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千年传承下来,儒、释、道都有了各自的代表心法,现在学者们普遍认为是儒家的居敬、佛教的止观和道教的坐忘。
居敬穷理源自宋朝的程朱理学,止观则是起源于隋朝的天台智顗,坐忘则是司马承祯的观点。关于居敬和止观就不过多讲了,我们重点研究的是坐忘思想。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对“司马承祯”的解释,说他是以老子、庄子的道德学说为基础,吸收儒家正心、诚意及佛家止观、禅定学说,系统地阐发了道家修持心性的理论,自称为“安心坐忘之法”。
那么到底什么是坐忘呢?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坐在那里忘掉什么东西?实际上这恰恰说到了问题的本质,司马承祯的坐忘思想说白了还真的要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什么都不要想,所谓大智若愚、大巧不工嘛。
实际上,坐忘的思想早已有之了,《庄子大宗师》里就有一种思想超脱肉体的自由,“同于大通”,老庄思想中的抱一、守一,把五感封闭,意识集中于“一”上,断绝外在联系,这都是坐忘的思想。
司马承祯也正是以老庄的坐忘思想为基础,吸收了儒家的“正心诚意”和天台佛宗的禅观、定慧、渐悟、止观、禅定等思想,对了,还融合了佛家的明心见性思想,提出了“安心坐忘”的内丹学修炼方法,“彼我两忘,了无所照,谓之坐忘。坐忘者,因存想而得也,因存想而忘也。”存想才可坐忘,不懂坐忘那么就达不到坐忘的境界。坐忘的中心就是“守静去欲”,这极大地丰富了道家炼神入静的内涵,正是由于对这一思想的完善,使司马承祯成为了道教史上上承老庄,下启钟吕的内丹功法的奠基人。
司马承祯当年游历过众多的名山大川,最后选择在天台山隐修,个人感觉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天台山是佛教的昌盛。
天台宗最大的特点就是止观双修、禅义并重,又叫定慧双修,无论大乘也好,小乘也罢,这都是天竺的大小宗派都讲究的修行方法。由于中国般若学的发展,佛教的义与禅被分离开来,随着隋朝一统南北,天台佛宗就有了“破斥南北,禅义均弘”的客观条件,止观思想代表的是创始人智顗(538-597)的止观学说,不过这又是个比较大的课题,大到什么程度呢?佛教有这样一种说法:“止观是佛法的总称,即是其全部”,而智顗的止观又是最好的安心之法,是达到涅槃的正当途径,当然止观绝不只是一种修行之法,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思想的博大。
佛教的课题不再多研究了,免得贻笑大方,不过智顗通过融合儒、佛,根据二者的众多共性加以提炼,提出了性具有善恶的一种观点,司马承祯通过对天台佛宗的这些思想的研究,主要是吸收了止观并重和定慧双修的思想,可以说他的坐忘主静受止观思想影响是极大的。
至于道家的收心之法中,基于上都类似于庄子中的坐忘,大体上都是想不耗费自己的精神,甚至连五感、思维、意识等全都封闭起来,收于或称集中于“一”上,就是所谓的“守一”或称为“抱一”,换句说法就是想法办法让自己和外界彻底隔绝开来。了解藏传佛教的道友都知道,活佛都要经历一次闭关,那也是一种最大限度的与外界隔绝的修行经历,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
所以说,坐忘实际上是一种道家的内丹修炼方法,司马承祯把它阶段化、简单化了,使道家修炼的从那以后变得可操作性更强了。
《坐忘论》是司马承祯讲述自己的修炼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上清一脉重要的养生理论和炼养典籍。司马承祯在《坐忘论》的序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已过知命”,所以推测这部著作应该是他五十岁以后所著,那时的他无论是在思想上、理论上还是在修炼上都趋于成熟,其理论体系也较他早期的五渐门(稍后会讲到)更臻完美。
ok,下面就看一看司马承祯是如何继承潘师正的“修道即可成仙”的理论,经过三、四十年的悟道,如何对过去摸索出来的修炼体系加以总结完善,最终领悟出来的坐忘思想是什么样的。
《坐忘论》分为序和七篇正文,这七篇正文可以认为是司马承祯修道体系的七个阶段,需要从低到高一步步升级,这七步分别是: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从每一阶段的名字上也能看出来,最后“得道”,这显然是为广大道门同仁提供了一条可以成仙的修炼大道,只要是按照他这部功法一步一步的修炼就可以,可谓是目标明确,极具指导意义。
那么这七步功法大概都是怎么回事呢?简单说几句:
一、信敬,这是修道成仙的第一阶段,也是第一个要求,坚定信念。
坚信修道就可以成仙,你得从心底里,发自真心的相信这套理论,如果怀疑了,那就完了,说白了就是信则灵。
实际上信敬包括“信”和“敬”两个方面概念,相信,是前提,也是根本,“惑者闻而不信,怀宝求宝,是向外求其宝”,“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则道自长,蒂固则德可茂,”你要是先怀疑了,认为道家的这些东西全是骗人的,这就令人无奈了。司马承祯说,你对道的信心不足都不可能修成正果,更何况是不相信呢,要想成功,首先要坚定信念,毫不动摇,这是前提。当然了,真的信了,敬就是自然而然的了。5八一60
