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三十三章 儒师道祖【1 / 1】

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元时期道教的主线事件就大致讲完了,下面再讲几位重要人物,有些是高道,有些是相关的人物,第一位就是华山老祖陈抟。

姓名: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受赐白云先生、希夷先生、清虚处士

籍贯:亳州真源县或普州崇龛县或河南鹿邑(没办法,大家都争名人)

出生时间:871年

去世时间:989年七月二十二日

主要著作:《指玄篇》、《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

主要成就:无极图

和林灵素这类颇具争议的道士大相径庭的是,北宋时期也存在一些一心钻研修身养性之术和道教理论的道士,当然各朝代都有,其中北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陈抟和张伯端等,他们对于道教的发展贡献显然更具长远性。

史书中对于陈抟的记载还是很多的,除了《宋史》以外,对地陈抟记载比较详细的还有庞觉《希夷先生传》、赵道一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群谈采余》等。陈抟的知名度在中国历史上应该算是很高的吧,除了传说中他从赵匡胤手里赢了华山之外,就是他的睡仙之名。

对于陈抟的身份,历来说法很多,有的人说他是道家,有的人说他是儒家,有的人说他是理学家等等吧,宋人喜欢把他当作道士、相士及志士为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来对待。《宋史》把他归到了隐逸中,和种放、王樵等人列在一起,显然元人更喜欢把他当作道士、隐士来对待了。元以后,陈抟的身份就趋向于简单化了,就是一位得道成仙的高道形象,比如从马致远的《陈抟高卧》、明传奇中的《蟠桃记》、冯梦龙的《陈希夷四辞朝命》及清代戏曲《蟠桃初熟》等作品中都可以反应出这种态度。当然了,道教界显然更加愿意把他接纳进来,并且是一直把他视作为道教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所以这里就把他当作道士来讲,而陈抟的其它身份,我们也是承认的,包括他的“儒师道祖”的称号。

陈抟早期的生平生记载不多,他的生年不详,正史中没有讲,在其它史料中也没有查到,所以只能反推一下。根据宋史记载,陈抟是卒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太华希夷志》均记载其享年118岁,所以反推其生年应该是唐懿宗十二年(871年)。不过宠觉的《希夷先生传》中却又说陈抟是生于唐德宗(780-804年)年间,这么算的话,陈抟就活了二百多岁了。对于炼养功夫高深的得道之士活一百多岁并不算难事,不过超过二百岁,可信度就不是很高了,当然了事无绝对,这里暂不纠结了,总之陈抟肯定是位长寿之人就是了。

如果按照陈抟是118高龄计算,他是生于晚唐,经历了五代和北宋,跨了三个朝代了。由于陈抟在民间就是神仙般的存在,所以他的出生也有人加以了神话,徐徐看到明代倪绾写的《群谈采余》中,大概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个姓陈的渔翁撒网的时候,网上来一个大家伙,像个大肉球,外面还用一件紫衣包着。一般人看见这么个怪东西怕是早就扔水里去了,这位打鱼的也是个大心脏,他可倒好,回家架上锅,烧开了水就准备把这个肉球扔进去煮了吃,而且还顺便沽了一壶老酒。

如果真的让他把这个肉球煮着吃了,世上就少了一个神仙般的人物,剧情当然是不允许,于是落雷闪电就奔着渔翁的小破房子霹了下来,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只是震摄无意取他性命,总算是没有闹出人命来。不过经过这一吓,渔翁也算识趣,知道自己怕是办了件错事,于是赶紧把这个肉球扔到了地下。

结局就简单了,肉球裂开了,陈抟出世了,而且跟随了这个渔翁姓了陈。这个肉球从哪来的没人知道了,正是因为这样,陈抟的父母是谁我们就不知道了,所以也没有办法向上追溯他的渊源。

