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于维希政府的中立——
抱歉,中立不中立不是维希政府说了算,而是胜利的一方说了算。
如果是轴心国赢得世界大战的胜利,那么万事皆休,雷纳德·卡佩也得流亡南部非洲。
如果盟军赢得最后的胜利,那么维希法国就会被订到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哈哈哈,总理先生你来的真巧,我刚刚钓到一条美味的石斑鱼,中午我们就吃它——”巴顿不接茬,什么时候反攻欧洲大陆巴顿说了不算,雷纳德说了也不算。
由于海水中所含海洋生物必需的磷酸盐、硝酸盐比较贫乏,地中海的鱼类资源并不很丰富,捕渔业并不发达。
地中海的鱼类以鳕鱼、鳎鱼、沙丁鱼等鱼类为主,蓝鳍金枪鱼和石斑鱼也有,不过数量并不多。
“堂堂大西洋战区总司令,每天闲的去钓鱼,你应该有更重要的工作。”雷纳德跟巴顿很熟,这种玩笑并不过分。
即便没有艾达这一层关系,雷纳德也有跟巴顿开玩笑的实力,毕竟是法国最大的工业大亨。
现在的雷纳德,早就不是以前那个无足轻重的二道贩子了,世界大战爆发前,雷纳德将位于法国本土的工厂直接搬迁到北非来,利用北非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工业资源,雷纳德名下的企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可以生产包括武器弹药在内的多种军用物资。
法国本来在军工方面就很有实力,尤其在火炮方面,75小姐现在依然是一种优秀的轻型火炮。
除了火炮之外,在汽车、坦克、造船业等很多领域,法国企业都颇具实力,雷纳德名下的企业继承了法国人骨子里的浪漫气质,在工业设计方面有一定实力。
当然这种实力,跟南部非洲企业还不能相提并论,雷纳德名下企业的优势在于和自由法国的关系,只要雷纳德名下企业能生产的商品,自由法国肯定会优先采购。
“你去比勒陀利亚找勋爵吧,只要你能说服勋爵,莪明天就向法国发动进攻。”巴顿微笑,虽然南部非洲很多年前就已经取消了爵位制度,已有的爵位却得以保留。
“你去吧,如果你能说服勋爵,我私人捐赠大西洋战区十亿法郎。”雷纳德看似慷慨,实际上十亿法郎也没多少。
自由法国成立后,金融部门也随即独立,在北非发行自己的货币,被称为“自由法郎”。
“自由法郎”因为缺少银行备用金,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因此并不被人们接受,在北非使用最广泛地货币还是兰特。
世界大战爆发后,兰特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英国现在经济紧张,英镑一直在不停贬值,兰特的含金量却一直很坚挺,到现在都维持在一兰特兑换一克黄金的比例上。
现在世界各国对于南部非洲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尤其在石油这方面,南部非洲坚决要求在进行石油贸易时使用兰特结算,即便英国也不例外。
这就让其他国家很难受,但是又不得不屈服于兰特的荫威之下。
大英帝国如日中天的年代,英镑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地国际货币,当时的国际贸易,要么是使用英镑结算,要么是使用黄金,再不然就是纯粹的以物易物。
这种情况很正常,类似魏玛德国时期的德国马克,一天一个价,上午一百马克还能买一磅面包呢,下午就只能买一百克,这谁都接受不了。
一磅大约450克。
现在随着大英帝国的衰弱,英镑国际货币的地位严重动摇,英国在世界大战爆发前就已经取消了金本位制度,后来搞了个金块本位制也无疾而终,现在全世界唯一还能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就是兰特。
除了在英联邦内部,英镑还能和兰特分庭礼抗之外。
在全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兰特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就连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也是使用兰特。
这听上去似乎不可思议,美国人肯定愿意用美元,俄罗斯人则是更倾向于卢布,不过美国人和俄罗斯人纵然是盟友,彼此却相互不信任,这就需要使用第三方货币结算。
没钱不要紧,先欠着就行,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再还,大多数贷款都是有利息的。
“法郎你自己留着吧,如果是十亿兰特我还可以考虑一下。”巴顿哈哈大笑,自由法国发行的北非法郎现在已经成了废纸,贬值速度堪比魏玛马克,阿尔及尔新城区的零售店都不接受使用北非法郎付款。
和其他法国资本家相比,雷纳德·卡佩算是比较有良心的,不过依然没有跳出资本家的时代桎梏。
北非法郎刚发行的时候还行,自由法国政府还算克制,没有滥发。
很快自由法国政府就发现钱不够用,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征收的那点税入不敷出,于是自由法郎就悄悄地多起来,面额也越来越大。
“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你得到法国海军。”雷纳德·卡佩只是说说,他的全部身家加起来也没有十亿兰特。
“什么?”巴顿对法国海军有兴趣,他是海军出身的军官,和南部非洲那些顽固的海军上将们一样,对战列舰念念不忘。
当然惦记归惦记,巴顿还是有理智的,不会放着航空母舰不造去造战列舰。
法国海军不一样,这是白捡,不赚白不赚啊。
“你只需要派人干掉达尔朗和拉博德,法国海军就唾手可得。”雷纳德认真脸,他是真准备这样做。
“——”
巴顿无语,自由法国的总理,希望南部非洲大西洋战区总司令用不体面的方式去干掉维希法国的国防部长!
这事儿听上去就不靠谱,搞不好会闹出国际丑闻,法国海军的那三艘战列舰,还不值得巴顿赌上自己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