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五百二十章 局势(八)【1 / 1】

水木文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在缅甸的情况有些特殊,缅北被远征军控制着,缅南被日军控制着。由于英国人早就跑了,原来的政府机构已经不复存在,日控区设立的政府也管不到缅北,所以缅北现在是实行的军管。

在李恪干预下,缅北的税收很低,甚至农业税都没有。远征军上下和美国人或许觉得没什么,毕竟这对他们影响不大,但在国内一些人眼中却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公司快经营不下去的资本家,纷纷看上了这里。

李恪对此自然不会干涉,反而会鼓励,有了这些逐利的资本家带头,就能继续扩大中国在这里的影响。就像前世,虽然东南亚的华人没有掌权,但却控制着东南亚的经济命脉,懒惰的本地土著,注定比不上勤劳的华人华侨。

所以像张芷英这样的人,并不少,也正是因为他们,缅北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至于消失的缅甸人则是没人去关心。要是去畹町、瑞丽等地去看,就会发现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中国人跨过边境,进入缅甸谋生,都快形成了一股浪潮。或许在远征军收复仰光后,规模会更大。

来缅甸的那些底层社会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国内过不下去的,特别是从沦陷区逃来的那些人,因为没有田地,工作又不好找,积蓄花完了只能冒险来缅甸谋生。这样的人占据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距离较近的西南地区的人,因为税赋太重,才来的。

不过商人中间,大部分是江浙粤地区的商人,西南地区的反而较少。这就是商业嗅觉高低的不同,沿海地区的人在商业头脑方面的确很有天赋,反倒是没有遭受战乱的西南地区,拼搏的激情不高。

“这么说,二姐打算把厂子开到密支那?”李恪下意识问道。

“应该是,今天陪二姐在郊外转了一圈,找到几个合适的地方,说是晚点过来征询一下你的意见。”张芸英回答道。

其实她对这些并不怎么关心,就连李恪的产业她平时也不怎么管,以前还管管,但艾玛来到中国后,产业基本上是对方在打理,她则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她之所以对这些比较了解,还是张芷英给她说的。

听到张芷英想让自己帮忙参考,李恪也就明白对方的打算了。要是在国内,谁不知道她是李恪的妻姐,用不着要李恪亲自去打招呼。但缅甸不同,远征军控制的区域属于军管,而且又没人认识她,要是李恪出面后,不管是远征军的将士,还是外国人也不敢闹事。

想到这并不是什么麻烦事,所以李恪也就答应了。毕竟他也需要用行动来支持这些来缅甸做生意的人,让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顾忌。

。。。。。。

“叔民,我跟延鼎商量过,我们的丝厂计划在缅甸开个分厂,除了生产生丝外,主要生产降落伞。前期规模不大,投资200万法币,要是能争取到更多的订单,我们就扩大规模,甚至可以直接把云南的丝厂搬过来。”李恪除了打仗、理政之外,对于经商很擅长,就从其名下的企业就可以看出来。

现在国内跑的汽车,除了美苏的援助以及战前买的外,剩下基本上都是李恪旗下的汽车厂生产的。甚至在日军占领区也有不少长安汽车的存在,当然这些大都是一些不法分子偷偷卖过去的。

所以关于开设分厂的事,即便是张芷英和丈夫商量好了,也要征询一下李恪的意见。

“订单的问题不用担心,你们产品只要一直保持高质量和较低的成本,我能想办法给你们争取更多的订单。”李恪承诺道。

其实现在中队使用的降落伞都是张芷英家的丝厂生产的,但中队的降落伞需求并不大,而且采购价也不是很高,盈利并不多。不过因为中国工人的人工成本低,加上本就是生丝生产大国{在二战爆发前,日本的生丝在国际上影响力更大,不过战争爆发,自然没法出口至欧美等国},而且质量又有保证,所以李恪才能帮其争取到东南亚盟军以及英印军的订单。

等过段时间,英美等国也觉得中国的降落伞物美价廉后,李恪才能想办法争取更多的订单过来。像这种从欧美等国手上抢订单的事,李恪自然会大力支持,不过前提你的产品不错。

“那就麻烦你了!”李恪答应的如此爽快,张芷英自然很高兴,她自己这边没什么门路,想要获得更多的订单只能靠李恪。

“对了,菁英那丫头怎么没过来,我刚才听芸英说,她不是也想在缅甸开厂吗?”李恪一直比较溺爱这个小姨子,不过对方结婚了他肯定得保持距离,不然会引起误会。毕竟自己可是张芸英和张荔英两姐妹都给收了,在外人看来,自己就算是再收一个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前段时间高志航受了点伤,菁英一直照顾着对方,所以没空过来。”张芷英说道。

“志航受伤?我怎么没听说?”李恪有些疑惑,这没人告诉他。

“高志航视察部队的时候,忍不住去开了一下飞机,结果那飞机降落的时候出了点状况。其实伤并不严重,只不过菁英那丫头小题大做,不放心。”张家几姐妹的关系很好,不像宋家几个兄弟姐妹。

