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九十三讲】【1 / 2】

钦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大家打开讲义212面,丑三:结劝。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三种力量是特别殊胜广大而不可思议:

一、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在《起信论》上说,我们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都是俱足无量的性功德。俱足性功德简单的说,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它本来俱足法身、般若、解脱三种的功德,广泛来讲它俱足诸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为什么我们内心有这样的功德,我们却表现不出来呢?因为我们内心没有顺从真如,我们无始劫来背觉合尘,依止攀缘心,所以就把这种功德给遮蔽住了。就好像一个人口袋里面有一个无价的宝珠,但他不知道拿出来用,结果过着乞讨贫穷的生活。所以在整个修学当中,怎么去启发我们内在的力量,这个是很重要的。当然本经的方法,就是「正念真如」,不断的透过这样的理观,去观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去熄灭我们的攀缘心,慢慢的把内在的力量开显出来,这是第一个。我们要做的就是:「启发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

第二种力量是佛陀的加持力,佛力不可思议。十方诸佛在因地时候都发过广度众生的本愿,这种本愿的功德是存在法界当中的,每一个愿对我们都有救拔的力量,所以我们讲「佛力不可思议」,这个是指外在的佛力。第三种力量就是正法的力量,佛陀所宣说的正法。我们依止这个法来修学,的确能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在这个地方所说的正法,特别指的是『楞严咒』的正法。广泛来说是五会的神咒,浓缩起来就是那八句的『楞严咒心』。

在本经当中,『咒』的法,它的特色它能够「密诠真如实相」。这句话从二方面来说,什么叫「密诠真如实相」?就是我们这一念去忆持『楞严神咒』的时候,第一个、它能够启发我们内心真如本性的善根,它会把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开发出来。在《起信论》说,我们一个人不断的跟真如本性相应,去观照它或者持咒跟它相应,这个人心态不同,他慢慢的厌恶生死的痛苦,欣求涅盘的安乐,自知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他那个菩提的善根就能够法尔的生起来。

我们持『楞严咒』亦复如是,你每天不断的持『楞严咒』,你内心当中就会产生变化,慢慢的就能够潜移默化的趋向于真如本性,远离了这种生灭的攀缘心。所以『楞严咒』向内能够启动我们心灵的力量,向外能够感应十方诸佛的加被。为什么呢?因为《楞严经》所诠释的正是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所以会得到诸佛同体法性的加被。因为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都是平等的一念心性,所以在自他不二的角度之下,得到十方诸佛同体法性的加持。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持『楞严咒』向内能够开显我们真如的功德,向外能够感应十方诸佛的加持,这个『咒』是通内通外的。

丑三:结劝

【图一】

这一段是佛陀讲了八段约着因人灭恶增善的功德以后,佛陀把这功德做一个总结护持初心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隐。

这段是说佛陀宣说此咒的一个目地,主要针对的根机是末法时代的众生。“未来世”指的是末法时代,因为末法时代的特色是魔强法弱,众生的外在环境干扰的、诱惑的因缘特别多,正法的力量相对薄弱。在末法时代特别是谁呢?是初学的修行者,“初学”指的是大乘资粮位的菩萨,因为他障深慧浅,他的烦恼障、业障、报障特别多,智慧的观照力也特别的浅薄。在这种情况,他想要悟入整个三摩地的过程当中,他有『楞严咒』的加持,向内能够帮助他开显真如的功德,向外感应十方诸佛的加被,就使令这个人「身心泰然,得大安隐。」他的身心世界特别调和、畅顺,成就广大的安稳快乐。它有保护末法时代资粮位菩萨的功能,这一点是说出『楞严咒』所加被的根机。当然你一个加行位的菩萨他有禅定,他的身心世界『楞严咒』对他来说,重要性不是那么的大。加行位的人善根强,烦恼轻薄,鬼神根本不敢干扰他,他有禅定,鬼神都是在三界,谁敢去干扰他。资粮位就不同,资粮位障碍就很多。什么叫做「身心泰然,得大安隐」?

远离魔障

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

这个人虽然生长在末法时代,妖魔鬼怪特别多,但是他因为受持『楞严咒』,种种的鬼神障(外来的),还有他内在过去的冤横宿殃,冤亲债主干扰所产生的横祸,跟种种的灾难,以及他过去所造的这些杀盗淫妄的罪业来干扰修行人,在持『楞严咒』以后,完全的消灭掉。向外破除鬼神障,向内破除我们无始的业障,所以他能够身心泰然得大安稳。应该怎么做才能够真实的把这样的力量发挥出来呢?

谨遵四法

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净僧,于此咒心,不生疑悔。

佛陀讲出了四个方法:阿难!你跟种种的有学之人(三果以下之人),在未来世的末法的修行者你一定要记住,你要受持『楞严神咒』,依止四个法:

一、安立坛场,结坛行道,你一定要有一个修行的道场,每天要礼拜发愿持咒,三七行道。

二、如法的持戒,持咒的人,你起码的四根本重戒要很清净,杀盗淫妄,因为这是整个修行的根本。

三、所受戒主,逢清净僧,你受戒的和尚要清净,整个羯磨法要如法,你要能够如法的受戒。

四、于此『咒心』不生疑悔,你在持咒的时候,内心当中要完全的俱足真实的信心,百分之百的信心。这个地方的信心俱足,应该你要俱足理观,一个人你不能够真实的正念真如,通达诸法实相,你对『楞严咒』肯定会产生疑悔。“哎哟”,力量这么大!我们从外面的事相来看,很容易产生疑悔,但是你要是观入真如的时候,你会发觉这种功德其实你本来俱足的,没什么好疑悔的。这样的四法有什么功德?

