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真好吃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戴胄还在国库清点库银,虽然这些银钱已经算了无数遍了,但是他总感觉算不够,国库里有钱的感觉真是不一样。
看着这一箱箱银钱,就像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正浮想联翩之际,一名小吏员走了进来“戴大人,蜀王带着百十辆马车来了”。
戴胄有些疑惑“不是说了给蜀王送到府上么,怎么还亲自来了,走,和本大人去看看”。
出门来一看,果真如吏员所说的一般,马车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向李恪行礼以后,戴胄说道“殿下,老臣还说给您送到府上呢”。
李恪笑着摇摇头“不用了,也就两三趟的事情”。
戴胄又努力往马车的尽头看了看,这要是拉个两三趟,国库岂不是要被他搬空,“殿下还是别开玩笑了,您带的马车这么多,一趟也就差不多了”。
李恪嘿嘿一笑,从怀中拿出一张单子,正是昨日李二签下的军火采购清单,“戴大人,你先看看这个”。
戴胄疑惑的接过,只是看了两眼,便直接瞪起了眼,随即双手颤抖着指着李恪,“殿下,你你你”,话都没说完直接晕了过去。
李恪试探了一下脉搏,对着旁边两名吏员说道“快来,把戴大人扶下去休息,你说这一把年纪了,也不知道珍惜身体”。
两名吏员脸色难看的扶着戴大人便要退出去。
李恪急忙在后边喊道“诶,别把东西拉下,把单子拿好,这到时候可是提货单,钱我就拉走啦哈”。
也不管别人再有什么反应,李恪直接向着自己带过来的人一挥手“装车,动作快点,戴大人要是醒了,可就拉不走了”。
也就一早上,李恪就将国库搬了个空,货款连带欠款,国库现存的银两刚刚好。
下午戴大人再去国库查看的时候,听说又直接晕了过去。
矿山太多,挖矿的人太少,李恪决定还是再买一些昆仑奴扩充一下人手,这么大的订单,需要的钢铁量必然上升,得做准备了。
四月底,像过年时计划的一样,北瀚海州部族叛乱,李二发兵十万,立誓彻底解决北瀚海州的问题。
此事在大唐周报上大书特书,大军所到之处,百姓无不夹道相送。
城墙上,李承乾一脸哀伤的目送着远去的十万大军,深深叹了一口气之后,拉着李治便朝着两仪殿而去。
李治“兄长,不再看会了?我好像还能看到父皇呢”。
李承乾“父皇在队伍的最前边,你怎么可能看得到”。
李治“哦,那我回去读书了,兄长再见”。
李承乾一把薅住了李治“读什么书,读书哪有读天下官员上的折子有见识,快走,跟兄长去批奏折”。
李治哇的一下哭了出来“我不,我要回去读书,我爱读书,我爱学习”。
李承乾才不管李治怎么哭,直接将后者拦腰扛起,向着宫里而去。
经过火药坊一个月的赶工,李二的北衙十军总算有一部分人也配备上了火枪火炮。
李二回头看了看身后一眼望不到头的大部队,感慨着说道“哎,知节,你说,朕当年若是有这样一支队伍,定能直接打穿王世充”。
程咬金呵呵一笑“陛下,别说王世充了,他们几个加起来照样打穿”。
李二开心的点点头“说起来,朕也有好几年没有出来过了,真是难得呀”。
这几日来雁门关报名参军的牧民,能把这边的将军府的门槛踩烂了。
这些牧民根本不允许有人叛乱,好不容易自己的孩子有机会去大唐做官,攒点钱自己也能去大唐买房子置地了,结果有些人还是整出了叛乱。
万一陛下一生气,把这些都收回去,那你就是我们所有牧民的公敌。
无论哪里的百姓,最向往的也只是平安稳定的生活罢了,如今有人捣乱,当然不能答应。
将军府的校尉当然知道这假叛乱的事情,但是又不能给牧民们说明原因,所以不管每天来多少人,都只能拒绝。
但是这些人也看了报纸,知道陛下携大军不日将至,你校尉不做主,陛下定然会做主的,所以这两日直接堵在了城关的门口,等着李二来了,向他请愿。
很快大军便到了太原府,距离雁门关也只有一两日的路程了。
太原王氏一族与当地的刺史,县令等一早便在城外恭迎着李二。
时至中午大军终于到了太原城下,李二亲切的上前扶起了王家的老妇人,也就是王仁表的奶奶,“哎呦,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跑一趟,快快起来”。
李二没有去管一众官员,而是先扶起了王家人,足以向众人传递一个消息,世家是世家,王家是王家。
虽说河东道,王家本就势大,但前月的郑家一案,搞得这些官员也不得和王家拉开一点距离。
将王老妇人扶起后,李二才对着其他官员招招手“都起来吧”。
众官员行礼之后,河东道刺史壮着胆子上前说道“陛下,老臣已经备好了酒水,请陛下移步府中”。
李二摇摇头,看向一边的王夫人“我听恪儿说,王家的糖醋丸子乃是一绝,不知朕今天有没有口福能品尝一下”。
王夫人听后受宠若惊,稳定心神后回道“陛下请,老朽这就给您安排”。
李二点点头,二人一起上了一架马车,向着王氏宅院而去。
马车后方一众官员小跑着跟在后边。
马车内,李二笑着说道“自进了太原府地界,这里的变化,朕便都看到了,那满上种着的可是土豆还有红薯?”。
王夫人点点头“是的,陛下,仁表上月回来后,便一直在张罗这件事情”。
“去年收红薯的时候,这产量百姓们都是打听过的,今年听闻可以种,百姓别提多高兴了,都在纷纷夸赞陛下仁义呢”。
李二“哈哈,老夫人就不必拍朕的马屁了,这边的事情都是李恪和仁表商量好的,朕也就点点头,算不得大功”。
王夫人“陛下太谦虚了,点点头就是一州一府的利民大事,您操的心肯定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