二、断缘,道友们看电影、电视,那些要寻仙问道或者要出家的人,或要斩断世间的羁绊,或要剃去三千烦恼线,这样才可以心无旁骛得去修行,断缘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坚定了向道之心,就要断绝俗事尘缘,就要断了俗事因果,这些都是影响修道的最大的干扰,你这里正打坐呢,今天家里猫丢了,明天老母病了,哪能安下心来,所以“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唯道是从”。
这样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司马承祯的师傅潘师正非要找个没人的山沟里隐修,还告诫弟子们要远离人群,不被外物干扰。那种在大街上看书练专注力的做法,不可取,安静的地方或没人打扰的地方很难找吗?修行本来就难,为什么还要主动选择更高难度的版本?总之,诸如那些“显德露能,求人保己”、“或假隐逸,情希升进”、“酒食邀致,以望后恩”……,如此种种吧,司马道长罗列了不少,说你要是天天想着升官发财,勾心斗角那就别想着修炼成仙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个俗世凡人得了。
三、收心,坚定了向道之心,斩断了红尘俗缘,就要开始修炼了,那么就从收心开始。
收心之法是司马承祯讲得最多的一部分,身心问题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话题。人是有真性的,《天隐子》中认为人的先天的“虚气”本来是和这个世界没有接触的,所以不会受到污染,称为“真性隔于可欲”,但后天有了外物影响以后,“遂与道隔”。凡人们是不知道这些的,所以放任自由,结果本性迷失,形损神伤,表现嘛就是就有了生老病死,有了七情六欲。收心要做的,就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司马承祯认为心是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昏浊,这和传统道家认为的“心喜虚静,不喜妄动”是一致,所以“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收心则“空色双泯”,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虚皆遗。只有心不动,不执着于外物才可能与道合一,这也是达到真定的基础。
说白了,心动就是你不好好想修炼的事情,胡思乱想,一会想着中午得弄个火锅改善改善火食,一会又想着明天房价要涨买不起房了,要不就是想着怎么追名逐利,“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心不收,道何来?
安于道之中又叫归根,守根不离叫静定,静定能够保持下去,时间足够久的话就会达到一种叫做知常的境界。什么叫知常呢?“知则无所不明,常则出离生死”,这就叫知常。心一定要管得住,别让它乱想,行动坐卧,不分白天晚上,有事无事,都要注意守心安定。其它还有归根、冥合、静定、常道等等,收心方面讲得很多,就不再展开了。
简事,为了进一步收心,还要于外物、于心法、于修行等各方面尽量简化,远离了外物,过上极简单的生活,不追求名利才能收心,才是简事,它实际上对收心的进一步延续。简事实际上也是为了更有效地收心,“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之用有余者,亦须舍之。”
远离复杂的事物,安分守己,不求分外之物,还要摒弃那种复杂、繁复的修炼方法,越简单越好,因为如果“劳于控制,乃有动静二心”,相当于《天隐子》中的“易简”。
四、真观,前四步可以说是修行的准备阶段,下的功夫到了以后就可以向无为之道出发了。
司马承祯对于真观的解释比较难抽象,大体的意思是达到真观的境界以后,就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说可以从事物的发展规律中找到必然,从而未卜先知,趋吉避凶。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真观的阶段呢?要善于观察,不为外物所迷,简事就可以真观,因为必然的事物肯定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它们,就“勿以为妨,心生烦躁”,这就要求不能有得失成败之心,坚定顺其自然之心,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安之若素,这就是真观。
实际上真观的意思分开理解,观就是观点,真观就是正确的观点,什么是正确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养生观、人生观,推而广之就包括宇宙观,“自始至末,行无遗累”,就是能够看到真理,这也是收心简事的结果。在观的过程中,会看到很多东西,比如声色犬马,这是修行的大忌,重则伤及性命,哪还有资本去修仙啊,所以要把这些视为“空”来观想,其它如贫贱、恶事、死病,则观其所依,心如死灰,无形无身,这样它们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根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