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小宝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大家都想多了,时至今日的老耶律在政治上已经没什么影响力,辽国病入膏肓他也管不了了,他随萧皇后出使只有一个用意:他知道身体越来越不好,作为汉人想最后来南朝看一眼,顺便见见还活着的老友。
这除了是老萧打击政敌的手段,对于萧的里兰也至关重要。因为耶律俨的存在,导致了辽国汉人进入了核心政治圈,一起共治辽国。于是人都是自私的,这个问题上作为辽国“八旗子弟”的萧族,自然见不惯。萧族当然不想汉人进去契丹的核心政治圈。
妈的这又是一次龌蹉的行为,萧的里兰来这一手,除了表示大度外,还想借用这类似“认祖归宗”的事,彻底把李俨的一生否定,排挤出辽国的核心政治圈外。
是的之前的议礼局就是蔡京的尝试。
首先是被蔡京的恶政锡钱,把北宋的最后一口元气推向深渊了。
于是萧皇后就打算借用这一事件,让老耶律的赞礼在汉人的正宗——汴京举行。
此番耶律俨随萧皇后出使,在辽国内部政治上,被理解为了监督萧的里兰的行为,辽国官僚们认为老耶律害怕萧的里兰丧权辱国,于是耶律俨拖着病体,倚老卖老,找天祚皇帝强势要求要一同出使。
经过了整顿的《汴京时报》以懒洋洋的语态报道:枢密使张叔夜、中书侍郎梁子美、高方平一同出席了追悼会。
不好的在于老耶律和苏辙一样是值得尊敬的人,这样去利用一个过世的老人,似乎显得不地道了些。
“万吨大船首航,大宋恐成最大输家”。
任何战争的成功其实都是生产力的成功,有能力颠覆传统,进行生产力进化的人一定是领袖。此点上,阿骨打是个成功的人。
正当高方平在yy着老苏要求太高、我大魔王官瘾还没有过够的时候,忽然传来噩耗:苏辙在路途上病逝了。
这真是要求太高了,他倒是做了一辈子的官圆满了,于是就开始装逼了。然而我才二十多岁不是,他就怂恿我去得罪赵佶。得罪了赵佶后还是可以做官的,然而想过宰相瘾就至少要等到赵桓登基了。
可见老蔡控制力之差劲,他为了抓权,算是引狼入室。道士就是老蔡这次改革的推动者。
这些便是萧的里兰写给高方平的私信内容,严格来说萧家和耶律俨是政敌,不过萧的里兰打算在这事上装逼一下,于是希望高方平帮忙,在汴京以盟国的立场、以汉家正统的身份,给耶律俨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
见过苏辙之后,高方平触动还是挺大的。老头竟然忽悠我,让我小高也去风险牺牲,则简直是教人卖户口册好不?只许我这么忽悠人,不能有人这么忽悠我。
来到中堂的时候,他们汇同了各部堂官以及随员,近五十个中书的官员,看似已经热闹了一阵了。
天祚皇帝真拿他没有办法,这家伙虽然是汉人、却是个叔父一般的存在,道宗皇帝亲自任命的辅政顾命大臣,于是哪怕此举显得有些不给皇后和萧家面子,也只得同意耶律俨随同出使了。
不过那些是历史,现在是高方平的演义,关于辽国和女真的问题也被高方平给初步按住了。那么目下看,世界就算乱了起来,程度和烈度也是有限的。
是的老耶律除了是苏轼和苏辙的好友,还是一生的文友。
然而又重新回到汴京时报任职的李清照最喜欢和自家报纸对着干了,专门为此写了一篇专栏讽刺刘正夫。
于是,就形成了汴京时报的新规矩。
汗。汴京时报被老张骂的鸡飞狗跳,人家自来都只报常委的名字,其他都归类“随行官员”就完结了,这是版面所决定的,否则等把一串官员名字写完了,就没有地方写其他了。
这边苏辙的追悼会才结束,另一边,正在来访路上的辽国使节团也出幺蛾子。有辽国快马使者来汴京送信:此番受辽皇委派、随萧皇后一同出访的大辽国北府参知政事、北府枢密副使耶律俨在路上病逝了。
老蔡不喜欢苏辙,不过还是送来了花环,赵佶没来,也送了花环外加追封。
每一次的改革,都会其余别有用心的集团大肆利用,在其中浑水摸鱼。那么历史上政和二年蔡京的这次官制改革,很显然就被道士利用了,所以就出现了历史上这次改革之中,道士官也位列朝品的蛋疼事。
否则历史上过渡到了奇葩的政和三年之后,大宋民生和政治形势急转直下的同时,辽国进一步失去控制力。而政和二年心生了肉刺的阿骨打,恰逢政和三年哥哥乌雅束过世,阿骨打走上前台。
其实说穿了,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后世的高方平游戏打多了,也会梦见打游戏的,甚至梦见成为游戏角色。所以赵佶梦见太上老君肯定是真有其事,但那个什么也说明不了,只说明了当时的形势下、皇城里一群道士天天在洗脑,赵佶信了这些东西后并投入进去了。
辽国也同样,一大群药丸党整天说宋国的空气比辽国的新鲜。唯一不同的在于他们不敢骂老萧,因为老萧会和谐他们。在大宋猪肉平虽然也维稳,却是脾气真比老萧好些的。
因为高方平的强势不可阻挡,蔡京放弃了挣扎,放手了政治。既然打算安全退休了,他当然就不继续折腾各种钱政、各种官制改革了。既然不折腾了,不做不错,老蔡他当然也就不会被道士利用了。这叫无欲则刚。
然后安抚老苏的家人别急,走完了程序他的遗体会有高方平顺路带进四川去安葬。
其次呢,历史上的蔡京又在今年装逼,大肆改革官制。他改革管制的初衷是为了夺权,因为国家的日子不好过,宰相的工作也就不好做,自然不服他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大宋的规矩是不剥夺官员的饭碗,也就是原本的官是不能动的。于是呢,就继续成立各种各样的领导小组,走大宋政治的老路,架空原有的官署和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