万历皇帝傻眼了,这结果完全和他想的不一样啊。几乎每一个省份都折腾出了那么些个猴子来,这鸡怎么就没有反应呢?真正像是他想的那样收回自家的地什么的。。。凤毛麟角一样啊!

为什么会这样?他们难道就不怕?不,不是不怕,而是他们认为自己已经看穿了朝廷这一步的虚实,认为这是朝廷杀鸡骇猴,是抓典型,不会推广开来。所以他们存着侥幸的心里,总想着自己最走运,想着倒霉的是别人,甚至还想着在别人倒霉的时候,自己是不是还能在赚一笔,比如看看是不是有胆小的卖田卖地,自己是不是有便宜捡。真正看到这里头的凶险,知道自保退回来的,连着百分之一都没有。你说,皇帝能不失望?所以说,利益啊!真是个妖精。

知道这利益是妖精了,人万历皇帝就明白了,这事儿啊,不下狠手,是不成的,可这下狠手也一样要讲究方式方法,就像是走钢筋,得一点点的额踩住那个线,然后将人的那种贪婪慢慢的打下去才成,不然若是一个用力过猛,很可能适得其反不说,朝堂都有可能动荡起来。

而他在往这些细节处想的时候,不知怎么猛地就想起了张居正了。他能懂这些,大多都是张居正教的,那是一条鞭法执行过程中,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当初张居正当着他的师傅,半点没藏私,一点一点的教给了他,若非如此,如今明知道有这么一个漏洞,估计他也不知道怎么干。

这么一想,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心里的那点别扭劲就又压下去了几分,有了相对平和的心态。而有了这个心态,再反过来想阿玉当初说的,张居正那种私生活上的奢靡是因为知道变法的基本不得好死,所以过一天是一天这一句的时候,心里就有些不自在了,他不会想当初的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过这样秋后算账的心态,只是暗地里觉得张居正是小看了他,小看了他的心胸,小看了他的眼界。而自觉自己心胸其实还是挺不错的万历皇帝会怎么做?

呵呵,作为皇帝,自欺欺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赏,所以这一年,明明是已经到了历史上张居正被算账,家人饿死的这一年,到了这里,阿玉来到的时空,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皇帝居然时隔两年之后,突然又想起了他的师傅,感慨他师傅当初变革的艰难,给了赏了!这真是惊掉了一圈人的眼珠子,虽然给的不过是一些宫里摆着都容易忽视的摆件什么的,可这发出的信号可就。。。

太后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抹着眼泪就堆着身边贴心的内侍说到:

“陛下这真的是长大了。”

什么叫长大了?这里头的内涵可就丰富了,在李太后看来,这是皇帝明白了张居正当初的心,知道宽容了,一个皇帝,有宽容大度的心,这皇帝就是明君。

而作为朝堂的大臣们呢?他们这人多,想的就复杂了。有老狐狸第一时间将一条鞭法和这

最近的免税问题联系了起来,即使内心对于这吃到嘴里的肉吐出去有些不怎么甘心,可经历过张居正一人独权时代强硬手段的人,想想如今想要出手的是皇帝,可能更猛,就心里一个激灵。

小心的,立马开始慢慢的将手往回缩。虽说没能一下子全吐干净,也没想着皇帝能从根子上割肉,可他们也知道,什么叫不打眼。尽力的想让自己成为不出头的那一波。

当然有小心的,自然就有不在意的,即使大致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可他们或是不舍得这好处,或是自以为功劳够大够特殊,所以最多只是耳目聪敏了些,多打听点消息,多看看局势,具体的措施却什么都没做。

还有那脑子没反应过来的,看着皇帝的架势只以为这是皇帝优待老臣什么的,尽想着怎么拍龙屁去了,写歌功颂德的折子去了。

反正,这千人千态,不过是一个赏东西的举动,让皇帝又从上往下,将朝中的大臣们细细的看了个明白,暗地里忍不住嗤笑了开来。

“就没有几个是真为了这大明着想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皇帝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些读书人的田亩田税问题,还看到了宗亲皇族的连绵阡陌,他以为,自己动了这读书人的肉,这些人即使反抗上那么一点点,怎么也会咬上这些人一口,不说皇帝真看到了会怎么处置,好歹你说了,以后也能有个由头,将这部分也处理处理。

可现在呢?合着就没有一个有长远眼光的,看到的都是自己没吃亏,楞没往全国问题上想的。你说皇帝是个啥心情?