以上这个故事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就不探究了,不过道友们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像哪咤出世吧?那么倪绾和许仲琳之间有没有相互抄袭的嫌疑,如果有是谁抄谁?这个还真不好说,喜欢八卦的话道友们自己去考证吧,这里只能告诉大家,倪绾和许仲琳的生活时代基本相同,倪绾大约比许仲琳小几岁,二人一个福州人,一个南京人,离得也不算远。哦对了,吴承恩和他们二位年龄也差不多。

虽然陈抟出生的方式比较玄幻,可信度需要打个问号,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再结合《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说陈抟“生而不能言”,《宋史》中说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在涡水边上玩,并且巧遇一个青衣妇人哺乳以后,灵智大开。所以综合一下,可以大胆推测陈抟小时侯生活在水边,很可能是在江南,家里也不是很富裕,他从小不是很笨就是有点怪,但是到了四五岁以后却表现出了极高的禀赋,从此熟读百家经典,“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负诗名”。

反正陈抟的来历是个谜,他的籍贯也无从考证,各地的陈抟故里争来争去,也许其中有一个是,也许都不是,就看以后能不能考证出来吧。

后唐时期,六十多岁的陈抟参加了科举考试,不过没有考中,于是对仕途失去了兴趣,感觉以前的学习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以外,真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从此开始寄情山水,逐渐对道教产生了兴趣。看来这次高考没上线对他的打击是真不算小。

也许有道友奇怪,这么聪明的陈抟为什么到六十多岁才参加科举?这是因为他出生在晚唐,是个乱世,接下来是那个混乱的、恶人频出的五代,六十多才有机会科举是正常的事。

在四处游历时,陈抟遇上了两位隐士:孙君仿和鹿皮处士,三个一见如故,一谈就是七天七夜,坚定了陈抟的向道之心。经二人指点,陈抟来到了武当山九室岩闭关,专心研究丹道,一晃就是二十多年。《指玄篇》、《高阳集》、《钓谭集》等作品以及那六百多首诗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可惜失传的多,留传下来的少。

后周时期,八十多岁的陈抟喜迁新居,去了哪道友们应该都知道,就是华山。

初来华山时陈抟是住在了云台观,后来搬到了少华山的一座石洞中,想必高人都喜欢贴近自然吧,山洞里住着更有格调。

在华山,陈抟开始修炼一种睡功,经常一睡不起,多的时候一百多天也不醒,人家可不是懒啊,是真的在修炼。世人对陈抟的睡功多有夸张和神话,传说他可以一睡八百年,也是夸张得有点过头了。不过陈抟所创的“五龙蛰法”,的确是道家极为高深的内丹修行功法。

柴荣曾经派人来华山请陈抟,可能是太缺钱了,就想学点点石成金的法术,顺便能长生不老就更好了,结果呢,虽然什么也没学到,对陈抟却相当礼敬,还给他赐了一个“白云先生”的雅号。

赵光义时期,宰相宋琪对陈抟相当尊重,便把他介绍给赵光义说:“这个老道士淡泊名利,是个真正的世外高人,我听说他在华山隐居四十多年了,估计现在得有一百多岁了。”

赵光义听说以后,也想见见陈抟,别的不说,问问他有什么养生之道也不错嘛,于是就让宋琪安排去请陈抟。不久,宋琪来汇报说把陈抟请来了:“陈抟自己说的,他经历过五代的乱世,本来决心一生隐世不出的,如今天下太平,才欣然出山来拜见陛下的。”

宋太宗便安排宋琪等人先去陪陈抟好好聊聊。当宋琪他们询问有没有修身养性的妙法教教我们时,陈抟回答说:“我就是个山野之人,哪有什么养性之法,更没有什么炼金点石之术,就算真有,皇帝和你们学会了全都飞升了,谁还治理天下,那对于天下百姓反而是坏事。现在的圣上龙颜伟秀,博古通今,深谙治国之道,有这样一个仁德圣君,有这样一群肱骨之臣,应该努力把天下治理得越来越好,哪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

