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承心头巨震!
难不成永瑆收藏了两份《化
度寺碑》拓本?以成亲王永瑆对法帖的痴迷,也不是不可能!
这想法让李承精神大振。
拽下一只手套,上手鉴定,从纸张开始。
纸色三分,开篇跋文纸为暗黄楮皮纸,中间拓本纸色深黄为麻黄纸,后记为白青熟宣,与年代间隔,遥相呼应,岁月痕迹,一目了然,非赝品所能仿其神韵。
跋文亦为遒媚楷书,“休性愚,为官不尚察,吏不畏服。不为文,疏于书翰,粗通文墨。唯奉佛静心,尤喜释典。太原、凤翔近名山,多僧寺。视事之隙,游践山林,与义学僧讲求佛理。大中八载,得幸定慧僧铭,咏歌赞呗,惶惶之。偶得率更化度之文,喜不自胜,幽幽赏之,得幸纵横呜呼哉。”
跋文落款为:大中四年裴公美书。
旁落四款印章,分别是“栖禅苦僧”“落日和尚”“清凉建福”“明了”四印。
等等!等等!静静在哪里?我想静静!
李承双手撑着桌面,脑袋一阵眩晕!
没错,他被惊到了!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
是一个人的自述,讲述自己为何得到这份拓本。
大体意思是:我是裴休,性格有些愚笨,当官当不好,下
属都不服我。文学造诣呢,不入流,写字呢,粗通文墨,只喜欢研究佛事,更喜欢研究佛典。在太原、凤翔附近有很多名山大川,做事的空闲之际,我喜欢爬爬山,与这些山川中的僧人辩辩佛理。大中八年,非常荣幸得到为定慧禅师做铭的机会,我心很慌乱,不知该怎么写。这时,有人送来一份欧阳询大师所作《化度寺碑》的拓本,欣喜若狂,独自一人偷着欣赏,然后仿照,灵感喷涌,肆意纵横,做出碑帖……
李承为何惊喜至此?
莫说后面的拓本,单是这个人的百十来字的跋文,就是绝世名宝!
这个人就是晚唐明相、书法大家裴休!
唐代五姓七家河东裴氏在晚唐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不仅官至宰相,更博学多能,工于诗画,擅长书法。其撰写的《圭峰禅师碑》,貌似柳体,然而风格较柳体更为遒媚劲健。
其书法的传世拓本就有《定慧禅师碑》——这只高两米多的石碑,现存于碑现存墨省户县草堂寺!
此碑由裴休撰文并书,柳公权篆书额。
碑文凡三十六行,每一行六十五字。书法近似柳体,型态较柳公权更劲健,有欧体之骨,笔法严谨方整,结构精密劲紧,书风兼有刚柔,是晚唐佛寺碑铭精品之一。
这块石碑是国家一级文物!
石碑已经是国家一级文物,那只是翻刻,这份亲笔跋文,又该如何评级?
头晕之后,继而是狂喜!
这金方南捧着金饭碗不要,要什么自行车?
至于那四枚印章,李承也认出来——草堂寺的签押!
签押是印章的一种,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公司章”体系中的“法人章”。
在唐朝,寺庙建设是需要官府审批督管的,寺庙经营者,也就是方丈或者首座主持,需要对寺庙活动负全责。因此,每一届主持或方丈上任,都需要给官府缴纳自己的签押作
备案。
“栖禅苦僧”“落日和尚”“清凉建福大德同辉”“明了”这四印,或是主持,或是首座或寺庙的四种签押。
草堂寺,原为南北朝十六国后秦高祖皇帝姚兴的逍遥园故址、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译经之地,是丝国首创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坊,曾名大寺,后改称草堂寺,
唐宪宗敕令重修草堂寺,名僧圭峰宗密禅师住持草堂寺,大事修葺,在此弘扬佛法,大振宗风,中兴草堂,改名为栖禅寺。
唐末农民起义,寺庙被毁,有澄心禅师率领一帮僧侣,固守旧址,伽蓝依存。
栖禅苦僧,就是澄心禅师的字号。
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尊唐国号,草堂寺得复建,智园禅师主持草堂寺。
智园禅师孤身一人在傍晚赶到草堂寺,落日余晖照在他身上的深红伽蓝上,光芒四射,法相庄严,信众拜呼“落日和尚”。
“落日和尚”即智元禅师的签押。
“清凉建福大德同辉”,应该是寺庙签押——等同于公司“公章”。
宋乾德四年966年,朝廷对草堂寺进行大规模重修,改称清凉建福院,赏赐玉册,签押、文牒、伽蓝等。
“明了”印,也有经史记载。
金明昌四年1193年,金国护国师,华严宗禅师辨正大师来到草堂寺,增修讲所,梁栋宏丽,楹檐宽敞,复称草堂寺,曾建亭覆护罗什舍利塔。
“明了”,为辨正大师的字号。
从这四枚签押,李承隐隐有所猜度——这份国宝级文物,为何一直没录入史册?
盖因为,它一直被草堂寺秘藏,成为镇寺之宝!
如果其它五份钤印,也与草堂寺有关,那么,自己的猜测无误。
只是……这份草堂秘宝,怎么就落在永瑆手中?而且还没被他记录自己所出的各种法帖集中?要知道,永瑆最喜欢的就是临摹、翻刻各类法帖,集合成册。
谜团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