宋霭龄和宋美龄倒是关系密切,不过两人以及宋家其他人跟宋庆龄则是老死不相往来,虽然都在重庆,一年也见不了一两次。

“这家伙,都身居高位还是改不了亲自上阵的习惯。”对于高志航,李恪也比较了解,不过只要没事就行,其他的他也那功夫去管。

不过别看张菁英和高志航两人经常吵架,不过高志航真出了事,张菁英还是很着急。

“菁英也劝过,不过对方根本不听。你要是有空回重庆,好好跟高志航说一声,也就你说的话他才会听。”看张芷英这表情,估计也劝过,不过应该白说了。

“等回重庆,我跟他说说。”李恪直接答应下来,不过回重庆显然短时间不可能,除非发生大事。

张芷英来密支那是有正事的,所以跟李恪商量好后就回了昆明,好跟自己的丈夫确定开设分厂的事宜。或许是张芷英的魄力,前期投资从200万法币变成了400万法币,俨然打算在密支那开办一个规模跟云南丝厂一样大的厂。

400万法币,放在抗战前绝对是巨款,毕竟抗战前法币发行总量也才20来亿。但现在的400万法币,购买力只相当于战前的10万法币,甚至还不值战前的10万法币。

不过即便是这样,这笔投资也不小,可见张芷英的魄力。张家前五朵金花中,可能就老二张芷英和老五张菁英有经商天赋,老三张芸英和老四张荔英倒是有艺术天赋,至于老大好像都不沾边。

周延鼎也是个会做生意的人,所以跟果断的答应了妻子的提议。于是张芷英很快就开始行动起来,跟公司的人商量后就带着一批人选取厂址开始修建工厂。

无论是密支那,还是腊戌、眉谬等缅北地区,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只有曼德勒要平静点,毕竟这里靠近前线,不太安全。

缅北的远征军控制区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在印度,韦维尔同意让斯利姆派兵试探日军后,不过并没有打算从英帕尔对日军发起进攻,而是从东孟加拉对缅甸西部的若开岛和梅宇半岛发起进攻。之所以对这里发起进攻,有两个原因,一是英军认为日军可能以这里为跳板跨海进攻印度;二是这里的日军实力较为薄弱,根据英军的情报,这里的日军只有一个大队约1000多人的部队而已。

日军虽然人少,不过斯利姆却派出了第14英印师负责此次试探进攻。第14英印师下辖3个步兵旅,加上配属的其他部队,总兵力将近两万,面对1000日军,这很有一股大炮打蚊子的意思。

英国人怎么打仗,李恪自然不会管,只要英国人试探出日军的真实意图就行。

不过英军行军速度并不快,或许是担心掌握了制海权的日本海军,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英军战法死板,明明是进攻,却像蒙哥马利那种阵地战。更让李恪无语的是,英军在慢慢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增兵,本来只有三个旅的14师,一下就指挥起6个旅作战,而且后面还有援兵到来。

而此时英军指挥系统内部也出现了矛盾,手握重兵的14师师长欧文少将并不愿意调整指挥结构,让斯利姆介入战役。也就是说,现在14师的行动,斯利姆根本做不了主。

英军这么声势浩大的进攻,日军要是没发觉,才是怪事。虽然日军对英军瞧不起,但也没托大,而是不与英军正面接触,主力撤到若开岛,然后等待援军。

在英军不知情的情况下,日军第54师团师团长片村四八调集两个大队前往若开岛支援当地驻军,另调一个联队的兵力打算穿越英军左翼的丛林绕到英军背后。

双方的战斗看似规模很大,但战况并不是很激烈,而有着兵力优势的英军并没有拿下日军驻守的若开岛。

。。。。。。

“长官,现在局势已经很明朗了,日军进攻印度其实其虚晃一招,他们的真正目标还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日军跟英军作战的只是54师团,独立混成第72旅团并没有参与,至于日军主力的15军和28军并没有西调的迹象。

反倒是根据我们的情报,日军正在加速向15军和28军运输物资,最近几天已经有5艘搭载大量武器弹药的货轮抵达仰光。日军显然在备战,我建议趁着日军还没准备好,先发制人,对密铁拉、达西的日军发起进攻,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王之站在地图面前,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由于史迪威和魏德迈都会汉语,所以王之全场说的汉语,至于其他的美国参谋,则是有翻译在一旁。

“先发制人?不过我们的军队也没集结完毕,而且现在是雨季,并不适合发起进攻。”魏德迈迟疑道。

“正因为是雨季,日军也会这么想,要是我们这个时候进攻,就能出其不意,并且打乱日军的部署。”王之坚持道。

魏德迈还想争辩一下,史迪威则是开口了,“我也同意此时发起进攻,我们答应了英国盟友,应该有所表示。”

史迪威并不是站在军事角度,反而是从政治角度出发,这就能看出史迪威和魏德迈两人的出发角度不在同一个地方。

对于史迪威如此草率,魏德迈有些不满,虽然王之说的有道理。不过史迪威却没管这个,而是看向李恪,“李,要是此时进攻,主攻方向是东线,还是西线?”

“自然是东线。”李恪想都没想回答道。

“为什么不是西线?”史迪威有些疑惑,“西线日军只有三个师团,反而东线有5个师团,这样看以西线为突破口更容易些。而且要是在西线突破,也能策应英军,到时候两军联合,肯定能势如破竹。”

“西线和东线的距离很近,我们要是以西线为突破口,东线日军随后可以进攻我们侧翼,甚至包围我军。”李恪摇摇头,并不认可史迪威的看法。

“不过东线很难突破,日军在这里驻扎了几个月,修建了不少攻势,我们很可能遭到日军强有力的抵抗,这会很耽搁时间,甚至错失战机。”魏德迈也指出了东线的不足。

“所以我们需要想个好的办法,短时间内突破日军东线防线。”李恪认真道。

注:法币可以买两头牛,1941年只能买一袋面粉,贬值多少自己可以大概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