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璞老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胡亥乘坐兵车狂奔固然是导致他浑身酸痛的原因之一,但昨夜他也并没有睡好,一直在规划拿回帝位之后的诸多事务。这缺乏睡眠加上颠簸几十里,在把赵高和李斯一同处置掉之后的松弛状态下,他几乎已经快睡着了,只是马上就要做的一些事情,仍在脑中转悠着让他睡不着。
三公九卿中,当下最重要的应该是三公缺一公需要补足。其中御史大夫御史监察百官,恐怕要再增强点儿其他方面的力量,虽然秦朝的御史大夫似乎不管御史…
九卿中,廷尉已经确定给李由留着。奉常是与宫廷和那帮六国博士相关度很大的位置,而现任奉常由太史令转任,与赵高应该没什么干系……赵高外放,郎中令要补人,这个人选几乎不用多考虑。太仆可不动,典客掌诸侯与少数民族部族首领朝觐事务、接待诸郡县上计吏……这个需要扩展一下内容并且换换人。宗正不需要动。
少府章邯既然历史上领刑徒军转战山东,连项梁都给杀了,还是给他另外换个更起作用的位置,目前虽然暂不动,但需要考虑接替人选。治粟内史是修渠的郑国,应该年纪不小了,也需要有所考虑,不过不在目前马上要动,而是针对六国动乱时需要提高关内的粮秣产量时。还有关中地区的防务……
正当胡亥左思右想之际,韩谈悄悄走过来:“陛下,即将到未时,三公九卿和陛下特召之臣,均已在殿门外候驾。”
听说大臣们已经到了,他多少有点儿心虚,对付一两个人是一回事,面对一群古代政客,又是一回事。在现代,他不过是一个技术型的人才,只是好奇心多一些,朋友们喜欢讨论历史时自己就跟着瞎掺和一下,看过几本历史故事,看过几部穿越小说,然后看故事和小说时遇到一些感觉胡说八道的地方就上网查查史料,连一部完整的《史记》都没读全。至于政治,他只略通一些办公室政治而已。
在昨夜的思想时刻,除了复位之后的诸般安排,他也没有忘记最重要的历史大事。现在已经是二世元年六月中旬,历史记载中,二世元年七月的什么时候,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天下就将真正开始大乱。还有一个月,最多一个月啊,能干点儿啥?而且陈胜的“农民起义军”居然还攻进过函谷关!自从始皇帝一统天下,关中四关好像很久没认真修缮过了,守关兵士也都懈怠了……
_
诸位大臣入殿、礼拜,丹陛之上胡亥的目光向下环视了一圈。
宗正赢腾是个老人,不过这秦朝的老人怎么都这么精神抖擞的,一点儿都没有昏聩之相。卫尉董翳见过了,已经卸去甲胄换了朝服。郎中令……不会来了。太仆马兴大约五十多岁的样子,看上去尚有几分精干之意。治粟内史郑国也是老人,有些瘦弱。典客巴澜面色稍黑透红,是巴族人,时常在西南巴蜀蛮族中奔波,颇有几分风尘催人老的感觉。奉常胡毋敬看起来像个太监,白白净净肥肥胖胖的,幸亏还有一簇山羊胡子翘着……
不过胡亥最关注是其他五个人,即御史大夫冯去疾、太尉冯劫、廷尉姚贾、少府章邯、客卿顿弱。(此处各官人名,向孙大大致敬)
冯去疾看起来六十岁左右,面色发黄,微胖,文人气质,可胡子又很类似秦俑中的大将军造型。冯劫是冯去疾的儿子,但和他父亲完全两样,结实精干,典型后世西北汉子那种类型。
章邯不很高但强壮,肩宽背厚,很具男子汉风范,不过在面相上是文秀的形象,可以用儒将形容。
顿弱是客卿,客卿是丞相属下的散官,是秦国之外的六国人来秦国做官时通常先被赋予的官位。一般为皇帝提供谋划建议和做一些非常职的事情,是备升迁的大臣。
商鞅和李斯都做过客卿。顿弱也有六十岁左右,小个子,很瘦,表情严肃,那种看起来铁面冷心的形象让胡亥颇为满意。当年始皇帝许他不行跪拜,所以他入殿时只是一揖。
姚贾则是清癯的典型文人,五十岁向上的年龄,脸上总挂着一种人畜无害的笑意。
“笑面虎?我喜欢。”胡亥再次感到满意。
至于公子婴……胡亥对着公子婴微笑了一下,就像同谋间的默契。
待群臣落座后,胡亥轻咳一声:“诸卿,朕先有两件事宣布。其一是丞相李斯告老,向朕请辞丞相一职。”
大臣们颇感惊异的目光立即看向李斯,李斯则面无表情的不置一语。
“其二,郎中令赵高自觉在朕登基后一些事情所为不恰当,也向朕请辞郎中令一职。”
下面出现一阵轻微的躁动,但四下却找不到赵高的踪影。但总的来说听到这个人要辞郎中令,一抹搂不住的笑意几乎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
胡亥心说,这赵高有多遭人恨啊。
不过高兴归高兴,但大臣们开始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了,两大皇帝倚重的重臣同时去职,这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征兆,联系到刚刚听说小皇帝轻车回宫和咸阳街面卫尉军不寻常的调动和戒备……
冯去疾、冯劫、顿弱、姚贾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福兮?祸兮?
