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38章 万事俱备【1 / 1】

青灯常伴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允炆也看朝堂上群情激愤,而且自从削藩以来,他也发现了武将集团逐渐的和他背心,但是燕王质子也不能轻放,“都别乱了,朕心中自然有数,再观察一年,然后我放燕王世子回家继承爵位。”

“陛下,万万不可啊,燕王世子不能放啊。”黄子澄突然就跪在地上。

武将也有人出列:“皇上,燕王被吓成了疯子,北平说燕王时日无多,燕王在位并没有做错什么,难道陛下忍心您的叔叔死不瞑目吗”

朱高炽也是十分干脆,拖着肥胖的身躯就跪在地上:“皇上,我弟弟他实在是还小,想我娘亲了。”

朱允炆看着朝堂上众人的反应,眉头紧锁。他心中明白,放与不放燕王世子都是两难之选,若放,恐朱棣势力坐大;若不放,又会引得群臣争议,且武将集团已有离心之势,皇爷爷教过他,可是他却学不会,不是人人都是开国皇帝,也不是人人都把权力牢牢的抓在手里。

“黄爱卿,为何不可放燕王世子?”朱允炆问道。

黄子澄急切地说道:“陛下,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武将直接拱手道:“陛下,燕王镇守北平,保一方安宁,削藩以来,各地动荡,若此时不放燕王世子,恐寒了众藩王心,而且我想问问太傅,燕王何错之有,燕王世子何错之有,你都斩草不除根了,这不是我们汉人对异族人才说的嘛,这番话连我一个大老粗都知道有失偏颇,真不知道为何会从太傅您的嘴里说出。”

朱允炆听着武将的质问,脸色愈发凝重。黄子澄连忙说道:“陛下,武将所言差矣。燕王虽镇守北平,然其势力渐大,若不加以遏制,日后必成大祸。燕王世子若归,定能助燕王东山再起,届时朝廷危矣。”

武将怒目而视:“太傅此言,实乃误国之论。如今各地藩王皆对朝廷削藩之举心怀不满,若再不放燕王世子,恐激起众怒。且燕王疯癫之事,北平皆有传言,若其真有不轨之心,又岂会如此自毁名声?”

朱允炆陷入沉思,他此时也知道自己继位以来,削藩之事操之过急,已致局势动荡,如今面对燕王世子的去留问题,更是左右为难,留,恐怕会成为导火索,放,又可能会导致空亏一溃。

此时,朝中一些中立的大臣也纷纷出言,有的认为可暂不放燕王世子,但应给予一定的安抚,以稳定局势;有的则主张放世子归北平,以显示朝廷的仁德,或许能缓和与燕王的关系。

朱允炆思索良久,缓缓说道:“此事容朕再斟酌。先退朝吧。”

退朝后,朱允炆独自在书房中踱步,回忆起皇爷爷朱元璋对他的教导,朱元璋一生征战,将权力牢牢掌控,为他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然而,朱允炆却深感自己力不从心,面对复杂的局势,难以做出果断的决策。

“皇爷爷,允纹该怎么做啊,武将离心,藩王背德,爷爷,您为什么要留下藩王啊。”朱允炆喃喃自语道,但他也不想想,老朱给他留下了近百万军队,藩王,藩王又如何,替他镇守边疆岂不是更好。

过了几日,朝廷中关于燕王世子去留的讨论仍在继续。一些地方官员也纷纷上书,表达了对削藩政策的担忧以及对燕王世子问题的看法,朱允炆越发感到压力巨大,他开始召集亲信大臣,共同商议对策。

黄子澄和齐泰此时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可以不在乎藩王的想法,不在乎武将的想法,但是文人集团再不支持他,那不是就完蛋了,“陛下,放吧,就是您一开始说的,拖着,先拖到建文三年得了。”黄子澄也无奈的说道。

朱允炆听了黄子澄的话,心中依旧犹豫不决:“放了燕王世子,真的不会有后患吗?可若不放,又该如何应对这重重压力?”

齐泰此时也开口道:“陛下,如今局势复杂,放与不放皆有风险。但臣以为,可先放出一些风声,看看各方反应,再做定夺。”

朱允炆微微点头,“也罢,就先放出消息,言及朕正在考虑放燕王世子之事,看看各方动向。”

消息传出后,朝廷上下一片哗然。武将们有的松了一口气,认为此举或许能缓和局势;而一些文臣则担忧朱棣势力会因此壮大,藩王们也在密切关注着此事,心中各自盘算。

在北平的朱棣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暗喜,但表面上依旧装疯卖傻,等待时机,他暗中与亲信商议,若世子能归,该如何行动,于此同时也向着朱权发信,让他准备好。

朱棣的信件迅速送达宁王朱权处。朱权看着手中的信,陷入沉思,一方面,朱棣若能成功,自己或许能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若朱棣失败,自己也可能被牵连其中,但是朱权是谁,这是手拿历史课本的人,别人投资叫赌博,朱权这叫收益最大化,自己手握朵颜三卫和大宁卫,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如何选择,都必须谨慎行事。

“四哥放心,大宁卫早已做好了准备,就等四哥处准备妥当便可起兵,父皇在世时曾言,若皇帝身边有奸佞小人,可以起兵清君侧,我看黄子澄和齐泰这两个小人越来越像奸佞小人,四哥你觉得呢。”朱棣看完之后,不断的感觉朱权简直是上天送给他的福星,送兵送粮,现在连口号都替他想好了。

“好啊,好啊,和尚你看看我这弟弟,深得我心啊。”朱棣对着道衍显摆道。

“看来宁王这是真的打算跟着你一条道走到黑了。”道衍微微笑了一下,算是回应。

朱棣心中大喜,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眼前闪耀。他立刻着手进一步完善起兵的计划,与亲信们详细商讨每一个细节。

“如今有宁王相助,我们的胜算大增。但仍不可掉以轻心,需加紧筹备粮草、兵器,确保万无一失,只待世子平安归来,我们便誓师北平,起兵“清君侧”。”朱棣目光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