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月傲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两个月的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铁血团的军官培训班也顺利在草原结业,各连排长以及战斗骨干也都返回了各自的部队。
这边刚刚结束,北平这边又有电报发来了,询问马铮考虑的怎么样了,是否要接受邀请到南京参加国庆阅兵。
因为眼下已经9月份了,而南京政府的国庆日是每年的十月十日,所以现在距离国庆已经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不管去还是去,都应该给一个回话了。
面对这个问题,马铮陷入了沉思,但最终还是决定去一趟!
马铮始终认为,眼下的南京政府与他是友非敌,所以南京也不是龙潭虎穴。
他也相信蒋委员长不会目光短浅到拿他开刀,不然华北的国军和日军联合起来对付铁血团的话,马铮不认为自己会比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下场更好!
而且,这次老蒋亲自让人邀请自己南下参加阅兵仪式,显然是很看好自己,有心拉拢铁血团,自己又何必拒人千里之外。
要知道眼下已经是34年的九月份了,不出预料的话,再有两年多一点时间,全面抗战就要爆发了。
自己不指望国民政府能给他们铁血团多少帮助,但是只要给他们一个合适的身份,并允许他们在关内打鬼子,这对于铁血团来说那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
而且,有些事情自己也有必要提醒一下老蒋,免得到时候还会发生前世的悲剧。
比如说淞沪会战,比如说南京保卫战等等,这些战役从后世的眼光来看,都存在致命的漏洞。
就拿淞沪会战来说,这场战役在很多人看来拖住了日军三个月的时间,而且还将日军由北南下的战略进攻改为了由东向西,这为中国能坚持八年奠定了基础。
甚至于,也是因为这几个月在淞沪地区的坚持,中国才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疯狂叫嚣。
但是将这场战役扳开了揉碎了仔细分析的话,就能明显看出,这场战斗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战场、用错误的战略战术所进行的一场战役。
因为在战前国军统帅部预订的作战方案里,是不应该在上海投入比较大的兵力进行大规模会战的。
原因很简单,上海一马平川,没有地理障碍可以利用,攻守都不方便。
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国军准备的第一套作战方案是,一旦中日再次在华东地区发生战争,应该立足于在江阴到乍浦一线修筑的国防工事进行持久抵抗,消耗日军。
如果江阴一线的国防工事失守,那么应该退到南京附近,依托南京外围的山区进行防御,进行抵抗,在消耗一段时间后,从两翼包围日军,并伺机歼灭之。
从这个作战计划就可以看出,这个作战方案是把中日战争当成一场局部性的战争来对待的,假定日军不会全面动员,中国也不用全面动员,只在南京到上海这一线的长三角平原地带作战,速战速决。
但到了1935年之后,情况又有些变化,国军统帅部修改了原定的作战方案,成立了一个京沪卫戍司令部,由张治中担任司令长官,下辖的部队主要是87、88师,这是两个德械师,是当时中国装备最好的部队。
但因为按照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列强调停停战的协议,中国不能在上海驻军,所以国军的部队主要驻扎在当时的京沪线沿线的无锡、苏州这一带,这个司令部对外也是不公开的,但秘密组织基层军官到上海勘察过地形,做过一些前期准备。
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情况就完全变了。
因为国军和日军在华北的战争并没有引起列强干预,所以国军统帅部认为应该做好准备,在淞沪战场先下手为强,以两个德械师进入上海,包围日本租界的日本驻军,全部消灭,让日军在陆地上失去支撑点,然后就是抗登陆作战,相对来说容易一些。
所以,8月11日,国军部队就开始秘密开进上海,开始准备,包围了日军。
但因为国军统帅部考虑到列强干预等等因素,一直到13日才和日军发生了冲突,打响了第一枪,但很快又停下来了。14日两军又有接触,但很快被叫停,一直到17日才真正全面打响。
这就导致国军的原定作战计划完全失效,留给了日军调兵增援的时间,最后让淞沪会战变成了添油战术,国军逐步增兵,日军也逐步增兵,国军先后投入战场的部队总数达到75万人左右,日军先后投入的部队达到二十多万人。
其次,淞沪会战过程中,国军决心多变,犹豫不决,该打的时候不打,该撤的时候不撤,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无谓的损失和减员。
该打的时候不打,就是前面提到的,在已经包围了日军、可以消灭的时候,没有马上开始攻击,攻其不备,而是犹豫不决,迁延时日,留给了日军太多的时间增调援兵。
等到日军援兵源源不断的到达战场之后,国军就攻不动了,原定的攻击作战变成了防御战。到最后国军就只能被动防御了,不提之前消灭日军的计划了。
该撤的时候不撤,这个说法可能大家比较难理解。
我们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在敌我力量对比比较悬殊的情况下,如果发现战局对自己不利,只要能有组织的撤离战场,保存有生力量,以利再战,这仍然是成功的,长征就是这个意义上的胜利。
但国军在淞沪会战中却多次出现了该撤的时候不撤的情况,尤其是在攻势作战变成防御作战之后,国军第一线的阵地是在上海北部一线进行抵抗,其间发生了血战罗店等比较著名的战斗,确实是可歌可泣、比较悲壮的。
在第一线失守之后,国军退入第二线阵地,依托蕴藻浜等小河流,继续与日军对战。就是为了掩护国军撤退,才出现了姚子青营坚守宝山县城、最后全部壮烈殉国的战斗。
这是国军的第一次撤退,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虽然牺牲了姚子青营,但大部队都按计划撤退下来了,到了第二线阵地,还可以继续打。
在第二线阵地上,国军不断投入兵力,日军也不断投入兵力,在现在宝山区的顾村、杨行、大场镇一带都进行了持久抵抗,虽然战术上也有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还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