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探班【1 / 2】

慎思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乐乐的事打底,陈小旭的心里也敲响了警钟,知道不能把孩子逼得太紧了。

就是不知道乐乐知道,自家老爹拿着他当反面教材的话,该作何感想了。

其实,乐乐现在也挺不错的,前两年叛逆了一段时间,也在离家出走的时候,尝到了社会上的辛苦,回来之后,消停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没放下自己的摇滚梦。

不过,经过了离家出走的事情之后,赵铭铭也改变了态度,从原先的反对,变成了支持,主动掏钱帮着乐乐成立了一个音乐工作室。

现如今的乐乐,已经是国内小有名气的音乐制作人了。

除了他自身的天赋不错之外,当然也少不了家里的支持,他老爹是国内娱乐圈的大佬,想要帮着儿子在音乐的道路上有所成就的话,那实在是太容易了。

转天,易青就和陈小旭一起去了北北的学校,母女两个经过了一番长叹之后,也真正冰释前嫌,相拥而泣。

易青反倒是成了多余的,人家母女两个约着一起去吃午饭,还把他老易头儿给甩下了。

这可上哪说理去!

本来想回家的,可是想到到家里也没什么意思,便吩咐刘星开车去了怀来。

何情正在这边拍戏呢!

自打演了冯裤子的那部《没完没了》之后,何情直接开启了事业的第二春,这些年,演员的工作一直都没放下,每年都会有一两部戏。

虽说到了她这个年纪,演主角已经没可能了,但是何情对演戏的热情不减,阿姨,妈妈,这类的角色接起来也是兴致勃勃。

何情现在拍的这部戏的导演是赵保刚,这老哥们儿当年拍了《战狼》之后,拿奖拿到手软,可是在拍完了《战狼2》,休息了一段时间,重新拿起导筒,却出人意料的选择回到了电视剧领域。

用他的话来说:“拍电影的节奏太快,我得始终逼着自己往前走,而我这个人懒散惯了,也习惯了慢节奏的生活,还是电视剧更适合我!”

这些年,赵保刚也拍了不少好作品,特别是他的京城青年三部曲,在国内电视剧市场上,火得一塌糊涂。

让无数年轻人痴迷,不过在易青看来,无论是《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还是《京城青年》,全都是矫情当中带着扯淡。

也就什么都不懂的小年轻喜欢这调调,尤其是《奋斗》这部戏,播出的时候几乎是垄断了所有的电视台,让观众都没得选择。

易青前世看过,这辈子也看了,不过看了以后才发现,在这里面,谁特么真正的奋斗过?

奋斗这个字眼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但内容却空白一片,感觉就像是一帮250在那瞎鸡儿折腾,完全体现不出中心思想。

在易青看来,这个片子应该改了个名字,直接叫《青春狂想曲》就行了。

真要说奋斗过的,整部戏里也就向南和露露两个人,向南奋斗是为了让杨晓芸过上好日子,而露露奋斗,是为了留在京城。

其他人?

扯淡吧,反正易青是没瞧出来他们怎么奋斗,钱来的都特容易。

可这玩意儿,年轻人就是喜欢,当初这部戏播出之后,直接爆款荧屏,几位主演全都火出了圈儿,就连他们在戏里穿的衣服,戴的首饰,全都火的一塌糊涂。

对此,易青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只能感叹,像以前那样,为了一部戏,努力打磨几年的情况,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

车到了怀来,影视城里最大的一片区域正在拍着赵保刚的新戏,改编自小说《白鹿原》。

前世,易青就喜欢《白鹿原》这部小说,今生也是在小说出版之后,早早的就拿下了影视改编权。

电影版已经与2010年上映,导演是张一谋,票房成绩只能算是一般,但是在各大电影节上,却结结实实的圈了一波奖杯。

如今赵保刚又要拍电视剧版的,作为这部书的忠实读者,易青自然是全力支持。

在易青看来,《白鹿原》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一部家族史小说,它甚至完全有资格,在文学史树立起属于自己的丰碑。

据说,知名作家漠言当年也曾想过,要写一部家族史小说,但是在看过了《白鹿原》之后,感叹之余,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白鹿原》这部作品,已经先于他,将其在家族史小说上的野望给完成了。

《白鹿原》之所以吸引人,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以白鹿原为缩影,映射出整个时代的波云诡谲、风起云涌,真是洞若观火,笔触真实而惊心,这也是作者胜过其他写过同类小说的作家之处。

除了秦岭大地上的传奇轶事,乡土风情,更兼时事和政局的动态变幻,交相推动情节的发展,实在是一部足以概千古!

也难怪有人会说:秦岭里那么多神奇的动物和植物,还是没有盖过那头原上的白鹿。

白鹿两家的发迹史各不相同,小说的第二十章中,写到了白家的发家史,白嘉轩的六代祖宗里,老大将家业败光,以致流落街头,沿街讨饭,老二却默默承受,辛勤劳作,用槐木板做了一个木匣子,就像现在的存钱罐,挣下的钱放到里头,只进不出,又穿上一身破衫烂布的金不换,勤勤恳恳,缩衣节食,最终将老大卖掉的土地,一分一亩买了回来,白家由此重兴。

木匣子和金不换的故事也在白家世代流传下来,成了经典教材。

吃苦耐劳、学为好人、耕读传家正是白家安身立命、处世为人的哲学。

相比白家的发家史,鹿家却迥然不同,甚至有些不光彩。

鹿子霖的五辈祖宗里,也曾破落到沿街要饭的窘境,兄弟三个,老大老二都去财主家当长工,唯独老三马勺娃一路要饭长到十五岁,迫于生计离开白鹿原到城里谋生,辗转进入一家饭馆当杂工,但他心思敏捷,不甘人后,在受尽炉头的百般虐待后,终于学得一身精湛的厨艺,得以扬眉吐气,光宗耀祖,甚至引起了白鹿原的一股学厨风潮。

作为家族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鹿马勺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也形成了流传后世的处世哲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