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17章 圣心难测【1 / 2】

高粱河车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涿郡,原本是东征辽东时候天下精兵的集结之所。在得知杨巡叛乱之后,也成了大军回师的必经之路。

慕容英令征东大将军慕容定和辅国大将军段义弘的主力,以及镇东将军高晃的水师,迅速回撤。

令左将军郑果率军殿后,自率大军迅速通过了渝关,并在涿郡上了船,开始南归之路。

而为了迅速回师,军资、器械堆积如山,皆弃而不顾。左将军郑果率领的后军数万人被高句丽追随抄击,羸弱数千人被杀。

皇帝乘坐的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上有四层楼,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房一百二十间,下层为内侍居处。

如此大的龙舟,看起来有四五层楼高,运河两边帮助拉纤的民夫就有数千人。

最上层正殿内,慕容英凭栏而立,望着外面的堤坝上的柳树久久不言,身后站着的内侍冯谨也一言不发。

在皇帝身边侍候了超过快二十年,从一个没品级的小宦官到如今的权倾禁中的内侍令,哪怕是皇后,也没有他待在皇帝的身边的时间长。

能够在一个喜怒无常的皇帝身边一路升迁,二十年屹立不倒,冯谨自然是对慕容英无比了解。

圣人在等,等洛阳方面的消息。

而且这些时日以来圣人还很焦虑,所以才会一直不召见大臣讨论军机。

还有些怕,怕这些那些人精一样的大臣看出来他的焦虑和底气不足

而在正殿外的甲板上,尚书令段世桓,中书令柳壑,侍中慕容惠,兵部尚书薛楚,户部尚书崔固安,大理寺卿薛知运,左羽林将军慕容芝等一众随侍大臣都在等候召见。

这些大臣都是跟着慕容英从征辽东而去,没想到几月的功夫就又要随着慕容英回去了。

卫尉卿李源是从怀远跟上队伍的,当时就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办事勤勉”。

却对于他密奏杨巡可能谋反之事只字不提。李源也明白,圣人必然是不会把这件事拿开说的。

毕竟有人提前预警杨巡谋反,还上了密奏,圣人也见到了不过没当回事,这事对圣人英明神武,睿智多谋的形象可是有一定影响的。

所以对于自己上过不,他就没上过密奏。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下次出征,老夫应该不成行了。”

年近七十的段世桓看着运河水面突然感叹了一句。

一旁正值壮年的中书令柳壑道:“段公何处此言,您老身体康健,精神矍铄,圣人和大燕,还都得倚重您老呢。”

段世桓笑着摇摇头:“老而不死是为贼,我年近古稀,精神不济,等这次平定叛乱之后,就会告老致仕,这庙堂诸事,辅弼圣人的重任,还要诸公努力啊。”

这位段公,是真的觉得自己该退了。

虽然他自觉身体康健,即便在活个十年八年都不成问题,但月盈则亏,从先帝时候就开始担任宰相,他可是与已故的司徒、太师楚国公杨素共事过。

现在杨素的后人造反作乱,肯定是成不了气候的,等大军回师,一月只能就能平定叛军。

杨家的下场也不必多想,必然是要夷其族的。

虽说这是自作孽不可活,但杨家走到今日这一步,也不单单是杨巡野心膨胀。

若不是慕容英步步紧逼,持续打压,想必杨家也未必就会铤而走险。

而段氏自太祖开始就是一等高门,现在的辅国大将军令支王段义弘就是他的侄子。作为鲜卑贵胄,和慕容氏的关系比起汉人大族杨家肯定是更为亲近的。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形势在不断的变化,经过杨巡这场叛乱,慕容英的猜忌之心肯定是更胜以往,所以急流勇退谓之知机,还是早点抽身朝堂的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