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于隋朝的皇帝出身于佛教世家,虽然出于政治考虑总体上对道教有所扶持,但也不能掩盖那种对佛教更偏心的事实,所以,敏感的士族官宦、小市民们谁都明白道不如佛的事实,经过隋朝的几十年的潜移默化,全社会对道教的态度多少就有些不以为然了,这种情况自然就延续到了初建的大唐。
所以,为了最快速的为新认的这个老祖宗造势,李渊很直接地通过行政命令,明确提高了道士的社会地位,从意识形态领域明确道教地位高于佛教的政策,“……自今以后,斋供行立,至于称谓,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我有权力,我有军队,我是最大的boss,所以我说了就算,就可以这么任性。
接着,就是全国各地大搞房地产,特别是在大城市、风景名胜之地,修建老子庙、老君祠,眼看着道教这是大火的节奏。这种国家层面不遗余力地支持,要政策有政策,要支持有支持,要房子有房子,要人有人,道教发展跑上了快车道——不,现在应该是跑上了高速公路。
眼看着上面的风向确定了,下面大家自然就会跟上,不要怀疑古代官场的成熟程度,哪个不是人精啊,纷纷表达对上级政策的拥护,以各种形式向皇帝表达忠心,这是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为官职业素质。
据《唐会要》记载,620年时,晋州有个叫吉善行的人,他只是万千人海中最普通的一个人,至少在620年前是这样的。有一天,他在一个叫羊角山的地方遇见一个老头,这老头骑着一匹红鬃毛的白马,长得极有气势,别误会,我说的是老头有气势,用现在的话说长得特别有派头,看着就像手握实权的大人物。老头看见吉善行后对他招招手,说:“那谁,你过来,我告诉你啊,我就是传说中的太上老君,别瞪眼。嗯,我还有个身份,其实是我你们皇帝的老祖宗,一会儿我还得去参加个聚会,时间挺紧的。现在就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去找皇帝,就说我说的,今年打败了那些造反头头以后,他的后代子孙就可以平平安安地睡大觉了,至少东方……嗯,千年不败。
620年时的大唐是什么形势呢?李世民还满世界跑着四处打boss呢,不说小boss了,当时还有包括窦建德、刘武周、高开道,杜伏威、王世充、李子通、刘黑闼……,个个都是大boss,大唐帝国还乱着呢。所以,李渊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总算放心了,心里也高兴,嗯,下面人还是很贴心的嘛,这种能提高我们老李家声望的事儿怎么可能嫌多!传旨赏,于是对吉善行又封官又赏钱,还安排人在老祖宗显灵之地,叫什么来着?羊角山,修了座老君庙。不过这个山名字听着实在是太土气了,配不上老君身份,也不符合皇家的品味,就改成了龙角山吧,嗯,这才有气势了,配得上皇家的身份。
但是,仅凭借着老君显圣这类吉兆,感觉力度还是差了点,为了进一步让大家明白自己的崇道之心,624年,此时天下基本大一统了,李渊亲自到终南山视察工作,与当地群众亲切座谈,重点视察了楼观道派,到庙里参拜了老祖宗太上老君。最高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整个国家的政治走向,李渊用实际行动支持着道教事业的发展。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道教之所以受到李家政府的优待,有政治方面的因素,也少不了当初道教界在李家打天下时提供支持的原因,同样,李渊如此重视楼观道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想当年,早在李渊刚在晋阳起兵时,楼观道士歧辉就拿出了道观里的全部存粮赞助李渊。617年,李渊大军行到蒲津关时,岐辉带着八十名道士前去接应,顺便还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歧平定,就是为了让李渊听着吉利,博一个好彩头。李渊打天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大势力哪个都不是吃素的老虎。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支持,620年,李渊亲自到楼观祈福,希望得到太上老君的祝福。当时歧平定很好地把握住了这次机会,把肚子里的文韬武略全都掏了出来,对如何平定群雄,怎么消弥农民起义谈了自己的观点,最后鼓励有点迷茫,有点信心不足的李渊说:“陛下圣德感天,秦王谋无不胜,此乃上天所命,圣相垂祐,何寇孽不可诛也”,这无疑给了李渊极大的信心。岐辉所说的圣相就是太上老君,可见太上老君就是李氏皇族先祖的说法当时已经传开了。
如果有在官场打拼的道友,可要仔细研究研究历史啊,不说那些《资治通鉴》之类的巨著里面的名人名事,单单一个道士的几句话,就包含多少政治智慧在里面:进一步巩固了皇帝心目中的老君的地位;奉承了皇帝;夸奖了皇帝的儿子;给了皇帝必胜的信心;明确了我军是正义之师的事实,是老天爷支持的一方,其它人全都是反派人物……以上这些都是表面的,道友们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岐辉只夸了李世民,而没有提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两个儿子?○
李元吉相对两个哥哥来说表现的确不太突出,总体上打仗的机会少一点,因为李渊起兵时他被留在太原看家,最后还被刘武周给打跑了。后来参加了打王世充、刘黑闼的这些军事行动,立了不少战功,不过此时唐军大势已成,派个猪也能打胜仗回来了。李建成呢,虽然参加战争的出镜率比不上李世民,原因当了太子以后,主要的工作岗位应该是内政了,就算如此,他还多次领军和突厥会猎,那可是对外的战争,当然,他参与的人民内部战争也不少。李渊的这三个儿子,应该说都很优秀,只是优秀程度不同,岐辉却偏偏选择性的忘记了另外两个,单单只夸奖了李世民,其中的含义之深令人叹服。如果我说岐辉能预判出李渊今后会优待楼观,道友们应该都相信,如果我说岐辉能预判出李渊能优待道教,道友们可能也会相信,但是如果我说岐辉能预判出未来李世民能当皇帝,更能优待道教,道友们相信吗?如果李世民当皇帝,那岐辉是不是也预知了必定会有类似于玄武门之变这种事的发生?道门的神奇,不可臆测,诸位可还记得王远知初见李世民时说的那句话吗?
咱们这不是官场小说,不再深入分析了,书归正传,所以,李渊对楼观道那是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的,等到大唐帝国扫平海内,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李渊就加封歧平定为金紫光禄大夫,当年的那八十勇士——八十道士也都被封为了银青光禄大夫,把楼观改名为宗圣观,又给观里分了二百倾良田,这可是免税的,其它财物就不可计数了,对了,最后还夸了一句“济国之功”。
有的道友可能不太清楚光禄大夫是个什么官职,简单解释一下。唐朝的光禄大夫是散官,就是享受待遇没实际职务,分为金紫光禄大夫和银青光禄大夫两个级别,金紫的是金章紫绶,正三品,省部级待遇,银青的是银章青绶,从三品,副部级待遇。李渊也不可能会糊涂得让一个道士主政一方或负责一个领域的,就算是一个很有才的道士,所以没有给岐辉封刺史之类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