宋琪等人听了心里怎是一个爽了得,点头称是,回去和赵光义一学,皇帝也高兴:“如此隐士高人,赏。”于是诏赐希夷先生,授紫衣,还留他在宫里多住了几天,为的是安排人去把他的云台观扩建一番。

为了感谢皇帝的礼遇,陈抟临走时也拿出了自己的一点诚意,送给了赵光义一小瓶自己闲暇时炼制的灵丹大灵豆,据说吃一粒七七四十九天不用吃饭。如果仅有这点果腹的功效,那只是修真小说中常见的辟谷丹罢了,陈抟的这个大灵豆吃了以后还能使筋骨如故,颜色返婴,大约就是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男女通杀的神药,比辟谷丹高级多了。

陈抟是典型的方外高人,对于名利、儒道的区别看得很透彻,所以才会选择避世,不愿意过多地沾染红尘,柴荣、赵光义、宋祺等人向他求炼养修身的方法时,他都能避实就虚地推脱掉。当然,对于有利于家国天下的大事,他也会尽自己的能力提出来,大量史料可以证实,陈抟和北宋皇室关系密切,也为皇帝出过一些治国策略。

陈抟虽然有和皇室来往的经历,不过却并不醉心于名利,和他交往的大多是隐士高人,诸如钟离权、吕洞宾、谭峭、麻衣道人、李八百等等,人以群分,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醉心于自己的学术,不喜欢出世。在与这些高人隐士交往的过程中,陈抟的绝学越来越多,经过博采众长,他的易学和内丹学成就尤其突出,可以说是臻于大成,对于后世的理学及道教的内丹派影响相当深远。

陈抟朋友中的麻衣道人,道友们应该能猜出他的身份吧,街边流动书摊上经常出现的《麻衣神相》就是托这位之名而作的,是位相面看相的鼻祖。陈抟不但从他那里学到了易学,也从他那里学了不少相术,断人祸福随口道来,无一不中。史料中对他的神奇相术记载很多,《宋史》中有两个例子,其他史料及民间传说就更多了,有兴趣道友自己不妨找来看看。

988年,感于自己大限将至,陈抟安排弟子贾德升去莲花峰下的张超谷开凿一个山洞,说我要去那休息休息了。

第二年山洞凿出来以后,七月二十二日陈抟便在洞中坐化了,七天后肉身还有温度,五色云雾蔽塞洞口,经月都没有散去。藲夿尛裞網

对于陈抟的一生,很多人有过总结,感觉其中最为恰当的无过于洛阳龙门石窟的一副石刻对联: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相传这副对联是陈抟结束了武当山的二十年修行出关时所刻,很多人称它是中国第一联。不过也有人考证说对联的确是陈抟写的,不过并不是他刻上去的,这副字一直在民间流传,最近的记载是康有为重金从民间求得,结果张大千的老师李梅庵听说后就给借走了,直到死后才舍得归还。此后,据说这副字又到了张大千的另一位老师曾农髯的手中,再以后就流失到了海外,希望没有毁于战火,哪一天能够重现天日吧。所以,龙门石窟的那付对联很可能是明代时,有人按这副字仿刻上去的。

再引用朱熹在《寄陆子静书》中说的一句话:“熹衰病,幸叨祠禄,遂为希夷直下诸孙,良以自庆”,这是儒家对他的肯定。

陈抟的著述还是很多的,在《宋史》中,记载了陈抟的比较重要的作品,包括:《宋史·艺文志·易类》记录他作有《易龙图》一卷,《宋史·艺文志·神仙类》记录《九室指玄篇》一卷,《宋史·艺文志·五行类》记录《人伦风鉴》一卷,《宋史·艺文志·别集类》记录《钓潭集》二卷,《宋史·陈抟传》记录有《指玄篇》八十一章、《三峰寓言》五十首、《高阳集》一卷和诗六百余首。《九室指玄篇》和《指玄篇》是一部书,还有一些没有列举出来,可见陈抟的著述相当丰富,只是可惜大多数都佚失了。