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过去了盛夏,迎来了金秋。
可赣洲府百姓们的心情,并没有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反而比那盛夏时节还要火热。
因为今年大家都种上了红薯,而从地里茂盛的蔓藤来看,产量绝对不会低。
有些人早就忍不住,刨开泥土挖了一些出来,看到藤下面挂着的那一串红薯,看着简直就像挂着一串金元宝。
除了红薯可以预见的高产,几乎所有村子都安装了水车,从地下河里取水。
好多村子的蓄水池、小水库也建好了,只待什么时候下雨,就能将水蓄水得满满的,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天旱了!
另外还有家家户户养的小猪,也已经长到了不小的个头。
养猪这种事大家都会,村里的野地有吃不完的草,只要是勤劳的人都能养,唯一担心的便是卖不出去。
不过京城来的那位大官说了,今年赣洲府的猪肉,朝廷全都包了!
有多少,朝廷就买多少。
听说是要准备做成腊肉,送去给边关的将士。
这些年北方的原国,西北的蛮族,都在大夏的边境虎视眈眈,让大夏不得不囤积大量的兵力在边疆。
还在州府建立了大量的州军,一旦战事紧急,好立即调往边疆增援。
百姓们大半以上的人家,都有子弟在从军,百姓们也希望他们能够多吃点肉,肚子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啊。
所以大家都是铆足了劲儿给小猪喂食,恨不得一夜之间就给喂成大肥猪。
面对这么多的喜讯,整个赣洲府怕是只有余知府一个人不高兴了,因为这些功劳跟他没有半文钱关系,都是张侍郎与那疯婆子的。
甚至连他手下得贺同知,都能分到一些功劳。
说真的他有些后悔,后悔当初怎么就听了朱丞相的话,要去针对那刘二傻与疯婆子,不然赣洲府有这么大的功劳,他这个知府怎么也能调回京城,最少也是个侍郎,两三年后说不定就是尚书了!
可现在后悔也晚了。
现在还能保住这顶乌纱帽,他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所以他也没准备按照朱丞相数次来信中要求的那样,暗中给张侍郎他们捣乱,而是整天呆在府里,等着秋收的时候,再出面帮帮忙,说不定还能落得几句好话。
对于余知府对朱丞相的“背叛”,对他们的示好,张侍郎和项溪心里犹如明镜,知道他打的是什么如意算盘。
但是这种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今天能背叛朱丞相,将来也就能背叛他们,所以也就表面应付应付,没有让他实质性的参与。
反而是赣洲府其他几个同知,因为与贺同知相交还不错,被张侍郎委派了大量的重要任务。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都会多多少少获得提升。
这也是张侍郎为自己搭建的“班底”,以便于将来他当上户部尚书后,有真正的自己人可以用。
项溪没心思去管官场上的那一套,现在赣洲府的水利建设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她打算这个冬天,再把各县的路给修一修。
修好以后,刘二傻在宁江县三年的任期也满了。
如果皇帝老儿不食言,这二傻子就能调回京城当官了。
一个傻子当户部侍郎,妥妥的三品大员,别说项溪没见过,甚至听都没听说过!
对此扶风也很是感慨。
早在三江县看到刘二傻的时候,他哪里想到这傻大个的少爷,能当这么大的官儿啊!
当然他心里也很清楚,这一切都要靠项夫人。
“项夫人,秋收的产量都算出来了。”扶风抱着一箱子账本,道,“平均亩产量,比去年增加了500斤左右。”
一亩地2300斤红薯,虽然远远没有达到项溪的预期,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应该也算不错了。
朝廷已经派了司农过来,对红薯进行深入研究,还按照项溪的叮嘱,派人去三江县的深山里,寻找更多不同品种的红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