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染芳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县令因着夫人几句话, 对柳晏清格外留意起来,自然,肯定不会先让李师爷去打听柳晏清个人情况的, 而是不落痕迹的观察柳晏清人品。
这要观察一个人,接触就免不了, 张县令再往外走动的时候就跟刘捕头点名让把柳晏清带上,有了第一回,刘捕头自己就琢磨上了, 后边有外差不需张县令点名, 他就主动把柳晏清捎上。
这一来二去, 接触得多了, 张县令对柳晏清还真是越看越满意, 长得好不消说,秉性好,人也稳重, 办事牢靠,除了不走科举这一条道,那是样样都符合他择侄女婿的标准。
甚至于, 在县学里张县令还没找到过这么合意的。
因着是给侄女择夫婿, 张县令这不知不觉就把自己代入到长辈的身份上了,如此一来, 待柳晏清倒格外亲厚几分,公事之余总会闲谈几句,或是问问柳晏清家里的事,仰山村百姓的事。
柳晏清全然不知道张县令这是拿择婿的眼光看他的, 只以为张县令跟他了解民生, 倒是问什么说什么, 偶尔问起他家事他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不过八九天,柳晏清年龄几何,有无婚约这些张县令都不用找李师爷去打听了,自己就了解了个清楚,归家去同夫人说起来,满意之色溢于言表。
“只一点,捕快,到底还是跟家里想要找的不大一样。”
张县令没相中柳晏清之前还不想那许多,现在自己心下看得中了,倒还有些发愁起来。
张夫人瞧他神色,其实也知道男人愁的什么,张家家境贫困,他读书也晚,资质谈不上上佳,举家人供着,人到中年才中了进士,任了这安宜县县令。
一大家子就出了这么一个出息人物,自然把什么都压在他身上,似这两个侄女的婚事,其实在他中进士时就有乡绅有意提亲的,大哥二哥却千里迢迢把人送到这边来,自然是想寻更好的。
捕快嘛,老家那头看来恐怕觉得未必就比乡绅家好到哪去,偏张县令自己又挺中意那柳晏清,自然就发了愁。
张夫人若非看柳家的如意绣庄经营得不错,打听到的柳家人各方面情况也好,她也不敢提这话头,如今见男人愁上了,便出主意道:“我看这事也简单,你若真觉得那柳晏清好,写封信回去把情况说一说,看看爹娘和大哥大嫂的意思就成,他们若属意,咱们做叔叔婶婶的就帮着张罗起来,若不属意,那就是缘分不够,也莫强求。”
“对对对,我这就写封信回去。”张县令说着就起身往书案去,张夫人便也跟着过去帮忙研墨。
等着研墨的这会儿功夫,张县令道:“只怕晏清是捕快,家里那头不属意,若是如此那就太可惜了些,我从前没太留心过快班的衙役,隐约只知道快班里有这么个身手极好的苗子,这几天接触下来,实实在在是觉得人品各方面都好,家境也不差,再好不过的姻缘。”
张县令颇疼几个侄儿侄女,倒是真心实意给孩子挑选的,张晓芙姐妹去岁入秋从家乡过来,冬天才到的安宜县,这一转眼半年了他都没看着合意的。
一个是张家姐妹只是他侄女,不是他女儿,要想找好的其实也不容易,高不成低不就;二个就是张县令自己左挑右拣,太文弱的不成,品行不好的不行,不够志气的不行,家里太难缠的又不行,真真是十足的上心,偏偏公务上也忙,看过五六个人选,就拖到了如今。
他自己是吃足了科举苦头的,他所识得的人里,考到三四十岁不能出头的大有人在,找个读书人想做官家太太又哪里当真那样容易,年轻有为的不急定亲,一朝金榜题名,自能攀上贵亲;把握不那么大的,读到二十出头也早早结了亲;剩下的未结亲的本就不多,还要选出可靠的来,哪那么简单。
考得上且还好说,要是人嫁过去了,再苦熬个十几二十年都熬不出头,那真真要吃一辈子的苦头,哪里有嫁进柳家这样的人家日子过得好。
这一点上,张县令看柳晏清越满意,就越承他夫人的情,妻子是真心替他侄女打算了才会跟他提柳家的事,只愿家里人承情吧。
他略想了想,这才提笔写给家里的信,自然,不止说柳晏清和柳家的各种好,把前边他看的几个书生的情况,他的考量,都细说了。
~
而如意绣庄那边,正如张夫人当日所料,生意做得极好,秦家管事妈妈在如意绣庄开张第二日又回了如意绣庄,且一进绣庄就目标明确的选了七套衣裳,七套衣裳,套套都不便宜,只她一家就花了三十多两。
而经由柳晏清之手送出的红票,开业头三天也都收了回来,除了一张一套成衣的红票,来的那位太太当真只买了一套成衣走,其他都赚得不少。
到后边,虽没有红票揽来的豪客,可县里新开一家绣庄,又正逢要置办秋衣的时候,好奇进来逛的人自然不少,有柳渔保障了款式,生意很是喜人,一天总有二三十两的入账。
至八月初九夜里收工,卫氏和柳渔娘俩个在正屋里点灯盘账,柳晏清旁观。
短短十来天,倒有三百九十多两的入账,自然,仅头三天就有一百八十余两,这一百八十余两利润并不算大。
然而三百九十多两,加上几家送的贺仪,这也有四百多两了。
四百多两啊,卫氏虽清楚这里边一多半都是投进去的本钱,可心里还是难抑激动,这跟当初儿子带回四百两银子摆在她面前是不一样的,自己努力赚来的,总是更让人激动一些。
卫氏把那些已经点过两遍的银钱看了又看,终于过足了瘾儿,问柳渔:“渔儿,这些钱怎么安排?都带去进货吗?”
柳渔想了想,取了一本小账,里边夹了几页纸,展开来,正是陆家借给他们布时,陆承宗手写的清单,清单上有一部分勾画和柳渔的签名,那是绣庄这边用了的,得成匹结算。
柳渔指了指那小账,道:“这是我整理到今天为止咱们用过的,有五十二两,这笔钱明天一早咱们跟陆家大哥先结了,剩下的几十两留着作周转,我带三百两跟陆伯父去洪都府。”
陆洵早在前两天就过来商量了,八月初十就往袁州去,给李家钱家把中秋节礼送去,再约上钱弘,就一起往洪都府进货。
柳渔最近在忙剪裁之外,已经着手做自己的嫁衣了,可陆承骁的喜服,她还得去袁州锦绣庄看一看,而且,她也想看看锦绣庄的衣裳如何,有没有可学习之处,陆洵也看中她的眼光,想请她一起去拿布,多个参谋。
因而洪都府一行柳渔会同去,是早在铺子开张时两家就有默契的,她和卫氏今天盘账,也是要备明日要带出去的银钱。
卫氏如今一应都是听柳渔的,听她这么一说,当即就把银钱一分三分,要给柳渔带去进货和给陆家结算的就都交给了柳渔,账目上也都做好。
柳渔接了给陆家的那五十二两,另外三百两倒是没动,拿两个钱袋装了交给了柳晏清,道:“这进货的钱,还是大哥你保管吧,明天一早去钱庄换成银票,携带方便一些。”
柳晏清笑着应了。
柳渔这趟去洪都府,家里商量过是柳晏清请了假陪她同去的,如花似玉的姑娘家,卫氏哪里放心她远行,就算有陆家父子三人同行她也放心不过,还得自己儿子跟着她才心安,这是一早说好的,柳晏清早在几日前就跟衙里告过假了,钱自然是放在他身上好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