皇权,在这个时代是整个社会的柱石。在座的大臣都是始皇帝时的老臣,对皇室的忠贞也是坚定不移的。至于始皇帝选扶苏还是胡亥继位、胡亥继位是否包含阴谋,他们内心中难免会有各自的看法和猜测,但皇家承继之事自古以来多血腥,所以他们也并不想置身其中。
始皇帝的诸公子公主鼓噪胡亥乃矫诏篡位登基而被屠戮一空,他们也就是叹息了一下,认为诸公子们太不识时务。
对于公子扶苏,各位大臣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温良恭俭,不似始皇帝那般严苛酷烈,却也刚毅果决,应该是很好守成之君。但大臣们也有另外的考虑,就是如果遭遇突发政局时,公子扶苏这种性格也是非常易受强臣影响的性格。
比如,受蒙恬和蒙毅的影响。
始皇帝时对蒙毅就几乎言听计从,而公子扶苏监军北疆多年,与三十万边军统帅蒙恬的关系自不必言了。因此也有大臣(比如李斯)认为,一旦扶苏登基为帝,则大秦朝堂或将是蒙氏兄弟的天下。
而对公子胡亥,大臣们的印象可以说,没有印象!
当然这是从政事角度而言。这位小公子在始皇帝在位时是典型的小纨绔,从未参与任何政事,只是作为始皇帝最小的儿子,深得始皇帝的喜爱,每次东巡都带着他,而他也不过就是跟着四处游玩。
胡亥身边除了讲席赵高外,并无任何朝中势力相伴,赵高也不过就是个皇家马车夫的领班兼带着皇帝符玺的拎包,所以大臣们对胡亥都有些轻视。但胡亥继位皇帝后的前几月,颇有几分勤政君主的气象,使得群臣的轻视几乎都消失了。
可东巡以来皇帝的变化,又让他们心中摇头。虽然如此,但他们按照严格的大秦律法和坚定的忠君思想,也不敢对胡亥再有什么轻视行为,君为贵。
换个角度看,面对胡亥这样无从政经验的帝王,也是大臣们各显其能的时候。一旦自己的能力为皇帝看重,就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二世皇帝登基,丞相李斯继续留用倒也没什么,那个马车夫兼跟班当郎中令也属正常,郎中令本来就是皇帝贴身之人。问题就在于,谁也没想到这个郎中令居然是个翻云覆雨的佞臣,在东巡中就开始对皇帝施加影响,东巡后干脆把皇帝哄到甘泉宫,自己在朝臣和皇帝之间成为一个隔离带。这样下去,到地谁是真皇帝?
今天皇帝突然闹了这么一出轻车回宫的俳戏,然后再突然召见朝中重臣,现在又突然告诉他们李斯、赵高两人同时“请辞”离职……
通常发生这种事情,就是继位君王要摆脱辅政大臣的影响准备自己亲政的信号。
始皇帝亲政时,借嫪毐之乱囚了听政的赵太后,赶走了丞相吕不韦并且后又逼吕不韦自杀,然后就彻底把持了朝政。
现在小皇帝也来了这么一手,这些老狐狸们真不相信李斯和赵高是“自愿请辞”的。
如此看来,这个皇帝是在甘泉宫玩儿够了又回归明君之路?毕竟自孝公以来的赢姓君主,就没出过一个昏聩的,赢姓的血性在二世皇帝身上又被激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