有对比才有发现,和这些人对比,万历皇帝发现,阿玉这孩子那真是个人才,而锦衣卫也让他觉得很欣慰,看看,让他们查什么就查什么,多听话,多忠心,就是东厂都看着比以往顺眼了些。

那么除了这些人,张居正家的人接到这些赏赐又是啥心情?那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啊。他们又不傻,就是傻,世代读书的人家,史书还能少了?就是自己读不明白,张居正这么一个能耐人,死的时候还能啥都不关照几句?若非知道后路艰难,怎么会人一死,这一家子就回了老家?原本战战兢兢的,就想着熬时间,熬到皇帝忘了他们,朝臣忘了他们,好让他们太太平平的度过这一关。不想如今反过来不但是不忘了他们,反过来还给了赏赐,给了定心丸,他们这心情啊。。。

“也不枉父亲费心了一场。”

“大明。。。父亲总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总说忠君报国,总算这心血。。。陛下英明。”

“该去上香禀告父亲,陛下没忘了他。”

除了这些,他们真的已经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都说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的命运,才有了一统六国的雄风,可又有几个人看到商鞅的悲惨结局,有几个关心过商鞅后人的结局?如今陛下能记着给他们一丝庇佑,他们真心感激。

不但是感激,消息灵通,如今故旧依然再朝受到重用的他们,在知道了万历皇帝有关于免税做出的事儿之后,十分利索的就开始一点点的清退那些投献的土地。

作为变法大臣的子女,他们对于这些事儿的敏感度绝对比一般人要高的多。在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联想到以往知道的田亩的税赋数字,他们就已经揣摩出了陛下的心思,既然知道了,即使他们如今守孝在家,即使他们未来出仕艰难,也立马知道该怎么做。如今的他们,没有了那擎天的大树,经不起一点风浪了。再说,他们知道自家这样的,身边不可能没了锦衣卫的人,既然这样,何不利用这一点,再表一表忠心?或许这样的行动,在锦衣卫上报之后,还能为自家换来更多的生机。

他们确实很聪明,做的也确实十分的到位,而万历皇帝在看到锦衣卫的奏报之后,也同样像是他们想的那样,对他们又多了几分好感,甚至在和太后说起的时候,都忍不住感慨张家的心思。

“虽说朕也明白,他们这么做或许有做给朕看的意思,可这么多大臣,也就他们在这么做,从这个上看,张家。。。”

“陛下,忠心为国的臣子还是不少的。”

你这么吐槽让太后怎么说?说别人全是混蛋?怎么可能。朝廷不是皇帝一个人的朝廷,大臣也不能一竿子全打死了,总是要有人办差的不是嘛。

“听说那个秦玉又有新的折腾了?”

扯开这张家的事儿,太后说起了秦玉,作为太后,作为一个曾在皇帝亲政前权势不凡的差点能废立皇帝的太后,李太后很注意如今和皇帝之间的关系,能不扯上朝政的,基本都不插手,免得让皇帝心里有什么疙瘩。说到底她只是太后,而这个太后也是因为这个儿子才有的,所以分寸二字,她很注意。

而皇帝见着太后扯开了,也十分配合,叨叨叨的开始说起秦玉这一连串的折腾。身在局中的人或许看不清秦玉的手段,可作为皇帝,有人将这一连串的合在了一起放到了他的面前,若是他还看不出里头的问题,那这脑子就该被当球踢了。而正是因为看懂了这里头的银钱关系,所以才说的那么起劲。

“朕是第一次知道,这盖房子,给人做置换居然也能挣下这么些银子,这才收拾了多少?那一个百户所五分之一的地方都不到,不但是让那些人

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满意的房子,免去了冬日雪灾的危机,连着他们这些办事儿的人都各个得了好,不说那些匠人们挣了多少,光是秦玉那小子,挣得只怕都不下五十两,赶得上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了,这可是才两个月。就是他们百户也得了好,听说其他几个日子不怎么好过的百户,都寻了过去,朕瞧着,再过上一年出去,只怕那一片都该全成新房子了。”

“不用朝廷出一个子,这么大的事儿就办的这么妥当,面面俱到的,这才是能吏的模样,这样的孩子,陛下,遇上是他的福气,也是你的福气。”

嗯?秦玉能干,合着还是皇帝的福气造成的?这个逻辑。。。好,这么说也能接受,谁让这年头皇帝最大呢,自然什么高帽子都该给皇帝。不过若是这么联想,遇上了皇帝就有这样的福气,那人还读书干嘛?排着队等着见皇帝不就成了?那这皇帝给福气是该灌顶呢?还是该点化?。。。呵呵,想远了点。

老话说得好啊,张了脑子,那就是用来开脑洞的,虽然是想的远了点,不过阿玉确实沾了皇帝不少的福气,比如这会儿,因为太后这一句话,说的皇帝心里舒坦,所以喽,莫名的在某一天,阿玉就又遇上了皇帝了。

所谓事不过三,阿玉这么频繁的遇上皇帝,你说有福气不?最起码在锦衣卫上头知道内情的人眼里,阿玉绝对是很有福气的。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