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六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是为了感谢庄老师的辅导,人情世故方面。
二是是想寻求就业的机会。
一鸣是落榜生,向阳是回城知青,就业都挺困难的。
“我有个朋友,他也是落榜生,他写了封信给劳动局说工作问题。”
“劳动局的同志给了几条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发展个体经济。”
“就是去观前街玄妙观旁边去摆摊,卖些什么内裤袜子之类的。”
“我偷偷去玄妙观观察了几天,这些类似的小摊生意都很好。”
“他们都是边摆摊边躲。”
宋莹这才明白大儿子栋博上着学就能赚那么多。
摆摊零售倒买倒卖,虽然没棉纺厂的工作稳定,但赚得多。
但像栋博这样的小学生,上着学就赚钱的,还是罕见。
“我家栋博就……”
宋莹刚张口把栋博的光辉事迹说出来。
林武锋给她使了个眼色。
一鸣还能排队等工作,向阳这种知青真不晓得怎么办了。
知青政策虽然已经下来,苏州的政策也好,但苦于没有接收单位。
农村那边不放人。
林武锋感叹一鸣和向阳都学会人情世故了。
上次来还是愣头青,社会是个好老师啊。
看在罐头的份上,他提议道。
“向阳,我们班组正好缺临时工,高中毕业,28岁以内。”
“知青办说了,这种岗位还是先要紧着知青。你感兴趣的话,我等下给你拿些机械方面的书。”
向阳激动极了。
人情世故学会了,就是好办事儿。
林栋哲,林栋博图南和筱婷一人拿着一个碗吃罐头。
“一鸣哥哥,你刚才说什么?谢谢栋博哥哥提的醒,那是我提的好吧,我提的。”
林栋哲嘴里吃着罐头,说话都含糊不清。
这反射弧还够长的。
“对对对,栋哲小朋友也很棒。”
一鸣笑着解释道。
看来他妈说得没错,林家的这俩小孩,小的心眼儿都在吃上。
那样的话,最大可能是栋博教的。
黄玲和宋莹在织着毛衣,不时的插几句嘴。
“小孩子家家的,乱讲话。一鸣,你别介意啊。”
“没有没有,宋阿姨。”
向阳得知有机会能转正,更是高兴得很。
事办完了,他们告辞走人。走到门外,一鸣不动声色往栋博口袋里塞着什么。
等人走后,林栋博掀开大口袋,就看到一袋儿大白兔奶糖。
宋莹使了个眼色,林栋博赶紧跑回屋里。
送完人,林武锋提起来庄桦林。
“庄老师,我记得你妹妹也是知青的。她能回来吗?”
庄超英扶着近视眼镜,摇了摇头。
“她结婚了,在当地也有工作。不符合回城条件了。”
宋莹也想起来是什么。
“隔壁二女儿王芳,在农场里跟着上海知青结了婚。现在正闹离婚,先离婚返程之后再结婚。”
知青返城也是这个年代的特色。
因为人数多,工作安排跟不上,到处呈现就业难的问题。
“我妹妹就更惨了。她有国家分配的工作,就算离婚也回不到苏州了。”
林武锋感叹道。
“人啊,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
读书排在了最后。
庄超英可不同意这个观点。
“林工啊,要想出人头地,那就得努力读书,找个正式工,这才是出路啊。”
庄超英思想保守,停留在过去的观念。
相反,大学毕业生林武锋反而对孩子读书要求没那么严格。
…
客人们都走了。
宋莹一把拉住了林栋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