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542章 余杭何家【2 / 2】

炎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玉梳出在在丝国其实挺早的,襄汾陶寺遗址、红山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都有发掘,但这些地方的玉梳,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脆!”

“原因很简单,当时制玉的工艺全靠手工,想要片开一根根锯齿,需要用火烤,这就让玉石变得很脆,因此,单薄的玉梳锯齿,根本就不实用!”

“那为什么还制作玉梳?”何君的性子较急,问话又快又脆。

李承看了她一眼,“先说梳子。梳子的制造者,《尚书》中记载,为黄帝的妻子之一方雷氏所发明,‘取木拟鱼骨,成梳’”

“考古发掘显示,这段记录是可能是错误的。红山遗址中曾发现一座女

神庙,同时还发现丝国迄今最早的玉梳。考证得知,这把玉梳距今五千年,比黄帝所生存的年代早五百年!”

跟随老师身边有些年头,李承身上或多或少也养成文人的某些特性——喜欢引经据典,扩散说事,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

不过,他说的内容还是挺吸引人的,没人觉得枯燥。

“《尚书》记载的信息可能有误,但它记录的一点是对的,当时生活中用的梳子是木质的。古人又没有洗发水,不经常洗头,头发容易打结,木质梳子有韧性,又结实,最为合适。”

“那么正如何小姐说的,为何要制作玉梳?”说到这,他稍稍停顿了会,何君

点头应和。

“从红山女神庙玉梳发掘方位,基本可以断定,玉梳为随陪之物,也就是随葬和陪葬用品,专门用来作为地位崇高的人,死后的随葬品。像这种随陪之物,一般都贴身放置,也就是插在死者的发髻中。那件玉梳,如果是真品,也肯定和死者身上佩戴很久,你们还会要么。”

两女买玉梳,只是好奇,另外梳子给人的感觉偏女性化,所以才有买的心思,听李承这么一说,再想想戴在死者头上……打了个寒颤,连连摇头。

“那……玉梳一直是随陪之物?”何伯比两女专业很多,问出自己的疑问。

“到了商周时期,就不再是专属陪葬之物。那时制玉工艺有所改进,不再用火烤,玉质硬度上来可以进行简单头发梳理,但玉梳更主要的功能还是玉质头饰,也就是插在发髻上做装饰的,偶尔会用它来梳理发梢。到春秋战国,玉梳制作越来越精美,装饰和实用并举,到秦汉时代,玉器饰品种类越来越多,玉梳慢慢的偏向实用器,也就是梳头。”

“唐代乐府诗人元稹有过一首诗,写道,‘玉梳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瑇瑁筝。’说的就是他妻子帮他梳头的情景。这时的玉梳,已经完全成为实用器。”

李承将玉梳的发展过程,用两女能听懂的语言表述一遍,准确性上自然要差一些的。

“嗨,阿月,这男人真不错,懂得真多,你可要看紧啰!”何君突然又冒出一句。

秦月正出神,想象着元稹妻子为丈夫梳头的画面,被这丫头一惊,顿时面红耳赤,恼怒道,“你个疯丫头整天瞎说,看我不撕你的嘴!”

天色已亮,看看时间,快六点了,李承建议道,“何伯,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喝杯茶?吃点早点?”

带着两女,根本

没法看货,好在今天也算有收获,俩女的心思更不在鬼市上,何任点点头。

何君有一辆黑色桑塔纳,载着秦月前面带路,何任被李承请上车,随行。

闲聊几句后,李承大吃一惊!

这位何任何伯,竟然是良渚文化的发现者之一,和终身研究者何天行先生的嫡亲胞弟!

余杭何家,世代名医。何任的父亲何公旦,精于医学,擅诗词,江浙近代名医。

何任的三哥何天行,于复旦大学文学系四年级学生时期,就开始研究散落在家乡周边的古物,并敏锐地意识到了杭县良渚民间的石器、玉器和陶器决非一般器物,良渚一带一定存在一个优秀的古文化遗址。

何天行另一重大发现则是对良渚文化中的“图形文字”认定。

1935年冬,何天行先生在良渚踏看遗址时,发现了一只椭圆形的黑陶盘,上面刻有十几个符号,经过与甲骨文、金文中的符号对照分析发现,其中有七个在甲骨文中找到了同形字,又有三个在金文中找到了同形字,因而断定这些符号为初期象形文字。

因此,何天行先生又被誉为“良渚黑陶文字的第一人”。

二十四岁完成《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一书,中碧水语对照发行。

此老一生精研良渚文化,遗憾,十年前去世。

何任是家中老幺,继承家学,曾担任二十五年的江浙中医学院院长一职。

别看他今年七十五,可腰直背挺,皮肤白皙,精神矍铄,温文尔雅,几道浅浅的皱纹,让人感受不到他经历的风霜,似乎连六十岁都不到!

何伯的二姐夫更有名,一代国画大师潘天寿!

早点就在良渚街道一家茶楼吃的,当听说李承吃完饭就要走,两女及何伯都愣了片刻。

“这么急?”秦月脱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