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生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介琰,这位神秘的隐士,其籍贯如同他行踪一般飘渺不定,无人知晓。他只身于建安郡的方山之中,那里云雾缭绕,仿佛天地间的一片净土,远离尘嚣,与世无争。介琰的师父,是被人们尊称为白羊公的道家高人,他在这片幽静的山谷中,传授给介琰道家的精髓——“玄一”、“无为”等深奥学说。介琰天赋异禀,不仅将这些学说融会贯通,还掌握了变化身形、隐去踪迹的奇异道术。
一日,介琰云游至东海郡,途经吴国的首都秣陵。这座城市繁华喧嚣,与方山的清幽形成鲜明对比。介琰本想匆匆而过,不料却意外地与吴国大帝孙权相遇。孙权,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对介琰的奇异道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盛情邀请他留在秣陵,并特地为他建造了一座道观庙宇,以供他修行传道。
道观庙宇落成之日,孙权亲临现场,对介琰表示了极高的敬意。他说道:“介琰先生,您的道术高深莫测,寡人慕名已久。如今这座道观庙宇,便是寡人对您的一点敬意。希望您能在此安心修行,传授道法,造福百姓。”
介琰淡然一笑,道:“大帝厚爱,贫道感激不尽。然而贫道云游四方,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恐怕难以长居此地。”
孙权闻言,连忙说道:“先生勿忧,寡人并非要限制您的自由。您随时可以云游四方,只是希望您能时常回来,指点一二。”
介琰见孙权如此诚恳,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他便在秣陵的道观庙宇中修行传道,偶尔也云游四方。
孙权对介琰的关怀无微不至,一日之中多次派人前往道观庙宇问寒问暖。然而介琰却行踪不定,时而变成小孩在市井中嬉戏,时而变成老头在街角晒太阳。他从不接受人们的饭菜,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一般。
孙权对介琰的道术愈发好奇,便向他请教:“介琰先生,您的道术如此神奇,能否教寡人一二?”
介琰微微一笑,道:“大帝乃一国之君,应专注于治国理政。道术乃旁门左道,恐怕会分散您的精力。”
孙权闻言有些不悦,但并未表露出来。他心想:“我乃一国之君,怎能被一个道士轻视?”于是他便暗中观察介琰的行踪,想要找到他的破绽。
然而介琰的行踪却如同鬼魅一般难以捉摸。孙权派人四处搜寻也未能找到他的踪迹。这让孙权愈发好奇和不满。
一日,孙权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和不满,对介琰说道:“先生既然不肯教寡人道术,那寡人也不再强求。只是寡人有一事不明,想请先生解答。”
介琰淡然说道:“大帝有何疑问?贫道愿闻其详。”
孙权道:“先生行踪不定,如同鬼魅。寡人派人四处搜寻也未能找到您的踪迹。不知先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介琰微微一笑,道:“大帝可知‘无为而治’?贫道行踪不定便是‘无为’的一种体现。世间万物皆有其自然之规律,贫道只是顺应自然而行罢了。”
孙权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心中仍有些不甘。他想:“我若不能学会这道术便罢了;但若能学会却不去学岂不遗憾?”于是他便决定再次向介琰请教道术。
然而介琰却仍然不肯教他。孙权心中愈发不满,终于在一次宴会上发作出来。他怒道:“介琰!你既然不肯教寡人道术,那寡人留你何用?来人哪!将他绑起来!”
侍卫们闻言一拥而上将介琰绑住。孙权又命令身穿盔甲的士兵拿箭射他,想试探他的道术是否真的如此神奇。
然而当箭矢如雨点般射向介琰时,却只见缚他的绳子还在原地,介琰的身体却已经不知所踪。士兵们面面相觑,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孙权也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介琰的道术竟然如此神奇,连箭矢都无法伤他分毫。他心中既震惊又懊悔,连忙下令停止射箭并派人四处搜寻介琰的踪迹。
然而介琰却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孙权心中懊悔不已,他知道自己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失去了一个难得的高人。他叹息道:“寡人真是愚不可及啊!竟然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失去了介琰先生这样的高人。”
此事过后,孙权对道家的学问更加敬畏,也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懊悔。他时常想起介琰那飘渺不定的身影和神奇的道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向往。
而介琰呢?他云游四方,继续传授着道家的精髓。他时而出现在山林间与鸟兽为伴,时而出现在市井中与百姓为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无为而治”的真谛,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