必得心通

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这个善男子他俱足了四个法,在现生父母所生的肉身当中,假设他不能够心地开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心地开通」有两层意思:这个人善根比较薄弱,烦恼也特别粗重,他以理观跟『楞严咒』来修行,他起码能够解悟真如本性,对真如本性产生解悟。比方说,名字位、观行位、相似位的都叫作「解悟」。如果这个人宿世以来烦恼轻薄,他就能够证悟真如本性,那就是分证即佛,真正证入法身的功德。有解悟跟证悟两种差别。

这地方是等于是把『楞严咒』的功德做总结,向内启发真如本性的功德,向外感应十方诸佛的加被。这个地方的关键,我们在受持『楞严咒心』的时候,关键就在「不生疑悔」这四个字。其实我们在大乘佛法的修学,每一个法门都是不可思议的,大乘法,智者大师说跟小乘最大的差别,大乘法是你只要受持这个法门,不管念观世音菩萨、念阿弥陀佛都是入一种不思议境;小乘佛法没有不思议境。小乘佛法你思惟苦、空、无常、无我,这个都是很正常的,它有什么不思议境,那是现实都看得到的,生命是变化、痛苦的。但是你念佛、念咒,那完全是不思议境,不思议境的根本在信心。「信心俱足」这一句话我们一般不容易了解,我们很难了解什么叫信心俱足?善导大师解释得很清楚,善导大师说:什么叫「信心俱足」呢?就是你对这个法门产生顺从,你念佛的时候顺从本愿,念咒的时候顺从真如,你的心要随顺服从,这个就是不生疑悔。

「顺从」。禅宗最有名的公案,当初六祖大师他开悟以后,他有一个因缘去听经。在听经的过程当中,听法的法师两个人就起争执了,说:是风动才有幡动。有些人说:不是,是幡先动,所以产生风动。后来六祖大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个是千古的公案:「仁者心动」。《楞严经》就是在讲这个观念,你内心不动,宇宙万法不会动的。说是「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你心一动了以后,你整个生灭的因缘才会出现。

所以《楞严经》很强调,你在持『楞严咒』的时候,你要完全的顺从真如,因为真如本身是一念不生的,那你心动,真如是不动,那你怎么去感应『楞严咒』呢?你顺从本愿也好,顺从真如也好,要紧就是一念不生。

在台中莲社的感应见闻录里面讲一个公案:在沙鹿镇有一个老菩萨,这个老菩萨平常很虔诚念佛,有一天他做一个梦,梦到他整个牙齿全部掉光。在梦境里面这是个大凶梦境,必有大灾难要降临。所以他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很虔诚,就赶快事情忙完就一直在佛堂里面念阿弥陀佛,他也没什么求,因为他也不知道是什么灾难,这个灾难是降在他身上?或者降在他子女的身上?他完全不知道。所以不知道,他就完全一心一意的念阿弥陀佛,内心当中就专注的听自己的音声。

他有一个长子,在山上做烧炭的工人,早上上工没多久,正忙的时候就好像有听到有人在叫:阿成啊!阿成啊!你赶快回来,赶快回来!他想,才工作没多久叫我回去做什么呢?他又不管它,继续做,没多久又听到:「阿成、阿成赶快回来!」那个音声好像他母亲叫他,他就觉得奇怪,干脆不做了,收一收就赶快回去了。结果他一离开工作的工寮,离开差不多五分钟左右,整个工寮“啪”!垮下来,全部的人都丧生,因为连救都来不及救。回去以后,他妈妈原来在佛堂念佛。这怎么回事呢?因为他妈妈的那一念心,完全的「顺从」弥陀的本愿,这时候启动了佛陀的加持力。

大乘佛法它的一个观念是这样,诸位要知道,你修「圆顿止观」的人你要有一个观念,开显心力,开显佛力,大乘佛法的观念是说,这种功德是本来俱足了。小乘佛法就是说,你本来没有这个东西,你要去求你才有。大乘佛法是你正念真如也好,顺从本愿也好,这是本来俱足的,你只要做一件事,你只要顺从他就好。弥陀的本愿,本来就存在法界当中,但是你要启动它,你必须要有方法,你就是「顺从」。什么叫抗拒呢?哎哟!我念这个佛不晓得有没有效果?你打这个妄想,「一念方动乌云遮」,就把弥陀的功德遮盖住了,弥陀功德的门都关起来了!

所以我们念佛不能感应,问题不在佛陀,是你自己没有真正的……印光大师说:「一心归命,通身靠倒」,你没有真实的整个靠上弥陀的本愿,因为它本来就俱足的东西,你只要做一件事情:「不生疑悔,顺从本愿」,站在一个真如的角度,「不生疑悔,顺从本愿」。这个地方很重要。

有些人说,那我平常什么想都没有,那是不是顺从本愿,是不是顺从真如呢?我们要拣别一下,你心中什么都没有想,这个叫颠倒愚痴,无想跟正念真如,我们正念真如心中也没有想法,但是那是一种智慧的观照,你什么都不想,这是一种无记,是一种愚痴相,那不一样。一念不生跟什么都没有想,这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智慧相应,一个是愚痴相应。这是讲到『楞严咒』的功德有八段。

壬三、护法述愿(分二:癸一、八部众。癸二、菩萨众)这一科,我们先把这一科的科判把它说明一下,先看科判196面。

辛二、佛陀重宣佛顶神咒(分三:壬一、阿难述请。壬二、如来正说。壬三、护法述愿)佛陀宣说『楞严咒』的功德以后。护法菩萨指的是金刚藏王菩萨,还有天龙八部,这二种护法就出来叙述他要护持『楞严神咒』的法门以及受持之人。这地方有两段:一、八部众。二、菩萨众。

癸一、八部众

【图二】

“八部”指的是天龙鬼神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