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 72 章 苏家的年和刘家的年【1 / 1】

清心的向日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晓丽给苏家添了孙辈里的第一个大胖小子,生的还是苏家的长子嫡孙,顺理成章地就成了苏家的大功臣。

身为公婆的苏春江和苏白氏简直乐开了花,逢人便喜滋滋地炫耀大孙子如何如何,连大孙子的屎尿屁都能乐滋滋地夸赞半天。

苏白氏不仅天天抱着热乎乎的大孙子不撒手,怎么稀罕都不够,而且还使唤着已经15岁的小闺女苏爱云,鞍前马后地贴身伺候周大功臣坐月子,端水端饭,提收尿桶,清洗尿布……苏白氏盯的格外仔细,生怕照顾不好周晓丽,少产了奶水,饿着了宝贝金孙的肚子。

苏家人对周晓丽照顾的无微不至,连带着对周晓丽带来的两个小拖油瓶,态度也缓和了不少,偶尔也分一点疼爱给他们。

而身为丈夫的苏长江,内心的喜悦更是难以言表。年近四十的他,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迎终于盼来了心心念念的宝贝儿子,恨不得将大功臣周晓丽给供起来。

向来嗜赌如命的苏长江,这次仿佛变了一个人,破天荒地连续一个月都没有出门赌博,白天黑夜守着媳妇儿子,颇有一副要金盆洗手、洗心革面的架势。

这让向来抓不住苏长江影子的苏家老两口喜出望外,逢人就夸宝贝孙子,夸周晓丽是苏家的福星,不仅能管住男人,还能为苏家延续香火,比那个十年都生不出个蛋来的前儿媳刘庆华,真是好了不知多少倍!

苏家一片喜气洋洋,除了被迫不得不照顾后嫂子的苏爱云。

苏爱云天天陷在小孩子的屎尿窝里,就着冷水涮洗尿布,拆洗晾晒大人孩子脏污的衣服和铺盖,还要给周晓丽当个使唤丫头,天天被支使的滴溜溜转,心下暗暗叫苦,却又不敢不从。

苏爱云是有些小精明在身上的,苏家重男轻女又多子女的恶劣环境,造就了她从小就会看人眼色的本事。比起憨直愚钝的五姐苏爱霞,苏爱云不管在性格还是为人处世上,都比她要圆滑的多。

但是再圆滑,苏爱云还是没办法对抗爹娘大哥摊派给她的各种力气活。

苏爱云4岁时前嫂子刘庆华就嫁了过来,从那时候起将她一手养大,一直照顾了十年。虽然她是个丫头,在苏家也出了不少力,但都是相对轻省的活,大部分重活累活都被老黄牛刘庆华给包圆了。

自从刘庆华分家,苏爱霞出嫁,苏长河也分家单过后,苏家担水做饭、喂猪牛牲畜的杂活就全落到了她一个人身上。

即便再有眼色,即便再会偷奸耍滑,苏爱云也没有施展的地方。因为横竖这些活都得她一个人干。不管愿不愿意干,到最后都得她一个人干,干不好还会挨批挨揍,又没个搭把手的,她能去哪里耍滑头?

原来大哥苏长江也不怎么在家吃饭,天天跑的连个影子也抓不住。少一个人吃饭,她还能少忙活一些。谁知道后来苏长江竟然在外面搞大了寡妇的肚子,还跟提溜马泡瓜似的,又带来了两个能吃能喝的拖油瓶,不能干活不说,还天天跟她抢吃抢喝。

爹娘虽然不待见周晓丽和她的两个拖油瓶,但是却稀罕周晓丽的肚子。为了肚子里的孙子,指挥着她这个小姑子,跟在后嫂子周晓丽的屁股后头没日没夜地照顾。因为有她的照顾,周晓丽进门后连块毛巾都没洗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的比娘娘都娇贵。

