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南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粮食产量多寡,跟许多因素有关,土地的多少,地力的肥厚,灌溉的条件,耕作的技巧,应对旱涝的能力,以及现有农具的改进……”
所有人都看着赵郢,知道这位皇长孙殿下,肯定还有下文。
果然,就见他环顾左右,笑着道。
“但最重要的,其实还是种子的问题,在现有条件下,要想提高粮食的产量,最重要的,还是要挑选最优秀的种粮……”
内史腾期待了半天,见赵郢说了半天,就说出来一个挑选种粮,心中不由微微有些失望,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重新坐了回去。
见赵郢兀自还没察觉自己已经漏了怯,忍不住提醒道。
“其实,挑选种粮这种事,我们一直在做……”
话没说完,就意识到自己这话有些唐突,有当众质疑皇长孙的不懂装懂的嫌疑,又笑着补充道。
“只是没有找到关键,劳工费力,效率很低,殿下可是又想出了诸如耧车之类,妙绝人寰,惠及天下的办法……”
开始,还只是想给皇长孙殿下一个台阶下,可说着说着,就发现,这种可能性真的极大啊。
完全有可能!
谁不知道皇长孙殿下天资聪敏,发明新式农具,就跟吃饭喝水似的,说不准这会儿已经有了能提高挑选种粮效率,甚至是挑选出更好种粮的办法。
不要说内史腾,其他人其实也都想到了这一块。
始皇帝已经捋着胡须,开始笑眯眯地看着自家这个大孙子,等着他再次惊艳众人了。
这个时代,尤其是在大秦,工匠还不是奇巧淫技的代名词。
始皇帝也从来不觉得,自家孙子会一些墨家的手艺,就降低了身份。更何况,自家这个孙子,这段时间,推出的都是足以流传后世,改变大秦耕种水平的国之利器。
谁知道,赵郢闻言,却笑着摇了摇头。
“奇思妙想没有,不过我这里却打听到了一种,抗旱能力强,生长周期短,可以一年三熟,产量还算可观的新稻种……”
一年三熟!
正捻着胡须,在那里感叹皇长孙殿下这等惊才绝艳的人物,原来也有短处,有不了解的事情的时候,忽然就听到了一年三熟这几个字眼。
激动地手一哆嗦,原本就稀稀落落,没有几根的胡子,都给拽下来好几根。
这要是换了以往,他能心疼死,但此时,却顾不得了,再次腾地一声站起了身形,呼吸急促地看着这位皇长孙殿下。
“敢问殿下,此言当真……”
话没说完,就迫不及待地道。
“敢问殿下,这种新稻种现在哪里……”
没人去留意这位治粟内史的失态,因为大家其实都差不多,就连始皇帝都不由目光灼灼地看向了自己家这位大孙子。
前脚刚刚引进了棉花,后脚这又找到了一年可以三熟的新稻种!
果然,大秦之外也有好东西啊!
赵郢自然不知道,此时自家这位大父,心思已经从稻种身上,转悠到了其他地方,甚至已经开始计划着,怎么再去扩大自己的地盘了。
“象郡象林县——”
赵郢也不卖关子,径直扔出这个地名。
象郡象林县,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占城稻发源地。赵郢所说的新稻种,其实就是后世的占城稻。
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占城稻没有引起统治者足够的重视。
明明大秦对农业的重视,几乎已经到了发指的地步。也在指导农户耕种上,投入了比后世诸多王朝更多的精力,有着更加精细的管理。
而且,占城——也就是象林,现在已经纳入了大秦的统治。
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
但事实上,这种抗旱高产,甚至能一年三熟的稻子,一直到宋真宗的时候,才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这位宋真宗,在皇宫亲自试种之后,直接下令“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各地种植推广,直接把稻子的产量翻了一番。
“苏湖熟,天下足。”
这就是占城稻的功劳,自从,中国的粮食产业中心南迁,而江南也渐渐地成为了鱼米之乡。
“象林县?”
始皇帝有些疑惑地环顾左右,顿时就有一旁的内侍,非常有眼色劲儿地捧过来一卷地图。
始皇帝当众打开,把目光集中到了那一块靠近海边的土地。
象郡,设置于始皇帝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14年,距今已经有了近四年的时间。他自然在地图上,反复地巡视过自己新得的这片土地,只是没想到,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竟然藏着这么好的稻种!
看着始皇帝那不确定的目光,赵郢笑着点了点头。
“不错,象林县。”
“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抗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