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吃完蟹宴, 再过一天就是开学的日子,也是春妮小摊子改头换面上新品的头一天。
因为决定在码头好好干下去,春妮原本临时支的摊位再不能跟以前一样随便糊弄。开学的前一天, 她带着夏风萍和李德三两个人去先行布置了一番。
德三说他会扎草棚顶子, 春妮让他提前几天找几个拾荒的难民,在城西近郊处收来一大捆稻草, 耆草和白茅草晒干,让德三在家扎成几大块草棚卷顶。她自己则去苏南淘到几根烂木头打出四根木桩, 架出一个简单的房梁, 将草棚卷顶往上一铺, 再拿红纸剪出“恭喜发财”四个字分别贴在四根立柱上,一个简单的棚子便做成了。
开业那一天, 方校长从朋友那里借来的菊花没来得及还回去,正好方便了春妮“假公济私”。她请两位留守的男老师帮忙, 搬来几盆红红的蟹爪菊围簇在中央,再用几盆金金的金丝菊点缀在南方财位。
这样一布置,就有闲人围上来问:“小顾姐, 忙活啥呢?”
因为倭国军队就在三百米开外,炮仗是不敢放的。离江浦码头这么近, 万一倭国人以为你在打枪, 过来找茬怎么办?夏风萍找到个没用过的洋铁皮盆子翻过来,临时用个扳手当锣锤,“邦邦邦邦”地叫开了场。
“告知各位父老乡亲,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凉粉摊子就正式转了行。咱们转行做什么呢?包子,馒头,胡辣汤, 都是我们小顾姐的手艺,是沙北省最正宗,最实在的口味……”
别说,夏风萍豁出去的叫唤这一出,效果还真不错。没一会儿就来了些人:“小夏姐,包子馒头我们都知道,胡辣汤又是什么?”
夏风萍捅捅春妮,春妮给盛出一碗让众人观看:“胡辣汤是我家乡的汤食,咱们力夫们苦啊,大冷天的在江上吹冷风,上码头干活,这时候肯定最想喝口热乎的汤,对不对?我做的胡辣汤,汤鲜味辣,喝一口,从嘴里暖到心里,要不要来尝尝?对了,里头还搁了肉呢。”
她这么一说,有人就退缩了:“原来是辣汤啊?那对不住了,我不吃辣。”
江浦码头这一带
的力夫按地域大致分分为三类。一类是因为苏北水灾逃荒来的苏北人,再一类则是因为北方兵乱逃来的北方人,第三类才是本地下层百姓。春妮先前作过粗略的调查,这三类地区的人的确都没有嗜辣的风俗。
这会儿她不慌不忙笑道:“大哥,你别急啊。我的这个辣汤可不是用的辣椒调味,而是用的胡椒。你不吃辣椒,胡椒能吃伐?这天一天比一天凉,咱们在码头做苦力的,多穿两件衣裳怕磨坏,再不吃的喝得暖和点,身子骨哪熬得住?”
“那……一碗多少钱?”
“不贵,三分钱。”
“哟,跟你那凉粉一个价?三分钱卖得这么低,你不赚了?”
春妮笑道:“凉粉只是个吃着玩的玩意儿。胡辣汤是要当成主食的,大哥们偶然买一碗三分钱的凉粉能消费,若是我胡辣汤卖五分钱,你会不会天天来吃?”
“五分钱,跟杂合面馒头一个价,又不顶饱,那我还来吃什么?小顾姐,你家馒头怎么卖?还卖七分钱一个?”
“哪啊,说了要在这扎根做实惠生意,可不敢再卖贵了叫大伙戳我脊梁骨。不瞒大家,我们家如今做的也是杂合面馒头,一个五分钱,不过在我这吃馒头,这些泡藕,泡黄瓜,泡萝卜和小咸菜,大家喜欢什么搛什么,随便吃。”
“不错不错,小顾姐这么实惠,那我陈老三肯定要来捧个场。给我一碗糊汤粉,两个杂合面馒头。”
这位陈老三是码头的一个小管事,时常来她这喝凉粉。因为是熟客,有时候春妮有多余的蜜饯果子,会给他多加几个,当作是老客福利。
他也很会做人,喝完一口胡辣汤,大声赞道:“好喝好喝,还真有肉啊?小顾姐,这里头是什么肉?”
春妮脸红道:“不过一点鸡杂和羊杂,大哥别嫌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