她还想着等周晓丽生了孩子她就能歇歇了。毕竟哪家儿媳妇生孩子,不是当婆婆的忙前忙后地伺候月子、照顾孩子,不可能再指望她这个没啥经验的小姑子去照顾吧?哪想到周晓丽都生了,亲娘苏白氏却叫她去伺候月子和孩子。

她还是第一次照顾产妇和孩子,月子里的小孩睡不踏实,有点动静就醒,一晚上要醒好几次,饿了渴了尿了都得她起来照顾;周晓丽起夜也叫她扶着,累的她眼冒金星,黑眼圈也都出来了,却不敢出声抱怨。

当婆婆的苏白氏在外面耍着疼媳妇疼孩子的嘴上功夫,却把照顾人的活都支使她去干。

当丈夫的大哥苏长江虽然憋住了没出门,待在家里却只知道等吃等喝逗弄孩子玩,连搭把手的力气都不舍得出,还不如出门不回家的好,多一张大嘴要吃饭,害的她天天要多忙活很多活。

……

苏爱云很委屈。

……

但苏爱云的委屈,苏家没一个理会的。

虽说这两年苏家闹了不少幺蛾子,让村里人看了不少笑话。但现在的苏家,不但出了个未来的国家干部苏长海,还又添了个新鲜出炉的大胖孙子。

人家说人生有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他乡遇故知,后两样喜就算了,现在的苏家可是占了金榜题名、添丁进口两大喜。

苏家一片喜气洋洋,连苏长海托人捎信说今年不回来过年了,都没有冲淡苏家的喜气。

……

而苏妍家却是另一番景象。

苏长江的两个媳妇,都住在同一个村里。

农村没有秘密,苏家老院的动静,再加上苏白氏在村里的大肆宣扬,刘庆华自然免不了被拉出来让人比较。

有的说刘庆华生不出儿子,没有福气,白给苏家出了那么多年牛马力,分家时除了几亩地,连个家什都没分到;而周晓丽虽然是个寡妇,但肚皮争气,给老苏家生了个大胖孙子,一家人都给伺候月子看孩子,比刘庆华有福气多了。

农村能生儿子的和没有生儿子的,人们对待其态度的区别很大。

由于封建老观念作祟,农村人都想生儿子。不仅是因为儿子是家里的劳动力,更是因为儿子才是家族的传承者,血脉的延续,未来的底气……没有儿子的家庭,香火就在这一代中断,也就成了人们口中的“绝户”,在村里是被人看不起的。

女孩是没有继承土地、宅基地的资格的,两口子百年之后,出嫁后的闺女是没有资格分享娘家的土地资源的,这些土地资源要么被兄弟旁亲瓜分,要么被村里收归集体,再重新分配。

到时候没有儿子的家庭,就彻底在村里断了根,连清明、十月初一上坟日,连个烧纸的人都没有。

所以哪怕苏妍再优秀,再有出息,也挡不住人们背地里议论苏长江没有儿子,也挡不住人们背地里嘲笑刘庆华生不出儿子。

刘庆华也是人,也是个农村女人,在农村生活不可能对这些议论无动于衷,尤其是现在有了活生生的对比对象。

刘庆华情绪很低落。

徐老太太活了一辈子,前半生锦衣玉食,后半生跌落尘埃,人生的大风大雨、大波大浪都扛过来了,自然早就看开了一切,刘庆华这点事在老太太眼里连个毛毛雨都算不上。

但她也理解刘庆华的难处,不停地开解,却依旧难释刘庆华的失落。

……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苏妍回家过年。

寒假后,部分好学的同学,向学校和班主任申请,滞留在学校跟着苏妍又学了近两周的英语,临近过年才放苏妍回家过年。

学校和老师自然对学生们的勤奋好学而喜出望外,学生们多学一点,苏妍多指导一点,将来考上高中的学生就多,对学校的升学率和声望就越是有益。

于是,等到苏妍回家过年的时候,苏妍就发现了家里的低气压和刘庆华的闷闷不乐。

……

苏家的年味,充满了志得意满、喜气洋洋;刘庆华家的年,则冷清寂寥、沉郁寡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